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臨寫《聖教序》,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才會少走彎路,進步更快一些?

教書筆記


臨習《聖教序》重點是學習王羲之的筆法和字的結構佈局。筆法掌握好了,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王羲之的微妙用筆,在《聖教序》中表現得淋漓盡致,所以,在臨習時一定要尊重原帖,通過不厭其煩的臨,不厭其煩的寫,從中找出王羲之的用筆規律,並掌握之。



另外,王羲之《聖教序》的結字特點也是要認真掌握的,在臨帖的同時,還要注重讀帖,逐字讀,一行一行的讀,通帖讀,做到邊讀邊臨,邊臨邊讀。這就是學習《聖教序》結字的訣竅。

還有就是“悟”。學習《聖教序》,不但要臨帖、讀帖,還要善於“悟”。“悟”,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悟”,要靠自己,他人說的不一定對自己的口味,另外,他人的“悟”與自己的“悟”也是不盡相同的。所以說,“悟”,只要自己慢慢的去解決。

臨習《聖教序》,要養成行筆速度快的習慣,行筆慢了不行。下筆要穩,要準!至於用筆的力度,自己可視情況掌握。

以上為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如果各位網友對此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和評論!


中州耕牛堂主



天鉎蠢材


本人初學就是臨習的《聖教序》,多年來平時也常讀常臨此帖。學習《聖教序》需要注意的問題是什麼,我的認識和體會是:

一、《聖教序》是近兩千字的集字大帖,學習行書結構,這是最好範本。由於是刻帖,象《蘭亭序》那樣的牽絲縈帶被省略,因此筆法上顯得簡捷明快,適宜放大練習,要把二王一路行草書放大臨摹,進而創作,《聖教序》也是最好範本。

二、和王羲之手札相比較,字法上,《聖教序》的體勢總體上顯得過於平正。因為是選取單字,人為擺佈排列而成的,考慮到整體章法的協調性,必然會把字擺佈的平正一些。這是集字帖無法避免的缺陷之一,也是在臨摹學習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三、章法上,《聖教序》相比手札同樣顯得簡單。道理同上。

四、《聖教序》的筆法,起筆和收筆,轉折處,臨摹時,下筆要果斷,要慢一些,要刻畫出有稜有角的筆型,筆畫的中段,筆速要稍快,就會表現得清剛,勁挺,有力。

五、《聖教序》和手札結合練習,既能糾正臨寫手札容易形成的熟滑的習氣,也能改進臨寫《聖教序》容易形成筆畫乾硬,字形過於平正和章法平庸的毛病。

一家之言,謬誤難免。歡迎批評,討論,留言。

關注“快樂書法營”,快快樂樂玩書法


快樂書法營


一,臨寫懷仁《聖教序》,首先對易出現的一些問題本人參考建議:

1.結構不準。

2.用筆遲鈍。

3.虛實不分。

4.做抄書形式。

這是臨《聖教序》最容易出現的問題。

二,一些好的方法如下:

1.掌握筆畫的規律與分析,比如,橫撇豎捺。

2.掌握方折的寫法,圓折的寫法,方鉤的寫法,圓鉤的寫法。

3.筆畫的替代,以點代捺,以點代撇,以橫溝代豎彎鉤等。

4.筆畫的節奏,提按。

5.王羲之的書法規律性很強,要抓住先者的規律要道。

謝謝!




子堯群覽


只要是直接照著字帖寫,而且選的是現代放大版本,這種作法實際上就是在走彎路。肯定效果差、訓練週期長。試想,原帖是刀刻的小字,並且楷行混合,如果沒有楷書功夫,加之工具材料差異等原因,想寫好寫像很難。然而,用毛筆、宣紙放大幾倍臨寫,等於增加了訓練難度。豈不是自討苦吃。

所以,臨摹《聖教序》簡單有效的方法是: 原帖原大對等練習。為了降解難度最好分步進行,即: 先摹~後臨。作法舉例:


第一步,用硬筆摹寫法反覆熟練字形結構,重點是筆法,將筆勢來龍去脈搞清楚。注意,筆尖要走在畫中心軌跡上,書寫速度不能慢,必須找到寫“連筆字”的感覺,力求節奏明快、行筆流暢,乾淨利落。


第二步,用毛筆摹寫法反覆熟練字形結構。進一步精研筆法變化、筆畫形質、字體神采。

第三步,採用對臨法照著字帖寫。可以適當的放大一點點。

特別補充: 採用摹寫法練習時,最好使用透明度好的拷貝紙,或蟬翼宣之類(熟宣),一方面,透視過來的字影清晰,便於筆意精準。另一方面以免墨水滲過去損壞字帖。

上述建議供參考。感興趣的朋友請點贊,或關注我互動交流。謝謝支持!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臨寫《聖教序》,泛指臨懷仁集《聖教序》。

此帖既非王羲之墨跡,也非王羲之墨跡摹本,而是唐.沙門懷仁,歷經24年,用心良苦,謹慎將事,集摹王書之作,並勒石而傳。古人盛讚雲:“鐵積寸累,累年方就,”、“逸少劇跡,鹹萃其中”

。然畢竟不是王書真跡,集字而成,又是石刻,難免有失原跡神采。臨帖時需注意:

