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喜劇之王:電影的結尾是開放式結局,尹天仇其實早就死了

《喜劇之王》是由李力持、周星馳執導,周星馳、張柏芝、莫文蔚、吳孟達等主演的電影。該片於1999年2月13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豆瓣58萬多人打出了8.6的評分,TOP250中排名第94。

在周星馳署名導演的電影中,喜劇之王是評分最高的。

喜劇之王:電影的結尾是開放式結局,尹天仇其實早就死了

喜劇之王海報

有很多的人認為這是周星馳本人的自傳電影,這麼認為的原因是影片講述了一個龍套演員努力奮鬥的故事,而這個故事結構與周星馳本人的經歷非常的相像。

早期,周星馳其實也是跑龍套出身的,再加上他在劇中的演出,把尹天仇這個角色演得出神入化,實在很難讓人把他和角色區分開來。

而另一方面,周星馳本人也署名了喜劇之王的編劇。

所以,如果他在影片中融入了他的故事,確實也並不奇怪。

不過,也有些人並不認同這種說法,理由是,周星馳導演曾說過,演員不應該逾越身份去代替導演過度創作,所以並不認可電影中尹天仇的表演方式。

周星馳雖然現在不認可這種逾越的行為了,但是,並不能代表他過去沒有過類似的行為。

眾所周知,周星馳在83版《射鵰英雄傳》中有飾演一名龍套:宋兵乙。

喜劇之王:電影的結尾是開放式結局,尹天仇其實早就死了

83版射鵰英雄傳劇照

導演給角色的劇情設定是被梅超風給打死。

他曾和導演討論,能不能擋一下再死,當然,毫無疑問的被導演給拒絕了。

所以,周星馳其實是有過逾越行為的。

周星馳從TVB演員培訓班畢業後,一直在跑龍套;期間,也曾在一個兒童節目《403穿梭機》裡擔任主持人。

在跑龍套6年以後,周星馳才開始正式的在演藝圈擔任主要角色。

而在喜劇之王的角色的設定上,尹天仇是一個兒童福利院的看管人,應該多多少少也是對應他主持兒童節目的經歷吧。

所以,電影中的事件和人物雖然並不能完完全全的對應到周星馳本人的經歷中,但電影裡面的那些情感卻都是來源於周星馳本人真實的情感。

無論如何,喜劇之王這部作品都和周星馳有著藕斷絲連的關係;尹天仇,也是他留給觀眾的主要印象之一。

在喜劇之王的角色設定上,有一種很強的距離感,這和周星馳的其他電影不同,喜劇之王裡面的角色都是具有極端典型的人物設定,典型到現實生活中我們幾乎都看不到。

喜劇之王:電影的結尾是開放式結局,尹天仇其實早就死了

周星馳飾演的尹天仇

比如尹天仇這個角色,他是一個運氣差到令人髮指的龍套演員。

喜劇之王:電影的結尾是開放式結局,尹天仇其實早就死了

張柏芝飾演的柳飄飄

柳飄飄,一個內心單純無比,但是卻被渣男傷害,騙去當舞女的女孩。

當然,即使是面對這些生活中我們所未曾見過的人物,但是在看到他們故事後,卻可以很容易把自己代入到其中。

這需要歸功於影片所呈現出來的那種異乎尋常的真實質感,當然,這些真實的質感並不是來自故事的架構或是人物的設定,反而是來自於影片中的細節。

比如,尹天仇在和柳飄飄發生關係後,他把錢放到柳飄飄的衣物上時,會小心翼翼地把那些皺巴巴的錢理順,而隨後,因為擔心錢不夠的緣故,還加上了自己的手錶。

而柳飄飄在初次亮相時的言行舉止,彷彿就像是一名真正舞女。

她粗魯,會當眾翻白眼,會不分場合的大聲發笑。

而正是這些在故事結構之外的細節感動了我們,從而讓我們能輕鬆的入戲。

著名導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在雕刻時光裡講述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剛剛被火車軋斷腿的人,在路邊躺著。邊上路過的人會不由自主的看向他的斷肢,這種目光讓他覺得很不好意思,於是他拿出手帕把斷腿處遮擋了起來。

