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邵陽浴血奮戰的抗日文化

邵陽的抗戰文化資源是中華民族抗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指1937年“七七事變”至1945年日本投降為止的八年抗日戰爭時期,邵陽人民在這塊土地上創造的以保家衛國為主題的文化形態。它以中國共產黨倡導和推動建立的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核心,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反對法西斯的大背景下的湘西會戰之雪峰山戰役取得巨大勝利為鮮明標誌。以各抗日黨派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同仇敵愾,共赴國難,不屈不撓,堅決不做亡國奴的民族氣節與民族精神為突出表現。特別是老一輩共產黨人徐特立同志領導的八路軍駐湘辦事處移駐邵陽、本土無產階級革命家呂振羽在家鄉創辦“南方抗大”塘田戰時講學院,為邵陽的抗戰文化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紅色記憶。

邵陽浴血奮戰的抗日文化

被譽為“南方抗大”的唐田戰時講學院

保家衛國,奮起抗戰的報國情懷

日寇犯華,國人共憤。血性十足的邵陽兒女紛紛以自己的方式和力量投身到抗戰的洪流。在他們之中,有投身共產黨,參加工農紅軍、八路軍、新四軍的無產階級革命者,如袁國平、袁也烈、姚喆、李壽軒、魏巍(白天)、鄒畢兆等抗日鬥士;有在國民黨部隊率部與日軍作戰的廖耀湘、李文等抗日名將。還有賀綠汀、呂振羽、嚴怪愚這樣的以筆為槍,在思想文化領域和新聞戰線上為抗日搖旗吶喊、加油鼓勁而表示巨大影響的文化名人。更有像血戰上海的王歧峰、前仆後繼的蘇繼武、蘇瓚良、蘇自新兄弟這樣的難以計數的英勇的抗日戰士,有塘田戰時講學院和武岡的黃埔軍校二分校走出的大批抗日骨幹,他們,都是民族的脊樑,邵陽的光榮與驕傲。

邵陽浴血奮戰的抗日文化

武岡--黃埔軍校二分校

1944年5月,末日瘋狂的日軍分三路大舉進攻湖南。繼長沙淪陷、衡陽失守之後,中國軍隊退守雪峰山區,日軍進入邵陽。9月8日,中國軍隊與日軍在今邵陽縣五豐鋪一帶發生激戰。10月2日,邵陽城淪陷。日軍侵入邵陽不足一年,但燒殺搶掠,暴行累累,罄竹難書。面對家門口的暴行,邵陽人民以大梅山寶古佬的血性奮起反抗,書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1944年9月底,日寇對邵陽城合圍進攻時,防守東塔山的中國軍隊第五十七師劉彥卿連與敵人血拼到底,最後只剩3人。1945年4月12日至15日的新寧縣城守衛戰,中國軍隊一個營抵擋了日軍第三十四師團數千主力的三天強攻,殺傷敵軍數百人。武岡之戰,中國軍隊一營兵力與十倍之敵血戰七天七夜力保古城未落敵人之手,既見古城之堅,更見守軍之勇,堪稱奇蹟。這類英勇殺敵、頑強戰鬥的抗戰事蹟,激勵和感召著邵陽民眾的抗日鬥志,大家紛紛以各自的方式參與到對敵鬥爭之中。

各界同心,共禦外侮的團結精神

雪峰山戰役的勝利,是愛國統一戰線的勝利,是國難當頭軍民團結的勝利。1944年9月中旬,日軍侵犯巖口鋪,實行慘無人道的“三光”手段,當地百姓踴躍參戰,幫助抗日軍隊重創敵軍,打死打傷100多名日軍。1944年秋,日軍侵佔梽木山一帶,一個小分隊駐紮牛家莊,四處擄掠,搞得民不聊生。當地村長車華峰、小學校長車百如、農民羅瓦匠等群眾首領與骨幹積極主動參與抗戰,與留守當地的國民黨軍連長陳靄夫等一起,周密制定襲擊敵人的作戰計劃,於1945年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組織100多名士兵和50多名群眾,於清晨四點出發,包圍日軍營房,部隊主攻,民眾助威,一次斃敵20多名,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1945年4月16日的隆回鳥樹下馬王界伏擊戰勝利,就是當地因傷退役國軍營長魏軍主動當高參、並組織群眾又當嚮導又參戰的結果。1945年5月1日至7日,中日軍隊在江口、青巖一帶激烈交戰,七天七夜戰火紛飛,當地百姓都是主動參戰,為部隊搬運槍彈和糧食、物資。5月底,500多日軍與300多中國軍隊對戰於周旺鋪大頭嶺一帶,敵人佔據有利地形,為支援抗戰,國軍駐地張家村數百群眾自帶糧食、工具,不到一天就幫助抗日部隊修築了數百米戰壕。可以說,所有在邵陽境內的中國軍隊對日作戰,都得到了當地百姓的大力支持。

