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60歲以後還能炒股嗎?

用戶6042352881029


當然可以炒股,但是也是因人而異的!

我的師傅58歲了,再過2年他就步入60大關!而在他29年的炒股生涯裡,賺了兩套房產,目前股票市值幾千萬。

你說,這樣一輩子都是在和股市打交道的人,並且能夠長期在股市盈利的人,到了60歲就不能炒股了嗎?反而更應該炒股!為什麼?因為他們已經在股市裡摸索出了自己的投資策略和交易系統,股市對於他們是永遠敞開的。

又好比巴菲特,現在已經89歲的高齡了,炒股幾十年,並且從巴菲特的財富積累來看,最後的幾十年裡是他複利效果最大的時候!並且巴菲特的96%的錢,是59歲以後才賺的!

巴菲特的財富從38億美元增加到875億美元,這22倍增長,僅花了29年的時間,年複合增長率卻只有11.4%。這小小的、穩定的、每年的互聯網出借回報,在長期增長中會釋放出巨大的力量。

重點是越到後來,隨著基數的不斷擴大,其出借回報率也就越發驚人。也就是說,如果60歲以後不能炒股,那麼就沒有今時今日的股神巴菲特!

所以,年齡絕對不是能不能炒股的關鍵,最關鍵還是看你有沒有悟透和掌握股市的規律,制定出自己的交易系統。

許多年輕人從30歲炒股,到了50歲依然虧損,那麼即使他們沒有到達60歲,我覺得也沒有必要繼續炒股了。因為20年的時間都沒有領悟股市的規律和操作習性,那麼再花20年的時間其實就是浪費精力和財富,不如另謀他就!

所以,一定要懂得潛心打磨自己的交易模式,這才是投資的大道,這個過程時間很長!但對於盈利的關鍵還是在於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和策略,行情的本身只是催化劑,而非能夠持續盈利的本質。如果自己沒有投資邏輯、模式、紀律等,行情再好也只是氣氛比較嗨而已,但這跟你最終是否盈利無關。不然為什麼那麼多人經歷了牛市照樣在大跌和熊市中又全部回吐。

⭐點贊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財經和投資背後的真正邏輯。謝謝您的支持,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



琅琊榜首張大仙


談談我的炒股經歷,對大家可能有所幫助。

我真正進入股市,是在退休以後。因為退休前機關幹部是不可以買股票的。我進入股市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忙了大半輩子的人,突然閒下來,自己想找點事兒做。二是我以前在大學學的是企業管理。怕學的這些東西被撂荒了,便開始研究一些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研究研究,就動了買股票的念頭。到現在介入股市已經十八個年頭了。總的來看,我在股市賺到了錢。我先後經歷了大約三次牛市。現在股市裡剩下的錢,基本上都是前些年賺下的。

我認為買股票主要是有兩個方面。

一個是買什麼。買股票不能急功近利。必須研究公司的基本面。基本面不好的股票。就是題材再多也不能碰。好在我是學習企業管理的。這方面不需要重新學習。二是什麼時候買。所有股票,按理都應該在底部買。可什麼是底部呢?那就是所有股票都跌得無可再跌了,人人談股票而色變,唯恐躲之而不及。這時選一個基本面好的股票進去,一定可以成倍的收穫。開始買股票的時候,我還不懂這個道理。也曾買過一些在半山腰和頂部的股票。好在選的股基本面都比較好,開始投入的資金也不多,底部買一些把成本攤薄了,也沒造成較大的損失。

我認為要不要進入股市主要是心態。如果一門想賺錢,虧了就心驚膽戰。這種心態最好不要進入股市。因為股市漲起來是很短的時間,而跌起來確是很長的時間。弄不好人會是被擊垮的。我介入股市主要有兩個想法。一個是不想丟掉原來的企業管理知識。另一個是不想被時代所淘汰。上市公司。往往代表著這個階段企業的發展方向。在股市裡,必須研究國家的方針政策,研究企業處在哪個行業,是朝陽產業還是傳統產業,在國內和國際上的地位,處於上升期,成熟期還是衰老期。弄明白這些你才能大膽的投資。這也就是我們不斷學習的過程。不斷學習才不致被社會所淘汰。

如果你缺少企業管理的必備知識,如果你一門心思想到股市快速賺錢,如果你沒有股票交易的基本常識,我奉勸你還是不要介入股市。因為股市的風險是很大的。60多歲的人。幹嘛要介入這樣一個有風險的事業呢!

