03.02 開通頭條20天,爆款0篇,寫作小白的我是如何同時拿到黃V和原創標

寫下這個標題時,我既心虛又忐忑,畢竟頭條裡的大咖實在是太多了!我這點東西根本拿不出手。而且,同一起點的夥伴中有人不止拿到了黃V和原創,還開通了專欄、商品、雙標和雙封面等功能,他們優秀得讓人望塵莫及。我沒有爆款,閱讀量也不高,說不好聽點,自己都還光屁股呢!哪來那麼大的臉指指點點?

但是,之所以敢寫下這些文字,是因為在寫作這條朝聖路上,我常常覺得自己像走在黑暗的曠野中,艱難前行。

我懼怕看不見方向和目標時的孤獨和無助,我也期待那些偶爾能聽見的遠遠的腳步聲或著說話聲,那時,我會告訴自己:“嘿!你一點也不孤獨!”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是個寫作小白,別怕!來吧,一起抱團取暖!

話不多說,分享一下20天參加寫作訓練營,我學到的經驗、得到的教訓以及以後努力的方向。

開通頭條20天,爆款0篇,寫作小白的我是如何同時拿到黃V和原創標

一、 學到的經經驗

(一)寫優質內容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我理解的優質內容,一是有趣,而是有用。

判斷是否是優質內容,可以假想讀者看完之後是否有收穫。

如果讀者能在一種比較輕鬆愉快的狀態下讀完全文,看完後,他還能學到某種技能、方法,或者情感上有觸動,或者引發思考,或者行為上的積極改變……那麼內容就比較優質了。

今日頭條流量很大,有時也難免看到一些滿足一時閱讀快感、讓人眼前一亮,看過後卻沒有什麼價值的信息。

但是,今日頭條開展青雲計劃,就是鼓勵作者創作優質文章,不參考閱讀量和粉絲數。

為什麼要獎勵那些閱讀量不高,但內容優質的文章?

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指出:

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

大眾沒有辨別能力,因而無法判斷事情的真偽,許多經不起推敲的觀點,都能輕而易舉的得到普遍贊同!

群眾沒有真正渴求過真理,面對那些不合口味的證據,他們會充耳不聞……凡是能向他們提供幻覺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為他們的主人;凡是讓他們幻滅的,都會成為他們的犧牲品。

可見,多數人讀者非常盲從,他們並不願去思考、辨析、質疑,更不願意追問真理。

消費至上的時代,信奉的是娛樂至死。

當然,閱讀量很高的文章中也不乏很多非常優質的作品。

只不過,考慮大多數讀者打開今日頭條,只是為了休閒、娛樂、放鬆,讓忙碌的一天有個喘息的機會,實在不想在費勁思考。

這樣的情況下,一些需要思考,需要具備一定知識積累或閱讀水準,不那麼容易接受的作品,就有可能被淹沒在海量的信息中。

今日頭條打造成自媒體最好的平臺,在不缺流量的情況下必然走上精品之路,青雲計劃或許就是其中一個路徑。

所以,不要寫毫無價值的水文,不要只為了流量、漲粉就編造狗血、變態故事,甚至為了提高閱讀量和黃色打擦邊球,這種創作路數,不僅粉絲粘性差,還有可能能會被系統評估導致權重降低,最終傷害賬號本身。

那些博人眼球、看了就忘了東西,就儘量的少寫吧!

(二)把微頭條當成文章來寫

寫微頭條也要像寫一篇文章一樣,講究要結構清晰,邏輯合理以及準確的遣詞造句等等。

優質的微頭條也有起承轉合,開頭激發讀者興趣,接著說明情況,然後分析問題,最後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者自己的思考結論。

和文章相比較,微頭條只是字數比較少而已。

個人感覺,微頭條字數感覺至少應在300字以上,太短了信息量不足。當然,由於我經驗不足,這個數字還值得再探討、實踐。

(三)建立關於寫作的有效獎懲和監督機制

1.關注消息,參加頭條寫作訓練營

平臺非常重要,很多人非常有能力,只是沒有機會罷了。我相信有很多沒有拿到黃V或原創的作者們,寫作能力都比我強。或許,只是因為他們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訓練,沒有得到平臺的相應的傾斜和扶持,所以走的慢一些。

我參加寫作訓練營以來,最大的感受就是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寫作訓練營有較為完善、系統的教學體系,有指導老師監督指點,還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們相互鼓勵和支持。

這些都是頭條搭建平臺帶來的優勢。

另外,同伴激勵的作用也不可小覷。我所在的群,同學們幾乎每天都能寫出爆款,有的爆款微頭條我讀後讚歎不已!和這麼多優秀的同伴在一起,反觀自己可憐的閱讀量,你還能不努力嗎?