邵陽浴血奮戰的抗日文化

“雪峰山天險第一關”洞口塘

抗戰期間,邵陽各地群眾還自發組織武裝力量英勇抗日。在黑田鋪一帶,既有我國軍隊的游擊隊,也有陳松橋組織的民間游擊隊。他們在潭寶公路沿線,截擊來往日軍,讓敵人又恨又怕。黃荊嶺民兵游擊隊有次突襲划船塘學校日軍駐點,連戰兩次,共打死鬼子12人,繳獲步槍7支,手槍1支,機槍1挺,軍用物資多件。隆回、洞口等地以藍春達為代表的瑤族同胞,把打獵為生的獵人們組織起來,成立抗日遊擊隊,出沒山林,用自己特有的裝滿鐵砂的獵槍鳥銃襲擊敵人,給日軍很大打擊。敵人一旦被這種槍擊中,渾身都中散彈,痛不欲生,日軍常被打得嗷嗷叫。因這種槍每次都要靠在鼻子地下扣動槍機擊發,遠看如同一嗅即發,民間也稱為嗅嗅槍,這類游擊隊被統稱為“嗅槍隊”。

血戰雪峰,敢於勝利的英雄氣概

雪峰山是湖南境內由南向北延伸的主要山脈,綿延350公里,主峰蘇寶頂海拔1934米。它也是文化意義上的大梅山。據著名考古學家、民俗文化學者李鳴高(林河)等專家考察論證,這裡是炎帝神農氏故里,是七千年前高廟水稻文化的故鄉,又是古代戰神蚩尤退隱之地。處於雪峰山腹地的邵陽,更是敢扎硬寨、打死仗的一代軍魂蔡鍔的家鄉。位於雪峰山西面的芷江機場是抗日戰爭時期我國十分重要的軍用機場。日軍攻陷長沙、衡陽、邵陽、桂林、柳州之後,芷江成了我軍護衛陪都重慶唯一的前沿機場,也成了日軍的心頭大患和進攻的主要目標。湘西會戰之雪峰山戰役就是圍繞保衛芷江保衛重慶進行的生死決戰。這一戰役,也是讓中國人揚眉吐氣的決勝之戰,曾屠我南京、血洗紫金山不可一世的日本軍,最終大敗於湖湘文化神山之雪峰山。數千年鐵血澆鑄,靈氣氤氳,數百萬軍民共憤,戮力同心,讓最後瘋狂的日本軍隊在這裡遭遇沉重打擊。

邵陽浴血奮戰的抗日文化

雪峰山下的抗日英雄紀念碑

日軍為了攻佔芷江, 1945年4月中旬,投入5個師團約10萬兵力,從南、北、中三路向雪峰山進攻,企圖翻越雪峰天險。1945年4月21日,南路日軍第六十八師團第五十八旅團4000多人從新寧出發進攻綏寧梅口,23日欲強渡巫水,直取洪江、芷江,多次被我國軍隊擊退,只得轉攻綏寧北部樞紐重鎮武陽。4月26日,日軍第34師團二一六、二一七兩個聯隊竄犯武陽。駐守的國民革命軍第74軍第58師主動後撤搶佔唐家坊、茶山等軍事要地,留下一七四團第9連牽制日軍。4月29日,第9連官兵苦戰四晝夜後全部壯烈殉國。5月1日拂曉,國民革命軍第94軍第5師猛攻武陽,午時克復武陽街。日軍退守馬鞍山、六王廟、大禾衝一線高地。同日,國民革命軍第44師一三零團由梅口向武陽攻擊前進,與日軍展開激戰。5月2日,國民革命軍第5軍第15團夜攻日軍側後,第13團正面進攻六王廟,第14團的兩個營攻敵側背。5月4日,第13團攻克馬鞍山、大禾衝高地。連日的激戰,給日軍致命打擊。武陽之戰,共擊斃日軍1500人,軍民為之振奮。海內外媒體均以醒目標題報道稱讚“武陽大捷開湘西會戰勝利之先聲”。

此一時期,渡頭橋之戰、龍潭司之戰、馬頸谷之戰、茶山之戰、青山界之戰、高沙之戰、山門之戰、洞口之戰、江口之戰、芙蓉山之戰等戰鬥,一次次給日軍以沉痛打擊。整個雪峰山戰役,中日雙方共出兵28萬,日軍戰死12498人,傷13307人,被俘447人,大約1000名日本軍人因失敗絕望自殺。我國軍隊以傷亡20660人。戰役以日軍敗退告終。魏巍雪峰山,成為中國抗日戰爭最高大的一座勝利紀念碑。

不忘國恥,警鐘長鳴的警醒意識

自抗日戰爭時期至今,邵陽各族民眾深深感念抗日烈士、抗日英雄。紛紛以不同方式紀念傳述悲壯歷史,傳播抗戰故事,頌揚愛國將士。在邵陽市區,由邵陽各界公立的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至今坐落在寶慶八景之一的六嶺山上。該碑早在1939年7月7日就建成揭幕,長期以來,大家護碑祭英靈,詩文銘國恥,謳歌頌國魂,積澱了豐富的精神文化財富。這樣的抗戰紀念碑,在隆回縣城、洞口縣城及高沙、江口、綏寧縣城及寨市、武陽、水口等很多地方巍然矗立,每年,都有眾多各界人士及廣大青少年前來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邵陽浴血奮戰的抗日文化

龍潭抗日陣亡將士陵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