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易學文化中蘊含的數理結構

易經為群經之首,她是中華文化的根,既是哲學人文發展的基石,也是自然科學、天文地理數學的生髮源頭。

易經也是古代科舉必考科目之一,只要是參加了科舉考試,下至童生、秀才,上至舉人、翰林無不精通易學。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中看到朝廷大臣微服私訪,都扮演的是算命先生,這說明這些科舉考試佼佼者都精通易學術數。

我們廣大易學愛好者要牢記,想在易學上有所建樹,或者自我提高,就要歷史天文地理數學甚至解析幾何等等都要涉獵,只有這樣才能深入領會。

墨子是科研專家,幾千年前就發現了透鏡倒影;道家煉丹都是化學高手;徐霞客是地質地理大家;朱熹自建觀象臺;邵雍方圓圖天地通神。河圖洛書更是神機無限!

可惜,我們大多數易學愛好者只浮在水面,少有求知探索的精神。有的甚至把背記以前盲人混飯吃的口訣為榮。

這篇文章我們只淺顯的談談易學中的數理。

我們都知道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相蕩產生64卦。這是一個幾何梯數遞增。幾何梯數的遞增效應很可怕。有一個故事,國王為了獎勵大臣,讓大臣們選擇自己想要的禮物,有的要珠寶,有的要美女,卻有一位大臣做了一個有50個方格的盒子,對國王說:請陛下賞賜我一些糧食吧,在第一個格中放一粒米,下一個格是上一個格的兩倍。國王一聽,第一感覺這太便宜了吧!誰知按照這個要求把糧庫裡的米全放進去也不夠!


易學文化中蘊含的數理結構


這個一生二、二生四的數理結構是線性的,指向一個無限遞增的方向。

只是無限的遞增是不能反映宇宙發展運動的,宇宙再無窮無盡,也架不住幾何梯數的遞增,總有滿的那一天。人生、事件、自然等等萬物都不是無限增長髮展的,都是生老病死、生長旺衰、週而復始的。這是一個圓周運動的數理。

這就必須引入圓周的概念,圓周為什麼是360度,而不是500度、600度呢?因為把圓周6等分很容易,6等分後弦長等於半徑。而且360可以整除2、4、6、8、9、12、24。


易學文化中蘊含的數理結構


易學文化中蘊含的數理結構


邵雍發現了這個可以把線性遞增的數理與圓周結合體現週而復始的自然真諦的方法。先天八卦圖、後天八卦圖、方圓圖等等龍圖誕生,非常巧妙的把老祖宗的易經發揚光大,做到了易與天地準。


易學文化中蘊含的數理結構


由此,把中華傳統中的十二經脈、十二地支、十二月相、十二生肖、十二宮、十二星次、28星宿、24山、48局、24節氣等等各種神奇的12,統一到了一起,就像牛頓的三大定律統一了力學!


易學文化中蘊含的數理結構


易學文化中蘊含的數理結構


西方的占星學同樣把周天劃分為12宮位,定位12星座。也是同樣的道理。更令人驚訝的是,西方占星學中12宮位命局三角組合與我國傳統的地支三合局也有相同之處。而且據考證,中國的12星紀名稱: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在辰曰執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協洽,在申曰涒灘,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閹茂,在亥曰大淵獻,在子曰困敦,在醜曰赤奮若。”攝提格、赤奮若......這些詞歷朝古書也有解讀,比如攝提格解讀為:言萬物承陽起,故曰攝提格。格,起也。難免牽強附會!其實這十二星紀名稱是從中東地區的語言音譯過來的,沒有實際的漢語意思。就像佛學中的音譯:般若波羅蜜多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