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當代寫意人物畫的筆墨意味

當代寫意人物畫的筆墨意味

郭建軍作品


中國傳統寫意人物畫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從兩宋梁楷開始到明清畫家的不懈努力下,寫意人物畫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但二十世紀西方繪畫藝術理念的傳入,使人物畫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進入現當代新寫意的變革,與花鳥畫、山水畫相比,當代寫意人物畫的發展速度可以用坐上火箭來形容。

筆墨作為寫意人物畫的主要藝術表現形式,在藝術表現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很多人看畫評的時候常會遇到“筆墨意味很足”類似的描述,指的就是筆墨關係處理得巧妙,也就是運筆節奏,線條走勢和墨的燥潤層次配合得到位,從而傳達了寫意的精神。

但理論和實踐結合難題真是萬年不變。在西方藝術理論引進之後,借鑑其優勢之餘,如何保留中國畫特有的筆墨意味十分困難,一個把握不好,就落入各種陷阱。

陷阱1號

此黑白非彼黑白

同為通過黑白關係進行表現的繪畫藝術,在近現代寫意人物畫發展過程中,素描和筆墨常常被置於此消彼長的矛盾中引起爭論,但兩者其實有本質的不同。簡單講,如果你的筆墨技術很好,你可以用筆墨描摹素描的樣式,但很難用素描模仿筆墨的氣韻,想想就覺得肯定筆墨更厲害。

中國畫是以軟毫,易滲化的紙,素色的墨,流動的水為材質,這是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特有的形式與精神,筆有筆法,墨分五色,它決定了筆墨語言基於黑白調性上無限延展的想象力。

向下模擬總是容易得多,向上寫意卻難於登天。於是,很多寫意人物畫在借鑑西方繪畫藝術的時候,常常陷入“用筆墨描摹素描”的陷阱,失去了筆墨寫意的精神。尤其在素描造型成為藝術專業必修課之後,實現素描向筆墨語言的轉化幾乎是當代寫意人物畫的生死之門。

陷阱2號

以線造型

中國畫講究“以線造型”,即畫面中物象的千變萬化都離不開線條。中國畫家向來喜歡用流動的線條來表現人物形象及動態。不同的線條走勢使得畫面的動態不同。現當代人物畫中也是一樣的道理。通過線條的走勢來表達生動的人物形象以及畫面的運動感。而線條在西方藝術之中並沒有獨立存在於畫面中的意義,它不像中國畫中對於線條有著至高的要求。所以通過“線條”解決陷阱1的矛盾似乎可以行得通。

寫意人物畫的形式特徵多是勾勒結體,採用線為形式,線的巧拙剛柔,墨的濃淡乾溼,富於韻律美又具有表現力。

對一般畫家而言,過於陷入“以線造型”的方便法門裡,容易出現線面轉化不充分的問題。這是個什麼問題呢?拿小學生畫畫的基本步驟舉例,用線勾出一個形,形內再通過平塗上色,這當然是完全沒有線面轉化概念極端情況,但好懂比較重要。線面轉化是一種和諧過渡關係,也是寫意筆墨現代性的重要標準。

陷阱3號

靠“色”上位?

中國寫意人物畫發展比較晚,在古代的時候,主要以水墨為主,這跟文人畫的興起,“以書入畫”的理念密切相關。此後很長時間,中國寫意人物畫都極少運用顏色來表現畫面,色彩只是從屬地位。但是在我們熟知的歷史名畫中,人物畫可都是豔麗無比的,這是不是能夠說明中國人物畫不應該完全排斥色彩的表達呢?現當代寫意人物畫裡的用色其實已經非常豐富,色彩心理學也早已成為人們熟知的一門重要學科,與寫意的主觀表達形成默契。

但此處有轉折,色彩表現過於強烈很容易奪走筆墨的韻味,畢竟,除了“意”的主觀情緒,還要保留“寫”的筆法引導的線面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