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觸目驚心:鴉片戰爭清軍潰敗得有多快?(一)

鴉片戰爭是中英雙方展開的對決,是工業文明與農業文明的較量,也是民主制度與專制制度的比拼。中國敗得慘不忍睹,80萬(實際到達前線的兵力約為30萬)打不過2萬,除了英國工業文明賦予的船堅炮利原因(槍炮製作質量、精準度、射速、射程、操作便捷度遠高於中國)外,英軍的海陸軍配合、戰前偵查蒐集情報、具體戰略戰術運用、調兵速度、意志力、形成局部優勢兵力等這些因素都是大清這一古老帝國軍隊所不能望其項背的。儘管我方戰死沙場的有陳連升、關天培、葛雲飛、鄭國鴻等眾多民族英雄,但絕大多數的官兵被英軍強大的戰鬥力嚇破了膽,一觸即潰,我們來看看清軍在歷次戰役中的表現吧。

觸目驚心:鴉片戰爭清軍潰敗得有多快?(一)

鴉片戰爭

第一戰:定海

英軍急需要獲得一個海上軍事據點,早就瞅準了位於舟山島南端的定海縣。清軍在此駐軍3個營,約2600人,總兵為張朝發。1840年7月4日下發,英軍統帥伯麥向張朝發下了最後通牒,要求獻城投降,被斷然拒絕。5日下午2時,英軍開始開炮。清軍毫無還手之力,僅僅9分鐘排列在港口的戰船和岸上的炮臺就被全部摧毀。張朝發被第一波炮彈擊中落水,官兵見主帥受傷,紛紛潰逃。當英軍在炮火掩護下到達岸邊時,海灘上已經空無一人。之後英軍開始進攻定海縣城,守軍炮火還擊,天色已晚,伯麥命令停止攻擊。第二天,英軍發現守軍大多已經在夜間潰逃,知縣退至北門投水自盡,英軍佔領的原有4萬居民的空城。清軍參戰者有1540名,戰死13人,受傷13人,傷亡人數竟然比被英軍擊毀的戰船數量還少。更不思議的是,英軍傷亡數目為零。

第二戰:虎門

觸目驚心:鴉片戰爭清軍潰敗得有多快?(一)

1841年1月7日清晨,虎門的第一重門戶沙角、大角炮臺迎來了氣勢洶洶的英軍。4艘英艦在沙角炮臺正面攻擊吸引火力,陸軍1461人則迂迴到炮臺側後方約4公里的穿鼻灣登陸,另有4艘軍艦進攻大角炮臺。上午10時,英國陸軍已經佔領了沙角制高點,架設起野戰炮居高臨下轟擊炮臺。清軍死傷過半,副將陳連升戰死。大角炮臺工事也被擊毀。半日內戰鬥結束,清軍戰死282人,受傷462人。而英軍受傷38人,無人死亡。

觸目驚心:鴉片戰爭清軍潰敗得有多快?(一)

陳連升

第三戰:廣州

觸目驚心:鴉片戰爭清軍潰敗得有多快?(一)

廣州城南郊內河戰鬥:

觸目驚心:鴉片戰爭清軍潰敗得有多快?(一)

關天培

1841年2月25日,中英談判破裂後,英軍先發制人,下午佔領了清軍未設防的下橫檔島,在其制高點建立設有3門重炮的野戰炮兵陣地。26日英軍居高臨下開始轟擊上橫檔島,清軍火炮多位於東西兩端,中間只能被動挨打,陷入混亂。英海軍另從西航道駛入包圍上橫檔島,猛轟該島。清軍炮火被壓制,英軍蒸汽艦“復仇神”號(此時英軍只有這麼一艘蒸汽動力船)運載陸軍從西側永安炮臺登陸,海陸夾擊清軍。清軍無處逃生,陣亡250人,100餘人受傷,100餘人被俘。

上午10點,3艘英艦藉助風力進攻威遠、靖遠、鎮遠三炮臺,只有關天培所在的威遠炮臺能夠還擊。關天培親自開炮,結果炮身炸裂,身負重傷,仍抱著必死戰的決心繼續抵抗。英艦摧毀炮臺作戰能力後,300名英陸軍攻入陣地,關天培為首的20多名將士壯烈殉國。下午4時,英軍又進攻鞏固炮臺,守軍近2000名不戰而潰。一天戰鬥,英軍僅有5人受輕傷。

27日,英軍進入珠江,竟然未受任何阻擊便到達廣州第二門戶烏湧炮臺,守軍有1600名,另有一艘裝有34門炮的進口戰艦劍橋號和40艘戰船,可謂重兵把守精心防禦。但有些岸上工事沒有完工,又遇到漲潮,許多炮管沒入水中,能發射的大炮精度太差難以命中目標。炮臺很快失守,陣亡500餘人。清軍旗艦劍橋號被英艦擊沉,其他艦船一鬨而散。28日,英軍排除了水面下的障礙物,守軍竟然無動於衷。3月3日,英軍又攻佔琶洲炮臺,廣州城已經在英艦大炮射程之內。6日,獵德、二沙尾炮臺被攻佔,廣州城牆已露真容。

18日,英軍攻下鳳凰崗、永靖炮臺。內河戰鬥共擊毀大小炮臺、軍營10餘座,戰船數十艘,繳獲大小火炮400餘門。英軍僅有8人受傷。特別要提的是西江水道作戰:蒸汽船拖拽兩艘小船孤軍深入,擊毀炮臺6座和9艘戰船,繳獲100門大炮,並拆掉攔江屏障,15日就到達虎門之後的蓮花山。英軍形容此次行動猶如郊外野炊。如果我是清軍聽到此話,必能氣炸。

觸目驚心:鴉片戰爭清軍潰敗得有多快?(一)

廣州城戰鬥:

1841年5月20日,靖逆將軍奕山計劃令1700名水勇於次日夜攻英軍,結果該計劃早已被英軍獲悉,隨即避開了清軍的火攻(人家是鐵甲艦我們用火攻好是威猛),擊潰了西炮臺守軍。24日,英軍在軍艦炮火掩護下,開始兵分兩路登陸作戰。一路360人進攻商館區,下午5時佔領。另一路2000人,從城西北泥城、繒步一帶登陸,主攻廣州城。25日早開始進攻四方炮臺。駐守炮臺的2500名貴州兵英勇抵抗,約500人殉國,1000多人受傷。下午2點,城北最高點越秀山被英軍佔領,居高臨下炮轟清軍。26日,奕山舉白旗投降。諾大個廣州城兩天內便被英軍攻克,可悲可嘆。英軍僅僅付出了9人死亡68人受傷的代價,這已經是自開戰以來其最大的傷亡。(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