一、因此帖是石刻,點畫的起筆、收筆和運筆難以辨認,可參照王書的一些信札墨跡傳本。

二、一些偏旁和部首是組合合成,缺少筆勢連貫;

三、有些重複的字大多雷同,少有變化,臨帖時需留意;

四、個別字是別字,如“股”作“般”,“包”作“色”等;

五、注意結體的筆勢往來之關係。可借鑑歷代大家臨《聖教序》的作品,如趙孟頫,近代的沈尹默等,他們的臨作可謂形神皆佳。

六、章法缺少變化,故此帖以臨筆法和單字為主,如需掌握王字章法,可參合《蘭亭序》、《喪亂帖》和《孔寺中帖》等,也可參考其他書家的行書帖。

七、此帖版本繁多,公認比較好的以北宋拓本為佳,有“墨皇本”(字帖首引)、“周文清本”等。

至於臨帖少走彎路、進步更快些。我以為,只要具備楷書基礎,或者懂得書法的基本要領,注意了以上幾點,應該不會走彎路。平時多加練習,一定能進步。謝謝。











如石書藝


《聖教序》因為是王羲之的集字帖,所以在臨摹時,應更側重於每個字的練習,也就更適合初學者。



《聖教序》 可以說是集王字行書的精華。所以說,在臨摹時要逐個字仔仔細細揣摩臨寫,記住一定是帶著思考去臨摹,就是為什麼書聖要這樣去寫?這個很重要,因為這個問題不僅關乎字的結構,用筆,還有書法的審美問題,沒有思考的臨摹,永遠只是機械的重複者。



不要繞過難寫的字。練過《聖教序》的人都知道,《聖教序》中有些字非常難寫,就像夢字,是字,依字,即便是大家也未必臨摹的好,你可以看一看趙孟頫的依字,完全是學習王羲之的,但是,趙孟頫的依字,只是形式上的,完全失去的王字的精巧與神韻。



在臨習《聖教序》的同時,可以兼以其他的法貼,比如趙孟頫的《膽巴碑》及陸柬之的《文賦》等。因為王字難度大,穿插著學習《膽巴碑》與《文賦》,因為二者都是王羲之的學生,所以適當地臨習一些他們的字,更有助於理解王字。



初學時書寫的速度需要慢,依照王字揣摩如何入筆,如何出筆,等到掌握熟練了,一定要提高行筆速度,同時也要把控節奏,快慢交替,流暢頓挫,才是書法最極致的韻律。



王字看似不經意,自然而然為之,其實是所有帖中最難的,能把王字《聖教序》臨摹透的人,可以與大家比肩了!


一笑貫長天


懷仁集王書《聖教序》,是釋懷仁彙集王羲之的書法,既然是彙集,章法行氣字體理所當然有嗑嗑碰碰的不足,個別字甚至會因使用邊旁部首組合成字,故顯得牽強。明瞭並認識《聖教序》存在的不足,才可以在臨寫時理性的主動的調整筆法及結體,避免不知錯而就錯,才會少走彎路,進步更快。不管《聖教序》如何優秀,史稱"逸少真跡鹹萃其中",但終究不是墨跡,經摹寫經上石經鐫字,必或多或少被變型,當然,更缺失墨跡神韻。明白這一切,對臨寫《蘭亭序》是有極大的幫助。





林慶逢358


大唐三藏聖教序,那是記錄唐僧歷盡艱辛,不畏艱難、堅持不懈,取的真經的故事,值得學習。聖教序正是唐太宗李世民為了讚揚他的精神而寫的序文,由懷仁和尚用時數年,集王羲之的字刻成碑文。其書法值得我們學習一輩子。

《聖教序》全文共一千九百零四字,此碑畢竟是集字,細心觀察,還是能發現因原字書寫的時間,年齡、情緒,氣氛的差異,而筆勢的連貫略失自然,以影響全文的渾然和諧。對於這一點,臨習者千萬不可忽視。

一是筆的選擇,推薦使用 ……中狼尾。二是墨的選擇,推薦使用……中華書畫墨。三是紙的選擇,推薦使用……元書紙。四是《聖教序》字帖的版本推薦……華夏出版社1998年版。

臨帖要做到,精和準二字,反覆無數次臨帖研帖,掌握其特點和筆法,達到熟煉和提高。


用戶長樂


臨寫《聖教序》,首先要明白它是碑刻,與書法墨跡有所區別,學習時要有一些針對性措施。


一、選好版本

古代碑刻,經反覆椎拓後,字口模糊,效果較差。更有反覆翻刻的版本,越往後越失真。所以臨習聖教亭,第一要務是儘可能選原拓。

二、參考名家臨作

因為是碑拓,字體結構雖在,但筆跡缺乏,筆法運用已不可考。而歷代名家臨習《聖教序》的作品,則為我們提供了第一手學習資料,通過他們的臨作,可以學習其筆法的運用。



三、通過王羲之其他法帖學貫氣

《聖教序》畢竟是集字,由於作者書寫的時間、情緒等都不同,雖經懷仁歷經千辛萬苦拼湊而成,但終因不是書聖一次性手書而成,其連貫性稍差,故學習時應參考書聖其他法帖,學習行氣之法。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