還不如在家盡享天倫之樂呢。


手機用戶愛晚年


認為60歲以上的老人不能炒股,此人根本不懂炒股。A股從開市至今,幾十年來各證券交易所場內80%都是老年人。老年人資金投入雖不多,但是個個都是炒股高手。慧眼選股、買進賣出、操作穩健、賺多輸少,一般年青股民根本無法相比。我今年73歲,股令28年,每天在家上網4一5個小時,除了研判大盤行情,操作買賣外,所需食品、物品(大米、食用油等)大部分都在線上購買,因為天貓超市是送貨上門的。真的不要瞧不起老年人,我現在與親朋好友、戰友都是通過微信聯糸。拍照、上傳,玩微信一點都不比年青人差。


大華紅頭


開設證券賬戶對年齡的要求只有下限,即要求年滿18歲就可以,而沒有設置上限。所以60歲是完全可以參與股票投資的,只要你有足夠的精力。不過嘛有心臟病的叔叔阿姨還是遠離A股比較好!

我在2010年的時候有幸認識一個75歲的老股民,我講他老人家視為我股市生涯的老師之一。老先生上海人,是我國最早的一代股民中的一員。他是飛樂的中層幹部,在84年的時候就持有飛樂的股票。

我認識他的時候他已經退休,定居在深圳。經常去他家串門,他會不停的給我講股市的經歷。可惜,他老人家是上海人,我聽不懂上海話,雖然我也曾在上海度過將近三年的時光。我們的交流很多時候依靠寫字來交流。

他的家中有不少關於投資的書籍。最讓我記憶猶新和佩服的是,老人家有4本厚厚的筆記本,十本剪報,寫著他曾經投資的股票以及收益和虧損情況。當然,當時自己年輕氣盛,也就是個股市的愣頭青。在他面前我還是不夠誠心去學習的。

60歲,已經到了退休的年紀了。投資股市能讓自己不斷的接受新知識,有利於開拓視野。您看看今年的A股市場多少新名詞:大科技、大金融、核心資產、工業大麻、TWS、雲遊戲等等。

在A股你能接觸到最前沿的信息和發展方向。這兒是一個真正的“活到老學到老”的地方,有利於防範老年痴呆等各種老年疾病。A股是一個拼腦力活動的地方!

當然,A股的波動性比較大,成交活躍。雖然沒有T+0,雖然有漲跌停設置,但是A股也要有足夠強大的內心才能在A股立足!

所以強身健體也是A股必不可少的輔助!


股市正途


人道六十歲我覺的是可以炒股的,我今年六十七歲了,任然在炒股。關鍵是看你的身體狀況,和心態 ,還有就是要用自己閒置的錢來炒,把它當做一件事來做,每天多少有點事,即可以消磨時間,還覺得挺有趣,當然了炒股是為了賺錢而來,但不要為了賺錢而給自己造成心理上的負擔,帶來沒必要的傷害,有時候我覺的我挺感謝股市的因為畢竟它給我帶來①定的收益,所以說,不論做什麼事都要量力而行,人雖然老了但還是要活的充實一點才好。


用戶2088756089600


講到炒股,很多投資者認為等到退休以後,或者60歲以後再炒股,這樣既有時間又有充足的閱歷,也能夠靜下心來。就個人的觀點而言,並不建議60歲以後炒股。如果接觸股市,越早越好。

為什麼說60歲以後建議不入市?

