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中庸是个贬义词?其实爱憎分明、恰到好处才是中庸的本来面目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第一章》

中庸是个贬义词?其实爱憎分明、恰到好处才是中庸的本来面目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庸成了一个贬义词,老好人、折中主义、和稀泥等成了其代名词,平庸成了它的象征。如果对一个人说“你做事很讲求中庸之道啊”,人家肯定会不愉快,因为人家认为你在诋毁他。

一句赞美人的话,怎么不知不觉中就变味了呢?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庸成了一个贬义词了呢?

我怀着一颗好奇的心,在网络的海洋里沉底潜游了一遭,却始终未能找寻到渴望中的那条大鱼。

看来,源头是不太可能找到了,开始的时候,或许是一个不知名的人这么说了一句,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就这么传开了,之后就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

对此,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了,不过如果让我们回顾一下它的本初含义,就会发现曾经的它并不是这个样子的。

在孔子的《论语·雍也》篇中,他是这么说得:“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很显然在孔子的眼中,中庸是最高的德行,它非但不是一个贬义词,反而还是一个褒义词。不过中庸之道异常难行,以至于连孔子都发出了“民鲜久矣”的感叹!

中庸是个贬义词?其实爱憎分明、恰到好处才是中庸的本来面目

网络图片

中庸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德行,以至于得到了孔子如此的盛赞呢?

对此,或许我们能由孔子与其弟子的一次谈话,而一窥其原因。

他曾这样说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在这里,孔子把舜之所以为舜的原因,归结为“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而这也就是中庸的德行。

舜因为他的中庸之德才能称之为舜,这让我们很是好奇,作为如此崇高的一种德行,那它究竟所指为何呢?

中庸指的是什么?

中庸不是折中,也不是两个对立面的中间点,而是对立双方的和合统一体。

  • 中庸不是形式逻辑的非此即彼,非对即错,它不是排中的。
  • 中庸其实更像是辩证逻辑,它是“执其两端而用中”,虽然同样有两个极端,但却将对立的两个极端辩证的统一了起来,成为了一个整体。

中庸之中,有两层含义:分别是“执其两端而用中”之中以及“不偏不倚之谓中”之中。

下面我们将对此分别展开讨论。

  • 中的第一层含义:“执其两端而用中”

“执其两端而用中”之中是为一声之中,它并非是指对立的两个极端的中点或者说中间值,而是指对立的双方的合和统一体。

注意:这里所说的两端是指对立的两种方法或者更准确地说对立的形式双方

故而,这句话我们也可以转化为这样:对立的形式双方的中,不是形式双方的中间值或者中点,而是对立的形式双方的合和统一体。

这是从总体来说的中,是为一声之中,由于是从总体来说的,故而不涉及内容(即不涉及具体的某一情况),只涉及抽象的形式本身,是为对立的形式双方之中

  • 中的第二层含义:“不偏不倚之谓中”

不偏不倚之谓中”之中,是从具体的某一个事情来说的,是为四声之中。

由于涉及到具体内容,而形式要与内容相一致,故而对于不同的内容就要有不同的形式与其相对应。

注:此时的形式已经不是对立的形式双方中的某一个,而是对立的形式双方的和合统一体。也就是说,在第一层含义中的,不涉及某一具体内容的,抽象的对立形式双方的统一体,在遇到具体的内容时,这个抽象的统一体中的形式双方的力量对比要与具体的内容相一致。这个中的第二层含义与其第一层含义之间,是前后相继的关系,二者紧密相关,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这段话理解起来有点难度,但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能够用心体会。

至于形式双方的和合统一体,我们可以用中医的阴阳模型来解说一下:形式双方用阴阳来表达,白天是属阳的,但不是纯粹的阳,而是阴阳的统一体,只不过在这个统一体内部,阴阳的力量对比中,阳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在属性上是属阳的而已;夜晚也是同样道理,是总体属阴的。白天夜晚的转换是阴阳双方的此消彼长,从而导致的对立双方力量对比的改变。在白天夜晚中,阴阳双方的力量对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时刻变化着的。

但无论如何变化,这个统一体中的对立的形式双方的力量对比,总要与具体的内容相一致。

对此我们可以用射箭来进行比喻,靶心就是具体的内容,而我们所射的那支箭就是对立的形式双方的统一体。这支统一体之箭要正中靶心,才算是做到了中庸,而如果偏离靶心,也就是统一体中的形式双方的力量对比与具体内容不相一致。

中庸是个贬义词?其实爱憎分明、恰到好处才是中庸的本来面目

形式之箭要正中靶心

形式统一体之箭,在整体性质上偏于阳或偏于阴,偏的大小也各不一样,但只要和具体的内容相一致,就是中了靶心。如果形式与内容不相一致,即形式统一体中形式双方的力量对比与靶心相比,偏于阴或偏于阳,即为不守中,是为偏。

即形式要恰到好处、不偏不倚的刚好与具体的内容相一致。内容变了,与之相适配的形式也要变,也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意思。

无论过还是不及都不是中的状态,过犹不及,双方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偏的状态。这样做的话就会中庸之道不行也。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中庸,第四章》

中庸是个贬义词?其实爱憎分明、恰到好处才是中庸的本来面目

中庸之行就像天平一样,要掌握平衡。

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达到中庸?

对于如何才能达到中庸,孔子是这么说的: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第二十章》

在孔子看来,“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真诚是上天之道,作为人应该顺应天道,将真诚作为“人之道”。真诚的人可以“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也就是说至诚之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中,不用思索就能拥有中,自然而然地就能符合上天的准则。这样的人能够“从容中道”,几近于圣人。

做一个真诚的人,我们还应该“择善而固执之”,选择了善的德行,还应该矢志不渝的坚持下去,这样我们才能算是真正做到了诚。在孔子看来,只要我们这样去做,就能够从容于中道。

但仅仅从容于中道也是不够的,我们还应当做到“时中”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中庸.第二章》

“时中”就是说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身的形式,从而时刻与内容始终保持一致,而且要恰到好处,不多不少。

此亦即朱熹所谓之“中无定体,随时而在”,同时也是《孙子兵法虚实篇》中所言的“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只有随时实事求是的,根据内容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与之相符合的形式,才能谓之神。也只有这样,才能不让自己成为“纸上谈兵”的典故中所说的那种书呆子,从而“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结语

《中庸》作为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的“四书”,在中国古代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宋、元以后,《中庸》还成为官定的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的教化育人有着极大的影响。

它并非像有些人所言的那样,是平庸、和稀泥的代名词,相反它极力反对如此。一如孔子所谓“乡愿,德之贼也”,和稀泥式的,没有自己的原则立场,不能恩怨分明的对待人和事,就是孔子所批判的“乡愿”之人。

这种是非不分,和稀泥式的老好人,遇事不能主持正义,反而“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孟子语),非但不是德行的表现,反而是“德之贼也”,受到了孔孟等先贤的激烈批判。

中庸作为一种至真至诚的崇高德行,在先秦时期受到了儒家学派的极力推崇,在之后的两千多年里,它又作为人们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深刻的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

作为新时代的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青年人,我们更应该扛起中庸的旗帜,做一个讲原则,有棱角的大国公民,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我们的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