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春秋大戲(6)人盡可夫

鄭國自從擊敗周天子後,國力強盛,儼然是中原的霸主。

歷史上稱這個事情是莊公小霸。

但是鄭國在莊公死後迅速衰落,到了戰國初期被韓滅掉。 好比改革開放開始一大堆擺地攤的萬元戶,所謂先富起來的人。 可是四十年後的今天,有幾個能和今天的鉅富相比。

中國人最講究天時地利人和,而鄭國的地理位置在當時中國的中心,四面都是強國,除了佔有虎牢關之外,不佔地利。

鄭國是諸侯國裡頭立國最晚的,而且趕上西周滅亡,國家沒有機會像其它大國一樣經過十幾代甚至幾十代的積累。 但是最要命的還是人和。

鄭莊公作為一個傑出的君主,似乎和所有其它傑出的君主一樣都在繼承人的問題上徹底失敗。 趕腳上中國繼承人解決最好的是漢光武帝。在鄭莊公後面,你會看到一堆的雄主倒在繼承人的問題上。

齊桓公,晉獻公,秦始皇,勾踐,一直到康熙皇帝。 我想這個現象和君主本身有直接的關係。

一個本身非常優秀的君主,自信心勢必十分強,這樣的君主會認為自己很容易駕馭自己的孩子,而且一般來講這樣的君主不會有一個很強勢的妻子制約,從而會有很多內寵。

每個被寵愛的女人都很容易給自己的孩子要好處,君主喝多了的時候也是這個許諾接班,那個許諾繼位。 結果形成了好幾個兒子都很有實力,貴族們自然也就分成幫派。 在君主還活著的時候,自然太平無事。 但是一旦死後,勢必國家大亂。

鄭莊公死後的情景和齊桓公死後簡直是克隆出來的。鄭莊公有四個兒子先後出任國君,分別為世子忽 (鄭昭公)、公子突 (鄭厲公)、公子亹及公子嬰(子儀),最後以子儀被殺、鄭厲公復國結束,並由鄭厲公的子孫繼承鄭國君位。

等內亂結束了,國家的實力也拼光了。 鄭國再也沒有強大起來。 後來就成了晉國和楚國中原爭霸的戰場,一直到戰國被韓滅亡。其中發生過一個倫理的事件。 鄭厲公第一次做國君的時候權臣是祭仲,祭仲是鄭莊公最重要的謀士,堪稱當時第一智者。

鄭厲公很想除掉祭仲,就和自己的寵臣雍糾合謀要幹掉祭仲。 這個雍糾是祭仲,看來是十分寵愛老婆,就和妻子提到此事。

老婆很糾結,一邊是自己的丈夫,一邊是自己的父親。 打起來必然要死一個。 就是不知道誰該死。 就回家問她媽,這個丈母孃的話男人一定要記一輩子,否則會吃虧的。

女兒問丈夫父親哪個更親,丈母孃說當然是父親。 父親只有一個,人人都可以做丈夫。 所謂人盡可夫。

那個時候說的意思是父親血緣最近,只有一個父親,無可替代。

而丈夫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不是後來引申的含義-一個女子放蕩和任何男人都能發生性關係的意思。

結果女兒把自己丈夫的陰謀告訴了父親,當然祭仲不會罷休,發動政變,殺死自己的女婿。

鄭厲公的虧跑得快,一邊跑一邊罵雍糾,跟女人說政治陰謀,活該死(謀及婦人,宜其死也)。

後來鄭厲公流亡了十七年,等祭仲死後,才殺死自己的弟弟,成功復位。不過鄭國後來的整個歷史真的有些今天意義上的人盡可夫。 也可以成為朝秦暮楚。

整個春秋,鄭國基本上就是誰強趕緊跟著誰,毫不猶豫。

不過也許位處中原的小國,這是唯一的生存方法吧。

如今的婦女解放的不錯,基本上是丈人丈母孃是咱爹咱媽。

公公婆婆是你爸你媽。

中國人太在乎自己的血緣了,尤其是男人。


春秋大戲(6)人盡可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