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歷史故事:文狀元智伏母老虎

  清朝康熙年間,準噶爾部羽翼漸豐,首領噶爾丹野心勃勃,屢次侵犯大清邊關,噶爾丹成為大清邊關安全的隱患。

  噶爾丹又一次侵犯邊關,告急關報頻頻上報到朝廷,噶爾丹來勢兇猛,已連克十幾座城池。康熙皇帝焦急萬分,國庫虧空,前線無良將精兵,堂堂的大清王朝,竟然被一個小小的部落首領噶爾丹玩弄於股掌之間。御書房內孤燈下,康熙皇帝眉頭緊鎖,苦苦思索著平息噶爾丹的大計。當值太監奏報:"皇上!新科狀元張文遠請求覲見皇上!"

  康熙皇帝露出一絲笑容,他對張文遠喜愛有加,此人儀表堂堂,滿腹經綸,胸懷日月,准奏道:"傳他覲見!"張文遠進了御書房跪倒奏道:"皇上!臣願作為使節,到邊關招降噶爾丹!"康熙皇帝說道:"愛卿平身!賜座!"太監將座位放到張文遠身旁,張文遠畢恭畢敬地坐下。康熙皇帝稱讚道:"愛卿憂國憂民,為朕分憂,精神可嘉!招降成功的前提條件必須是我軍大勝。如今朝廷軍隊連吃敗仗,朕不想讓你再去白白送死!"張文遠跪倒再奏:"憑皇上的神威,我大清的實力,噶爾丹不敢不降!武將能沙場馬革裹屍,文官也能為國獻身!倘若皇上不準奏,臣就跪死在皇上面前!"康熙佯裝生氣,怒斥道:"不準糾纏,難道你違抗聖命不成?"

  張文遠梗著脖子一言不發地跪在那裡。康熙見他去意已決,便溫言相勸:"愛卿!朕可派你為使節,再派幾員武將護衛!在噶爾丹面前言辭不可過於激烈,以保全身回朝!朕想盡千方百計,定會平定噶爾丹叛亂!"張文遠磕頭謝奏道:"皇上!臣願隻身前往,讓噶爾丹知道我大清的文官不是貪生怕死之輩!再說,噶爾丹要想殺臣,萬軍之中,幾個武將難以保臣性命,反遭噶爾丹蔑視!"康熙聽他說得有理,便關切地叮囑道:"愛卿小心行事!"

  連打了幾個大勝仗,噶爾丹在帥帳內與眾將領飲酒作樂,帳外衛兵進帳奏報:"報大汗,抓到朝廷派來的探子!"噶爾丹一揮手,"拉進帳來!"張文遠被衛兵們推搡進大帳,噶爾丹冷言問道:"你可是朝廷派來的探子?你的同夥在哪裡?"張文遠整整衣冠,義正言辭地說:"我不是什麼探子,我是大清皇帝派來的招降使節張文遠,僅我一人足矣!當今皇帝治國有方,國富民強,恩澤天下,萬眾歸心,我勸大汗勿要以卵擊石,立刻退兵,我大清皇帝可既往不咎!否則,定派大軍掃平你們的老巢!"噶爾丹聽了此言,不但沒有發怒,反而仰天大笑,"康熙竟然派了你這個書呆子來向我招降,可笑之極!一個月內,我定然會殺進京城,坐在康熙的龍椅上,號令天下!把這個迂腐的書生拉出去給我砍了!"衛兵們上來拉著張文遠向外拖。

  張文遠輕蔑地笑道:"有道是'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如此淺顯的禮節都不懂!"這時,帳外傳來一陣虎嘯聲,噶爾丹眼珠一轉,心想,此時我殺了他,反倒讓天下人恥笑我不懂軍中規矩,不如設計讓老虎吃了他,倒也利索。噶爾丹喝一口酒,啃一口羊腿,得意地說,"我給你做個公平交易,昨日我的勇士們在山林中捕捉到一隻母虎,還有兩隻出生兩個多月的虎崽子。如果你能徒手殺死那隻母虎,我即刻撤兵!保證一年內不再騷擾中原,倘若不能,我們還要進攻京城,奪取皇位!"剛才進大帳前,張文遠看到帳外擺著三個鐵籠子,一個籠子裡囚著母虎,兩個虎崽各被關在一個籠子裡,張文遠調侃道:"大汗是何等聰明之人,想借老虎之口謀殺於我,又為自己反叛找到理由!我有一個條件,鬥虎場地要用布匹圍起來,我不想讓你們學到我大清勇士的伏虎之技!"

  張文遠信步往外走,噶爾丹帶領諸將出來看熱鬧,兩個士兵將他的虎皮帥椅搬過來,噶爾丹坐在椅子上,命令士兵們將長槍圍著虎籠插了一大圈,又用布匹圍著長槍繞了一圈,形成一個密封的鬥虎場。張文遠拉開布匹接頭鑽進了鬥虎場。一個士兵拿箭像針一樣一插一別將接頭縫死,遠遠離開。

  等了好大一會兒,鬥虎場內沒有絲毫動靜,噶爾丹叫道:"中原'勇士',你是不是被嚇破膽了?"話音剛落,鬥虎場內響起了陣陣虎嘯,塵土飛揚,噶爾丹想不一會兒便可給張文遠收屍。沒想到鬥虎場內那隻母虎足足叫了兩個多時辰,噶爾丹好生納悶,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怎麼能和猛虎僵持這麼長時間,他很想上前看個究竟,但一想到自己的諾言就忍住了,閉著眼睛聽鬥虎場內的動靜,那母虎的叫聲越來越弱,越來越悽哀,最後場內沒有了動靜。噶爾丹睜開雙眼,戲謔地大叫道:"中原'勇士',此刻你是人還是鬼?"鬥虎場內張文遠叫道:"毫髮無損!即刻便可出去!"噶爾丹倒吸一口涼氣。布匹接口處映出一個人影,張文遠高叫:"煩請開門!"