如果是一般的劇作者想到這一幕,想到的應該是這個人該怎麼呻吟,如何的疼痛,如何的求助。

但他很難想到,一個剛剛受到這麼大創傷,忍受著劇烈的疼痛的人,竟然會因為旁人的注視而害羞,用手帕去遮擋傷口。

其實,就是這種不符合戲劇邏輯的真實細節,才是最容易觸動人心的地方。

電影中,有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細節。

喜劇之王:電影的結尾是開放式結局,尹天仇其實早就死了

喜劇之王劇照

尹天仇在被娟姐召見的時候,他的手裡拿著三份盒飯,即使是內心有多麼的激動、迫切,但是他卻先小心翼翼地把盒飯放到了化妝臺上,再進去。

當這些在其他電影中所沒有的,屬於真實生活經歷的細節,被導演一點一點地呈現出來的時候。

觀眾是能夠感受到那份創作者所展現出來的真摯,和具體化的戲劇場景中,那份屬於觀眾和作者的共同情感。

這份真實與共同情感是如此的動人。

所以無數人想起喜劇之王這部電影的時候,就會想起那一句:我養你啊

那個帶著單純笑容的尹天仇。

那個坐在的士中因為愛而感動得淚流滿面的風塵女子:柳飄飄。

他們倆都是小人物,他們的生活處境並不好,但他們那種真實的,在逆境中的努力和樂觀的精神,還有他們之間單純的感情,都永遠的定格在了觀眾的內心深處。

所以,一提到喜劇之王,想到的就是他們兩人。

喜劇之王:電影的結尾是開放式結局,尹天仇其實早就死了

喜劇之王劇照

從影片的結構上來說,最後一段的槍戰,顯得有些奇怪,甚至莫名其妙。

而且這段劇情和前面的劇情關聯,其實並不是很大,還有,尹天仇和柳飄飄重逢的時候,又突然轉場到了飾演雷雨的現場,一切結束得似乎太快了。

除此之外,影片中還有一些地方不太符合常理。

周星馳一個人躺在地上,閉著眼睛開槍,卻能如同神槍手一般,槍槍命中,擊斃所有的匪徒!

這可是一群悍匪啊,他們手裡還拿著槍。

此外,他在擊斃了所有的匪徒之後,說了一句他想象了很久,一直沒有機會說出來的臺詞:我是臥底

之後在吳孟達喊cut以後,他並不是直接的就放鬆了起來,而是選擇閉眼,重重的倒了下去,然後再起身詢問吳孟達。

除此之外,他和柳飄飄的重逢,直接一句話就轉接到了出演雷雨的現場。

這樣異常的剪輯和轉場是影片之前所沒有過的,當這些疑惑點都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就會讓人不得不對這個電影結局產生了一絲懷疑。

之前的每一個異乎尋常的點,都可以解釋得通,比如,他閉眼殺光匪徒,是因為運氣好的緣故。

那個異常轉場,可能是因為劇組趕工的緣故,剪輯師有些倉促。

後面,雷雨現場觀眾特別多的原因,是因為娟姐加入。

一個疑點沒有什麼,但是當有這麼多的疑點而且如此集中的出現在片尾,就會讓觀眾產生一個疑問,導演是不是將片尾設計成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

而這個開放式的結局之一就是,尹天仇,其實已經死在了和匪徒的槍戰中。

後面的劇情其實就是他死前的幻想,而在幻想中,他成功的實現了自己成為男主角的夢想,說出了他一直想說的那句臺詞:我是臥底

然後和柳飄飄重逢,並快速閃現到了雷雨的的演出現場。

從影片結尾的劇情加速和快速剪輯來看,這個假設性,是存在一定信服力的。

導演有可能想把影片的結尾製造成一個悲劇,但因為是春節檔,賀歲片的緣故,所以便用了這樣隱晦的敘述方式來表達。

而這種隱晦的敘述方式可以讓結尾有一個正常解讀的開放性。

不過,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尹天仇的故事,可真是一個人間悲劇。

喜劇之王:電影的結尾是開放式結局,尹天仇其實早就死了

喜劇之王劇照

對於一個正在努力奮鬥的青年,沒有什麼比留給他對未來的希望更有價值

所以,沒有一個觀眾是願意接受尹天仇死去的結局。

影片中的尹天仇是那麼的可愛和真實,如同我們內心深處,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總想著做出一番事業的青年。

他一如既往的努力和奮鬥,一點一點的向夢想靠近。

所以,我們相信,尹天仇就算沒有得到娟姐那個男主角的機會,他也可以從扮演只有幾句臺詞的宋兵乙,來開始他的演藝事業。

也可以向柳飄飄說一句,我愛你,我養你啊。

收穫一份普通人的愛情。

他也可以受到娟姐賞識,和她一起出演雷雨。

喜劇之王:電影的結尾是開放式結局,尹天仇其實早就死了

喜劇之王劇照

在現實的生活中,可能我們的努力和奮鬥,連一份盒飯都吃不到。但,至少在喜劇之王裡,我們希望這個有著我們所有人影子的尹天仇,他收穫一份屬於他自己的幸福。

所以,更多的人還是選擇相信那個美好的結局,並沒有什麼開放式。

那個柳飄飄在海邊織了一天毛衣,只為等尹天仇回來的故事。

那個終於實現了夢想,和大腕共同出演雷雨的故事。

在這個殘酷的世界中,想象中的美好,總是能給人帶來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