2.找人監督

除了參加頭條訓練營外,我還交了押金,在另一個群裡每天寫作打卡。

對於缺少自控力的我來說,每天能夠堅持寫一點東西,完全靠在外在的監督:為了完成訓練營的作業,繼續學習,此外,就是為了拿回押金。

獨行快,眾行遠。如果你和我一樣,還沒有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不如結伴同行,互相學習、互相監督。

(四)注重細節

1.不管是微頭條還是文章,配圖要與內容相符,儘量精美。

建議使用頭條圖庫中提供的照片,個人覺得比我自己去網上找要好的多了。

2.挑選發文時間。

發文儘量選在讀者有空刷手機的時間,比如,飯後、午間休、晚上睡覺前。據說,頭條前1—2小時內,閱讀量越多推薦量越高。

站在讀者的角度,同時考慮頭條的推薦機制,如果在半夜兩三點發文章,真的沒人看,閱讀量自然也不高。

(五)多回答悟空提問

回答悟空提問有幾個好處:可以看大家最近關注什麼,找熱點和熱門話題;可以看看別人的回答,學習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方法;可以在自己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整理思路,建構文章框架。

(六)多實踐,勤寫作

頭條上也看到不少作者分享自己的寫作方法,甚至開了寫作教學方面的專欄。

作為寫作小白,初期當然要多學習寫作方法和技巧。這好比是資本原始積累的階段,要付出艱辛的努力。我現在主要也是在做這個事情。

但還要在多做一點,看到、學到的方法和技巧,關鍵還要運用到實踐中,實實在在地去碼字才行。

方法很多,條條道路通羅馬,只有在不斷寫完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中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

開通頭條20天,爆款0篇,寫作小白的我是如何同時拿到黃V和原創標

二、掉坑的教訓

(一)少看閱讀量

我寫下第1條微頭條後,感覺手機都快被我翻爛了。從幾十個閱讀量,盯到幾百,現在也才1000多一點的閱讀量。

這個,太打擊人了。

我心理素質不行,閱讀量不好時,特別影響心情,還嚴重的挫傷積極性。導致有幾天我完全不想更新。

大眾的閱讀興趣我猜不透:有時,花了很多心思寫的,閱讀量極差;有時隨手寫寫,閱讀量反而比較高。

我很理解寫完後特別希望得到別人反饋和點評的心情,但是,想想作品有它自己的生命歷程,隨它去吧!與其花大量的時間去看閱讀量,搞得自己很焦灼,不如多寫幾個字,或者多看幾本書。

(二)聽課學習時,反覆聽老師的講述,少聽聽答疑、點評之類的課程

我當中學老師有十年了,最不喜歡上試卷點評課。

一方面,我特別能理解學生為什麼喜歡聽點評。因為點評課有師生互動,可以解決具體問題,還可以看其他同學的表現,而且說不定老師還能點評到自己的作業呢!

另一方面,我也特別理解老師在點評課程裡說的話:“很多問題之前的課程裡已經講到了,請大家認真聽課!”

每次我聽見培訓老師講這樣話,我就好像找到了知己。因為,我也經常痛苦地問我的學生們:“這是我課堂上已經講過的,你們全忘了?”

點評、答疑之類的課程,可以關注自己比較感興趣的提問,以及老師的案例分享,提高效率,把更多的時間用來系統的課程。

而且,聽課時做好筆記,反覆回聽很有必要!

回聽,一是,為了強化記憶,以便運用操作;二是,在自己實踐操作後,回聽的過程中,對照自己做的和老師講的,不斷反思:“老師要求的我都做到了麼?老師教的我都學會了麼?老師提醒那兒有個坑,我避開了麼?”

只有在反覆的學習、實踐、反思中才能不斷提高自己。

開通頭條20天,爆款0篇,寫作小白的我是如何同時拿到黃V和原創標

三、今後努力的方向

(一)內容垂直,儘快明確寫作領域

我年少時也做過文學夢,後來忙轉於工作和家庭中,這個夢想一度丟棄了。現在,我重新撿起筆開始寫作,更像是尋找自我的過程。

女性自我成長、婚姻、育兒、兒童繪本、歷史、古詩詞、好書、好電影、有趣的人和事,有用的東西,有價值的信息……這些我都感興趣!