一、60歲以後入市,成本高、風險高。

在股市中,不同的年齡有著不同的成本。怎麼講?如果一位60歲的投資者選擇入市,可能他會帶著多少資金呢?一般而言,會是10萬-100萬的資金入市。

但是一位20歲的投資者入市呢?一般情況入市的資金則為5000元-5萬元。30歲的投資者選擇入市呢?一般會帶著5萬-20萬的資金入市,40歲的投資者選擇入市一般會帶著5萬-50萬的資金入市。

有什麼不同?初始入市的資金有著不同。

年齡越小,入市的資金也就越小。年齡越大,入市的資金也會越大。

60歲選擇入市,自身投資的本金大。有相關的投資經驗嗎?並沒有。

60歲投資者入市與20歲投資者入市,基本情況都是一樣的,對於股市的認知從“零”開始。

也就是說,股市入市的時間,不會隨著你的年齡增長而增長。年齡越大,可能發生的成本金越高。成本金越高,所承擔的風險也就越大。

相對比,如果一位20歲的投資者選擇入市,本金為2萬元,就算是全部虧出去也只有2萬元,在股市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未來也能夠通過工作,還能夠賺錢。並且,通過成長積累的閱歷,能夠知道自己適不適合股市。

那麼,60歲選擇入市呢?帶來的本金一般在10萬-100萬之間。如果全部都虧損了,成本要比20歲時入市多得多。並且,未來還有著再就業機會嗎?已經很難了。

二、60歲以後入市,可能對於自己的心態再也沒有辦法有所改變。

有句話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如果一位投資者20歲選擇入市,就算是股市中將本金全部虧損,也可以說這是磨礪,三十而立嘛,多磨礪一些反而對於自己更好。

但是,60歲以後入市呢?面對股市中的種種心態變化,對於股市的觀點,可能已經沒有辦法很好的改變自己對於股市的認知,甚至面對問題的心態。

三、60歲還能夠炒股,但是面對的問題會很突出。

接觸過一些年齡比較大的投資者,給人的感覺就是“特別犟”,並不能很好的交流。本來是過來請教股市方面的內容,但是表現出的卻是多種不舒服的交流。遇到這種情況,很多。

可是,面對股市等於面對市場經濟,具有不可違逆性,不管是誰都沒有辦法改變整個市場。在股市中只能是順勢而為,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盈利於股市。

因為年齡的問題,有的投資者能夠接受這樣的觀點,但是有的投資者並不能接受這樣的觀點。以往經驗來講,年齡越大,接受這種觀點越是抗拒。因為,他們所具有的更多的是生活經驗、生意經驗、商業經驗,並不具有經濟經驗與股市投資經驗。

所以,將這些經驗混淆,就很難改變他們對於股市的看法。也可以說,很難改變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有一小部分年齡比較大,能夠“聽得進去”經濟順勢而為的觀點,這部分投資者應該是適合股市的,但是,缺乏的是積累的經驗以及對於股市的解讀、選股擇股的能力。

如果60歲以上的投資者具有投資於股市的規劃、策略,包括瞭如何選股、擇股、執行等,完全可以入市投資。但是,如果“零基礎”,還是不建議進入到股市,畢竟屬於高風險投資。

綜合來看:60歲以後去炒股,成本比較高,風險也比較高。如果沒有成熟的體系、方法,不建議入市。


厚金說


我今天66歲,從數學教師崗位退休下來,9幾年入股市,風風雨雨二十幾年,總體不輸錢。隨著年歲增大投入股市的在減少,直到現在只是為了消閒,賺點另花錢了。我炒股的原則:1.目前市道只做短線而且這投入資金的二分之一 2.選擇質地比較好的股票,多家基金持有並嚴重深套其中的股票,3.當股票遠離平均線,跌無可跌成交量很少了的股票,果斷買進,半倉等著,當股票漲到平均線多頭了,併成交量跟不上,等等現狀時拋掉。4.只做一兩隻股票見好就收,不想發大財,只想每月有三四千亂花銷費的錢就可以了。我準備再過兩三年就徹底退出,不關心股市了。


步行者147227658


我七十五歲了,從十多年前開始一直有股,我不是炒股,而是做小股東,一年半年不去買賣股票,任憑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這叫關心而不專心,進去而不頻繁買賣,高潮疊起之時也去乘風破浪,低潮來臨之時也不慌亂出倉,十來萬進出,然後賺了把十來萬拿出來,在賬上的是無本生意了,虧也不怕,賺也不取,時時關心形勢,處處注意風險,白天不打牌不聊天,晚上看看風向和目標,鍛鍊自己動腦,嚴防老年痴呆,這樣下來,耳不聾,目也明,賺了小錢煉了本錢,這叫一舉多得!


