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荊軻刺秦王,秦燕戰爭的導火索

荊軻刺秦王,秦燕戰爭的導火索 | 日讀《資治通鑑》八十一

荊軻刺秦王,秦燕戰爭的導火索 | 日讀《資治通鑑》八十一

【專欄介紹】

與你一起,每天閱讀《資治通鑑》,歡迎關注。

【發生時間】

公元前二二八年

【相關人物】

  • 王翦,秦國將軍
  • 樊於期,燕國將軍
  • 荊軻,燕國賢人

【故事大概】

(一)秦國將軍樊於(wū)期逃跑至燕國

這一年,王翦率領軍隊進攻趙國,把趙國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同時進攻邯鄲,生擒趙王趙遷。

接著,王翦在中山縣吞併,向燕國施加壓力。

趙國公子趙嘉率領幾百人的殘餘兵力,以及皇親貴族,逃跑到代郡,自立為代王。

趙國大部分逃亡的官員也紛紛過來代郡投靠,並準備與燕國合兵。

燕國太子丹,對秦王嬴政十分厭惡,一直想要找機會報仇,於是問了他的老師鞠武,有沒有什麼辦法。

鞠武認為,還是要依靠合縱,才能夠抵抗秦國。首先,是向西邊聯合三晉,即趙王(代王)、魏國,同時向南聯合齊國、楚國,向北聯合匈奴的軍隊。這樣才能夠抵抗秦國。

太子丹認為,鞠武的謀略雖然好,但是所需要的時間太長了。時間越長,變數越多。

由於沒有速成的方式,這件事情也擱置了。

剛好,這段時間,秦國的大將樊於期在秦國犯罪了,迫不得已逃跑到燕國。太子丹隨即接納了樊於期。

鞠武馬上向太子丹進諫。

鞠武認為,秦王對燕國本來就很有意見,現在樊於期將軍又在燕國,就相當於給秦國進攻燕國的藉口。

鞠武建議,馬上將樊於期送到北邊匈奴處,轉移矛盾。

但是太子丹認為,樊將軍遭致困難了,第一時間就想到了燕國,這是對他的信任呀。所以,他不願意將他送到匈奴那邊去。

鞠武再次進諫,他認為做危險的事情卻想要得到平安,遇到禍亂卻認為是福事,這是思慮太淺,這是拿一個人的性命,來交換整個國家的安危。

太子丹依舊不聽,堅持要把樊於期留下。

(二)荊軻準備入秦行刺

在此之前,太子聽說衛國人荊軻是一個有賢德的人,於是準備了厚禮,去拜訪了荊軻。

太子先分析了目前國外的形勢,他認為,現在秦國已經俘虜了韓王,又發兵進攻楚國,同時屯兵在趙國邊境(這個時候,趙國還沒有滅亡)。一旦趙國抵抗不住燕國,那麼燕國必將會受到秦國的入侵。

接著又分析了國內的情況,他認為,燕國地方小,又多次打仗,現在已經沒有能力抵抗秦國了。而且又有許多的諸侯國向秦國臣服,合縱的計劃,恐怕難以實現。

太子丹向荊軻提出了自己的計劃,他想要挑選天下的勇士,出使到秦國。同時,還要劫持秦王,讓秦王歸還所侵佔的土地。就像是當初曹沫劫持齊恆公一樣。如果不能夠讓秦王歸還土地,那麼就直接將秦王殺死,造成大亂。因為秦國的主要大將都在國外,一旦內部發生變動,秦國一定會大亂。到時候,各個諸侯國就可以聯合起來,進攻秦國。

太子丹希望荊軻能夠幫助他去實現這樣一個計劃。於是,將荊軻接到自己的門下,每天問候荊軻,奉養荊軻。

等到王翦消滅趙國之後,太子非常擔憂,認為已經不能夠再等了,所以派遣荊軻出發,出使秦國。

荊軻認為,要想接近秦王,空手去是不可能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向秦王進獻樊於期的首級,以及燕國的地圖。這樣,秦王才有可能接見自己,才能夠行刺。

太子不忍心犧牲樊於期,荊軻只好自己暗中去見了樊於期,向他說明了這件事情。

【評】太子不忍心犧牲樊於期,卻忍心讓荊軻行刺。而樊於期在燕國,是秦國進攻燕國的藉口,太子難道看不出這一點嗎?只是太子過於執著於他所認為的道義,而不懂得變通罷了。

樊於期的家人被秦國屠殺,他也一直苦於無法報仇,所以他願意以自己的人頭,換取荊軻行刺秦王的門票。於是,樊於期自殺,荊軻也因此拿到了樊將軍的首級。

太子雖有不忍,事已至此,也無可奈何了。

於是,將樊將軍的首級以及地圖,裝起來。同時,又在地圖中,放了一把最銳利的匕首。

一切準備妥當之後,荊軻與秦舞陽,一同出使秦國。

(三)荊軻行刺

荊軻來到咸陽之後,收買了秦王的寵臣蒙嘉,讓他去進諫秦王,說明荊軻要進獻樊於期將軍首級以及燕國地圖。

秦王聽到之後,非常高興,於是馬上召見了荊軻,還安排了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所有官員一起參與會面。

荊軻向秦王展示了燕國的地圖。

當地圖慢慢展開之後,隱藏在地圖裡面的匕首,突然顯現。

荊軻右手拿起匕首,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往秦王身體一刺。可惜了,這一刺,終究還是失手了。

秦王反應十分靈敏,馬上進行掙脫,在掙脫的過程中,竟然將衣袖給扯斷,馬上逃跑。

秦王繞著宮殿柱子逃跑,荊軻則追著秦王不放。

由於秦國的法律規定,入朝不能夠攜帶兵器,所以其他的官員,只能夠拼命去拉扯荊軻,最終將荊軻拿下。

荊軻這時候,右手發力,向秦王甩出了匕首。

可惜了,這把匕首隻刺向了柱子。

荊軻自知已經沒有任何希望了,一口氣送了下來,也被死死地控制住了。

秦王大怒,拔起自己的佩劍,將荊軻的左腿給砍了下來。同時,命令下屬,將荊軻分屍。

秦王怒氣未消,馬上讓王翦發兵進攻燕國,大破趙國與燕國的聯軍。

【推古驗今】

“荊軻刺秦王”是自小耳熟能詳的故事,也是非常精彩的故事。

這件事情,是秦王進攻燕國的導火索,但並不是根本的原因。如果沒有這件事,秦王也會進攻燕國,只不過時間沒有這麼快罷了。

這個時候,秦國的國力已經非常強大,而自從黃歇帶領聯軍狙擊秦國軍隊失敗之後,其他的諸侯國也沒有聯合的能力了。所以,對於燕國來說,滅國,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而對於燕國來說,行刺也只能是最佳的選擇。一旦荊軻行刺成功,那麼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給秦國帶來禍亂,或許就能夠從中找到機會,抵抗秦國。當然,這是很理想的方案。

歷史,就是這麼愛開玩笑。

荊軻刺秦王,秦燕戰爭的導火索 | 日讀《資治通鑑》八十一

歷史使人明智,經典使人通達。領略歷史魅力,感悟先賢智慧。

資治通鑑、論語、三略、六韜等傳統文化講解。

歡迎搜索【稽聖】進行關注。

歡迎轉發、在看、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