但是,不能什麼都寫。賬號內容太過雜亂,粉絲粘性可能會降低。而且,一個人時間、精力有限,面面俱到就難以深入某一領域。

所以,以後要多參加徵文活動,加快寫作速度,多嘗試,以便儘快辯識出自己感興趣和擅長的領域,才能進一步進行深耕。

(二)提高內容質量

從文章結構、行文邏輯、語言錘鍊三方面提高內容質量。

1.文章結構

好文章要結構清晰:開頭有引言,概括文章的核心內容和思想,或者提出想要討論的問題。

全文明顯分為幾部分,且每部分有小標題概括這部分內容的主旨。

結尾要點題,凝鍊核心思想或主要觀點、方法。

2.行文邏輯

好的青雲計劃獲獎文章,不亞於寫一篇學術論文,本質上是在探討一個問題,大體上上行文邏輯是一樣的:

一種是: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

另一種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3.語言錘鍊

看見好文章,總會拍案嗟嘆:“哇,這就是我想表達的意思,可是我寫不出來……好牛!”

有時候腦子裡有無數的想法,可坐到電腦前卻一個字也憋不出來,真的很懊惱!

這些都是筆力欠缺導致的。

提高文字表達能力,關鍵要多些多練。用詞準確,語句通暢,沒有語法和標點符號使用錯誤,這些是最基本的要求。進一步提升的話,就要考慮表達準確,力透紙背,優美有感染力……這些都需要不斷磨練才行。

(三)不斷學習

看別人的好文章經常會感慨:

哇,腦洞真大,我怎麼想不到這個角度?

哇,這本書我也看過,我也覺得好感動、好受啟發,可我怎麼寫不出這些話?

哇,他說的好對!好有道理!我要學著來!可是,之前我怎麼不知道啊?

如果自己肚子裡沒貨,只是在網上東拼西湊,和別人雷同的內容就會非常多。而且,沒有進行過深入地思考,就很難想出新穎的角度。這樣,也就難以寫出的出優質內容。

所以,要想高質量地輸出,自己得先不斷地輸入。通過看書、看電影、聽課等方式學習,不斷提升自己。就是為了在寫作中能儘量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這樣才能脫穎而出。

(四)學習寫爆款的技巧

關注熱點和明星,這些自帶流量。儘量避免寫個人私事,別人不關心作為普通人的你。如果真的想要抒發自己的情感的話,可以把它們寄託於人物或事件當中。

開通頭條後,我的閱讀量一直不高,粉絲也不多,這一點我做的很不好。以後要多看看爆款文章和微頭條,多學習,從中總結方法,在不斷實踐。

(五)學習如何取個好標題

流量當道,每個人每天都會面臨海量的信息,如果一個標題不吸引人,文章可能連被點開的機會都沒有!某種程度上,新媒體寫作,標題取得好就已經成功一半了。

這一點我做也不好,完全沒有發言權。只能多看研究爆款標題了。

(六)學習心理學知識

我不是學心理學出生的,心理科普類的文章寫不出來。但是,學習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懂一些理論,用理論去分析具體的問題,文章就會更有說服力。

另一方面,瞭解大眾心理也很有必要,讀者想什麼,對什麼感興趣,知道這些才能寫出別人想看的東西。

(七)堅持日更

持續性地輸出優質內容,表明賬號還活著。關鍵是,原創標也不是一直都在的,如果文章質量下降,或者長期不發表文章,原創標也有可能被收回。再者,持續更文才能不斷漲粉嘛!更重要的是,寫作本身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堅持日更,也是在不斷鞭策自己。

開通頭條20天,爆款0篇,寫作小白的我是如何同時拿到黃V和原創標

總結一下:

一、經驗

(一)寫優質內容

(二)把微頭條當成文章來寫

(三)建立關於寫作的有效獎懲和監督機制,如參加寫作訓練營或請人監督

(四)注重細節,如配圖和發文時間

(五)多回答悟空提問

(六)多實踐,勤寫作

二、教訓

(一)少看閱讀量。閱讀量不好挫傷積極性,反之,就多看看。

(二)聽課學習時,反覆聽老師的講述,少聽聽答疑、點評之類的課程,多實踐,多反思。

三、今後努力的方向

(一)內容垂直,儘快明確寫作領域

(二)從文章結構、行文邏輯、語言錘鍊三方面提高內容質量

(三)多看書、多聽課,不斷學習

(四)學習寫爆款的技巧

(五)學習如何取個好標題

(六)學習心理學知識,學會用理論分析問題

(七)堅持日更,持續輸出優質內容

最後,想說在今日頭條上寫作要以賺錢為目標,更要時刻懷抱交流和分享的初心。

畢竟,寫作本質上是在交流。

作為寫作小白的我,新手上路,技藝和經驗不足,總是盯著錢看,難免給自己太大壓力。不如把目標放長遠一些,多給自己一些時間,這樣才有動力堅持寫下去。

祝大家好文多多,爆款多多,賺錢多多!

作者簡介:青隅,在平凡的世界裡收藏美好的中年少女,愛花、愛書、愛電影,願和你分享有料、有趣、有價值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