  兩個士兵跑過去抽出箭來,拉開布匹接頭,張文遠滿身塵土,看不清臉面,身上只穿一件褲衩,懷裡抱著一團撕成碎條的衣服,張文遠找到自己的包裹,把那團爛衣服塞進包裹,拿出裡面的衣服穿上,嘴裡遮羞道:"這畜生把我撕得衣不遮體!"噶爾丹驚異地問道:"既然老虎能將你的衣服撕破,為何你身上無一傷處?"張文遠貽笑大方地說:"中華武術源遠流長,我自小苦練內家功,那虎爪能抓破我的衣服,卻傷不得我的皮膚!"噶爾丹帶領眾將領走進鬥虎場,見那隻母虎趴在地上,口吐白沫,只喘粗氣。張文遠在噶爾丹身後說道:"大汗!老虎已毫無反抗之力,此時我可不動拳腳,只需用手捏住它的鼻孔、捂住它的嘴巴就可讓它喪命!但它還有兩個虎崽,正在吃奶,母虎一死,虎崽必死無疑。我大清上下一向以慈悲為懷,還是不傷它性命為好!大汗,還是把它抬進籠子吧,以免返醒後傷人!"噶爾丹一擺頭,幾個士兵上來,將虎抬進籠子裡。

  噶爾丹沮喪地一揮馬鞭,說道:"生火造飯,吃完飯即刻退兵!"

  張文遠一拱手,"大汗信守諾言,果然英雄!我要回朝復皇命去了!就此告辭!"說完躍上馬去,噶爾丹用馬鞭指著張文遠說:"明年開春,我還要再來,一定要讓康熙讓出龍椅!"張文遠高叫道:"明年開春,一定大軍相迎,定叫可汗全軍覆沒,有來無回!"一揮馬鞭,揚塵而去。

  張文遠回到京城,上殿覆命,跪奏道:"皇上!微臣藉助皇威,不辱使命,噶爾丹退兵了!"滿朝文武,驚歎不已。康熙急不可耐地說:"愛卿!速將你退兵之法快快奏來!"張文遠奏道:"噶爾丹與我打賭,如果我將一隻老虎殺死,他即刻退兵,保證一年內不再騷擾中原!微臣將老虎制伏,噶爾丹認輸退兵!"朝堂上想起了一陣善意的笑聲,一位鬚髮全白的老臣抓著張文遠的手說:"文遠,皇上面前,朝堂之上可不許信口雌黃!"張文遠一笑說道:"文遠不敢!老大人懷疑的沒錯,我在家中殺雞的膽量都沒有,何以有膽、何以能憑力氣與虎搏鬥,我是用計謀將猛虎制伏的,待我向皇上一一奏明!"張文遠道出了其中原委。

  噶爾丹以殺虎為賭,張文遠明白了他的險惡用心。他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要求噶爾丹用布匹將鬥虎場圍起來。張文遠進了鬥虎場,將衣服脫下來,用牙將衣服撕成布條,一頭接一頭地系起來,成為一根長繩子。囚母虎和虎崽的兩個籠子緊挨著,張文遠將囚虎崽的一隻籠子拉開,打開囚虎崽的籠子門鑽進去,拿起繩子的一頭往一隻虎崽的脖子上一圍做個套;又鑽進靠近母虎囚虎崽的籠子裡用繩子的另一頭將虎崽的脖子套住。他打開母虎籠子門,猛地鑽進虎崽籠子,迅速地關上籠門,那隻母虎跑出來,圍著籠子轉,骨肉分別一日,虎崽一天沒有吃奶,餓得嗚嗚直叫,母虎怒吼著將爪子從籠子縫隙伸進去要抓張文遠,他嚇得蹲在籠子中間瑟瑟發抖,一拽手裡的繩子,另一隻籠子裡的虎崽嗚嗚地大叫起來,母虎立刻向另一隻籠子跑去,剛剛跑近,張文遠一掐抱在懷中的虎崽,虎崽發出一聲慘叫,母虎又折身跑回來,反覆幾次,氣喘吁吁的母虎發現了繩子的秘密,就用嘴撕扯繩子,它一撕扯,反而拽得兩個虎崽都嗷嗷叫,就再也不敢動那根繩子了。就這樣,張文遠一拉一掐,母虎一去一回,母虎越跑越慢,折騰了兩個多時辰,終於精疲力盡,一頭栽倒在地。張文遠打開籠門跑出來,將繩子解開揉成一團,將囚虎崽的另一隻籠子拉回原處,這才出了鬥虎場。

  聽完張文遠的奏報,康熙讚歎道:"以此妙計智鬥虎、鬥叛賊,前所未有!"張文遠長嘆一口氣:"微臣以母虎愛子之情鬥它,實屬不仁不義,慚愧之至!"那老臣勸說道:"後生可畏,聽文遠一席談,如同聽天書一般!你並未殺死那母虎,不必慚愧!那母虎救百姓於塗炭,功不可沒,善莫大焉!"

  康熙正色道:"眾愛卿,文遠以智謀為大清爭取了一年的準備時間,這一年,定當君臣同心,厲兵秣馬,務要去掉噶爾丹這一心腹大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