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心理咨询师孙灵燕:既要救命,也要安心

从1月23日武汉“封城”开始,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就打破了中国人习以为常的生活。


在这一个月里,我们看到了生死离别、悲喜交加;也看到在疫情蔓延扩散的时候,总有一些人勇敢地逆行。


为了让这座城市尽快恢复健康,千千万万医护人员在前线奋战,舍生忘死;同时,还有一大批普普通通的武汉人,也在力所能及地为治愈这座城市付出自己的努力。


他们是志愿者、是滴滴司机、是快递小哥,是商超员工、是心理咨询师……他们是我们的守城人。


孙灵燕说:

“疫情防控中既要‘救命’,也要‘安心’。我能做的,就是帮助那些有需求的人渡过难关,疏导抚慰他们。”

心理咨询师孙灵燕:既要救命,也要安心

“我和妈妈的隔阂终于解开了,妈妈现在身体还好,谢谢你给我勇气与妈妈和解,谢谢你的疏导和开解。”再次接到咨询者刘女士的反馈电话,从事心理咨询工作20年的孙灵燕长舒了一口气。


心理咨询师孙灵燕:既要救命,也要安心

▲ 疫情期间,孙灵燕在家接听咨询电话


尽管年前刚刚做完滑膜炎手术还没有完全康复,孙灵燕还是选择在新冠肺炎疫情开始不久加入了防疫心理疏导公益咨询团队。


她说:“我不是临床医生,无法医治身体的疾患,但我是一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参与过2008年汶川大地震灾后心理干预,接受过墨尔本大学的危机心理培训,深知疫情防控中既要‘救命’,也要’安心’。我能做的,就是帮助那些有需求的人渡过难关,疏导抚慰他们。”


心理咨询师孙灵燕:既要救命,也要安心

▲ 2008年,孙灵燕接受了危机心理干预专业培训

1月15日是孙灵燕最忙碌的一天。从上午九点到下午5点半,这一天她接听了九个电话,等做完案例记录已经是晚上了。对于陌生咨询来讲,建立信任的过程比较长,所以每个咨询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对体力还是有些考验的。


武汉汪女士在居家隔离20多天后出现失眠、食欲不佳、浑身疼、没力气等症状,她的精神开始高度紧张,怀疑自己因为之前公开信息说人不传人,所以在外面到处吃喝,没有做好防护,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焦虑之下,她拔通了咨询电话。孙灵燕仔细询问,分析她身体的不适很可能是因为睡眠缺失及精神紧张引起,引导她跟失去生命比起来,能居家隔离是不是很幸运呢?二十多天都无发热咳嗽症状,感染病毒的可能性不大,若真是感染也是轻症。


如果注意力全放在“怀疑患病”这件事情上,身体会感到更难受,与其瞎想,不如趁这段时间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汪女士聊到了自己在老年大学上的好几个班,现在正好有时间去琢磨琢磨。开导后,汪女士主动提出挂断电话,不耽误热线救助更有需要的人。


心理咨询师孙灵燕:既要救命,也要安心

▲ 孙灵燕在常青花园社区进行青少年公益心理咨询


接受采访时,孙灵燕因为长时间用嗓,声音有些嘶哑。她说:“近期的咨询内容大都和疫情有关,怀疑自己感染、对亲人确诊担心、封城期间与家人长时间相处产生的矛盾、家里物资储备不充裕的焦虑。在此时,很多身体上的不适其实是心理问题的投射,只要找到排遣方法,比如居家运动、放松练习、找人倾诉或者把兴趣和注意力转移到写作、看书、唱歌、制作美食等方面,不良情绪和焦虑就可以得到缓解。”


对于自己的付出,孙灵燕自豪地说:“作为一个武汉人,能为自己的城市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鼓励市民坚强勇敢地面对疫情,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采写:陈 曦

设计:张宇瑄

审校:饶 迅

黄 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