退休閒人


炒股不分年齡,不分男女,不分職業,只要有本錢誰都可以,但是需要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最後是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操作知識,

因為股票屬於風險資產,漲跌難以準確判斷,市場波動的風險很大,因此我個人認為不適合有較為嚴重的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老人參與,因為這些老人禁不起股價波動的刺激,萬一股票來一個地天板或者天地板,容易引發老人心情劇烈波動,如果老人的控制力不是特別好,容易誘發疾病惡化,出現不必要的風險,這就得不償失了。

另外部分老人經濟收入不是特別好,主要依靠養老金生活,對投資虧損承受力不高,在股票市場中恐怕也不太適合,畢竟股票風險太大,尤其是A股漲多跌少,投資者虧多賺少,不是有一句話說的是七虧二平一盈利嗎/因此對於經濟不是很好的投資者還是選擇貨幣基金為好。

我曾經見過一個遠不止60歲的老人,不知道從哪兒搞到一些投資標的股,記在一張白紙上,9點左右,就開始對著電腦仔細研究,我好奇問了一句,老人懟了我一句,你不懂,別說話,我只好馬上閉口。結果那天行情不佳,可能是買到股票走勢不佳,老人一直罵罵咧咧的。如果老人依靠打聽牛股,我想還是不適合參與股市投資的,、

為此,我還寫過一篇短文好像是《老師們請放過炒股的老人》

老人炒股的最大便利,是退休了,有足夠的時間研究股票基本面,有足夠的的時間看盤,有足夠的的時間瀏覽新聞並進行分析,因此老人有老人的長處。

但是老人我個人還是覺得以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為好,不要參與短線投機,而且嚴格控制倉位,不要豪賭,賺到可以補貼家用,虧掉也可以承擔。


杜坤維


60歲以後也是可以炒股的。

根據證券法對於年齡方面規定,年滿18歲的至70歲之間的公民都能申請開股東賬戶;從這個規定已經非常明確60歲以後也是可以炒股,但是年滿70歲不能開證券賬戶,只能繼續使用你70歲以前的股民賬戶繼續炒股。可以直接說明,只要人活著,還有股東賬戶,即使滿100歲都是可以炒股的。

股票市場當中最典型的就是股神巴菲特,巴菲特至今還差一個月時間就高齡89歲了,依舊還在股市堅持炒股。從這裡例子可以直接證明60歲以後還是可以炒股的。


另外就是民間還有很多60歲高齡老人家也都還在炒股的。根據報道有一位60歲的大媽,為了照顧90歲的老人,為了盡孝,通過炒股賺錢,10年賺了60萬,這個真實炒股例子感動很多人,打動人心。

通過以上兩個例子可以直接說明60歲以後確實還可以繼續炒股。

但我個人認為60歲老人,在高風險高收益的股市確實並非適合所有人的。60歲以後體力好,智力也好,有閒錢,有風險承受能力等進來股市炒股還可以,不然其他沒有這些條件的60歲老人還是安心養老,別瞎折騰。即使要炒股拿點小錢打發時間而已,讓內心有個精神寄託。

總之我認為雖然60歲以後可以炒股,但是我個人還是建議60歲以上的老人不要進來股市了。還是建議60歲以上的老人拿錢去做穩定性理財吃利息比較好。比如存銀行存款,購買低風險理財產品,購買國債逆回購,貨幣基金等等之類的,這些我認為是最適合60歲以上老人的最佳理財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