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清代愛國名將關天培的輝煌人生


清代愛國名將關天培的輝煌人生

轉眼間,1997年7月1日的鐘聲,已走過20餘年的時光。一段悲壯的歷史,一個響亮的名字,令人迴腸蕩氣地在這裡升騰——關天培。這個在鴉片戰爭中為抗擊英軍而血灑炮臺、為國捐軀的愛國名將,在他的故鄉淮安已變成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在慶香港迴歸20年之際,在關天培的故鄉淮安,我們看到了在英雄激勵下的淮安人愛國奉獻的壯志豪情。
受母訓 精忠報國固海防
關天培字仲因,號滋圃,1781年1月8日生於淮安府山陽縣(今天淮安市淮安區),幼年家境貧寒,1803年考取武秀才,踏上仕途。在臨上任漕督右營把總的前一天,關母吳氏把他叫到跟前,用岳母在岳飛背上刺字的故事教導關天培,要他以岳飛為榜樣,精忠報國。從此,關天培牢記母訓,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
對中國一直虎視眈眈的英國殖民義者,1830年前後採用武裝走私的辦法,瘋狂地向中國輸入鴉片。國難當頭,經林則徐舉薦,關天培於1834年10月受命接任廣東全省水師提督,鎮守祖國南大門。其八旬老母讓他“速赴新任,移忠敬孝”。關遵從母命,與家人分道而行,老母、妻兒全部回淮安故里,關天培只帶家丁孫長慶和兩名隨從前往廣東赴任,而這一去竟成了關天培與家人的永別。


關天培到督署後,深入水師軍營進行細緻調查,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整頓,他在實地察看後認定,虎門是外洋通向省城廣州的咽喉要塞,要守住祖國南大門,必須首先守住虎門。他自籌款項,開始在虎門構築三重門戶:一是沙角、大角炮臺、承擔瞭望報警任務;二是在南山、橫檔、鎮遠三處建炮臺,這裡海域面窄水深,是敵艦進入廣州必經之踐,關天路在這裡增添了七、八個重炮,重修九十丈長圍牆,還在南山、橫檔島海面最狹處安設兩道三百丈長的粗大鐵鏈、木排,阻檔敵船深入,最後一道防線設在離武山五里大虎山,小虎山炮臺,以備堵截漏網船。
1839年7月,虎門 銷煙勝利後,英軍企圖炮轟中國大門,10月,英國兵船再次炮擊我夾沙嘴水師,關天培威武地站立船頭,拔出腰刀,下令還擊,他的勇敢鎮定極大地鼓舞了士兵們的士氣,他們瞄準敵船連發數炮,在後來的十天之內,英兵船接連六次向中國水師開炮,都被關天培率的水師打得大敗而逃,關天培及其水師一時威振八方,大長了中國人的志氣。
抗英寇 碧血虎門獻生命
1840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腐敗無能的清政府面對危局妥協動搖,將愛國功臣林則徐等革職,委派賣國賊琦善為欽差大臣,琦善到廣東後一面暗中向英軍頭目義律乞求議和,一面栽減兵團,炸燬大炮,把關天培苦心經營6年的軍隊和海防設施全部破壞,琦善的賣國求榮讓英軍大喜過望,他們一面假意談判,一面乘虛而入大舉進攻,1841年1月,第一座門戶大角,沙角炮臺失陷,英軍接著向第二門戶橫檔、威遠,美膚遠炮臺發起進攻,虎門危在旦夕!關天培心急如焚,派專人星夜趕至省城向琦善痛器求援,琦善竟漠然視之不理不睬,關天培看到求援無望,決心以死報國,他拔下自己的幾顆牙齒,割下一綹頭髮,整理了自己平時穿的幾件內衣,連同一封簡短的家書裝入篋中,絨封寄家,以示決別,

1841年2月26日,英軍乘潮水盛漲,集中全部艦艇及陸軍3000餘人向虎門發起總攻,炮臺上,關天培親自點燃八千斤大炮,和全體將士一起將仇恨的子彈一發接一發連還射向敵人,不久,已有八門大炮被打得滾熱炸裂,餘下的大炮火門浸透了雨水,完全失去作用,關天培拔出佩刀,狠狠砍殺闖上炮臺的英兵,身受數十處創傷,血染衣甲,在萬分危急的時刻,他解下隨身攜帶的水師督印,令跟隨多年的親丁孫長慶立即突圍送繳撫軍,孫長慶嚎嚎慟哭,徘徊不忍離去,堅持要背關天培一起突圍,關天培大怒,拔刀驅趕,孫長慶跑到半山含淚回視,只見關天培已被飛炮擊中,為保衛祖國神聖領士不受侵犯而以身殉國。
慰英靈 愛國精神照後人
150多年來,關天培故事在他的故鄉淮安廣為傳頌,已成為淮安人民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在淮安縣東街,有個佔地約50平方米的關天培祠堂,身著官服的關天培彩色泥塑近百年來吸引數百萬人前來瞻仰,祠前書寫著林則徐當年的一幅輓聯:“六載周金湯,問何時忽壞長城,孤注空教躬盡瘁,雙忠同坎壤,聞異類亦欽偉節,歸魂相送面如生”。
已故關天培第六代嫡孫關士成,在解釋這句話時曾說:林則徐原文“問何時”應為“問何人”,矛頭直指腐敗的清政腐破壞了關天培六年建設得固若金湯的海防,後關家怕惹出禍端作了修改,對聯的最後兩句話是說英軍也欽佩關天培的愛國偉節,當時關天培雖死猶生,在陣地上巍然挺立,竟把衝到他身邊的敵人驚呆了。

關士成老人曾擔任好幾所學校的義務輔導員,他說,把關家世代相傳的關天培故事傳給了更多的後代們,激發了他們的愛國情操。
關天培的墓地在淮安城東鄉窯村,佔地約2畝,約高2米的土墓四周栽著柏樹,松樹和冬青。以前的守墓人曾告訴筆者,她守墓已經幾十年了,每場風雨之後,她都要到墓地去看看,把土堆一堆,把樹整一整,對瞻仰者。她總是要或多或少地講述這段歷史,“這是位大英雄啊”老太太樸素地表達著她的情感。
關天培第七代嫡孫關翔曾在香港迴歸之際,接到中央電視臺邀請,參加綜藝大觀迎香港迴歸的晚會,作為愛國名將的後裔,關翔在繼承先祖遺志上有更多的思考外,他希望自己能對關天培留下的軍事著作《籌海初集》有更多的研究,也以此告慰祖先關天培的在天之靈。
關天培,170多年前的愛國名將,他在世紀夢圓之際看祖國被割國土重回母親懷抱將可瞑目,今天又見後人強國,奮力拼搏,也將笑慰。
願英雄精神永駐人間。
關天培將軍,淮安人的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