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從難用的網銀,到核電站與轟炸機的事故,原因是相同的

最近整個月我都很崩潰,一直在和某個網銀App做鬥爭。

事情是這樣的,我在德國的工資賬戶是朋友推薦的某家銀行。賬戶順利開設之後,公司已經可以撥付工資款了,我也在ATM上確認工資已經到賬。剩下的問題,就是把網銀App設置好,這樣就可以隨時自助查賬、轉賬、繳費了。

打開官方網頁,確認網銀App的名字,前往應用市場。下載、打開、輸入用戶名、密碼,卻沒有直接進入操作界面,而是得到一個提示,大意是:為了保證您的安全,我們需要對您的設備進行簽名,生成唯一標識。

看起來,一切合情合理,安全考慮很到位。點“下一步”之後,得到提示是“我們會立刻給您發一封信,包含了唯一標識的激活信息,請收到信件之後按說明操作”。這也沒問題,德國還大量使用信件呢,辦銀行賬戶我都陸續收了五封信(分別是卡、密碼、網銀賬號、網銀ID、數據隱私使用說明)。

過兩天收到信件,裡面有唯一標識和激活碼。再次打開網銀App,輸入用戶名密碼,提示相同:為了保證您的安全,我們需要對您的設備進行簽名,生成唯一標識。

我心想,這次應該要激活能用了,於是點“下一步”,又傻眼了,“我們會立刻給您發一封信,包含了唯一標識的激活信息,請收到信件之後按說明操作”。

過幾天,又收到一封信,是新的唯一標識和激活碼。再次打開網銀,輸入用戶名密碼,看到提示,點“下一步”,又告訴我要收信……

等再次收到信的時候,我多了個心眼,仔細閱讀信裡的說明:打開網銀App,輸入用戶名密碼之後,會提示需要簽名,請按照引導激活…… 這,我還能說什麼?

於是上網搜索,在應用市場裡,這款App的第一條評價就是:我想這大概是蠢貨設計的,我每次輸入用戶名密碼就說給我發信,我拿到信再輸入用戶名密碼又給我發信…… 看來吾道不孤,和我同樣遭遇的大有人在。

然後我也進入了這種“死循環”,每次收到信就運行App,輸入用戶名密碼,仔細研究“按照引導”是怎麼回事。不過同樣成本高昂,因為點錯一次就全盤皆輸,又要等兩三天,收下一封信才能再試。這好像以前玩街機,要不停投幣才能繼續。

在收了四五次信之後,我接近崩潰。去問朋友才知道,原來收到激活信件之後,可以用電腦瀏覽器登錄,看到待激活選項,輸入激活碼進行激活。照著做了之後,果然激活成功,看來大功告成了。

再次登錄網銀App卻被一瓢冷水從頭澆下——仍然是讓我收信,而且再用電腦瀏覽器登錄,發現已經激活的設備標識也失效了。於是,我只能強打精神,繼續2-3天為週期的試錯法。

試到第十次的時候,我忽然發現,在App上的引導激活過程中,左下角的“返回”按鈕之外,還有一個不起眼的選項。誠惶誠恐地點進去,才發現別有洞天,“選擇已經激活的設備標識登錄”。Bingo,至此全部搞定,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月,前後收到的信件堆起來都有厚厚一疊。

回想這段折騰的過程,我“不夠小心”當然是原因之一,但是另一方面,產品設計也有很大的問題。網銀App一般不會盲目下載,下載的大多數是已經開戶的人。從邏輯分析,在設備簽名設置的引導頁,肯定有超過一半的比例是已經收到激活碼的用戶。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大方提供一個“我已經收到激活碼”的選項,而是把它藏在整個流程中某個步驟的角落裡呢?哪怕用戶本身德語很好,掃一眼就能知道意思,日常習慣也是無意識持續點“下一步”,而不會細看那些選項。

退一萬步說,即便可以抱怨用戶“不夠聰明”,其實真正付出成本的還是銀行——看看那十封信就知道成本有多高了。

我不由得想到前段看的一本書的主旨:技術在不斷演進,但人的認知、思維、使用習慣卻不能飛速演進,不可能也沒有必要飛速演進。許多技術產品完全從技術實現的角度考慮,唯獨忽視了使用者的感受。所以產品的開發者和使用者,似乎處在完全隔絕的兩個世界,由此產生了無窮無盡的溝通成本,甚至是重大事故,比如核事故。

不少人大概聽說過“三里島核電站事故”。1979年3月28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三里島核電站發生了部分堆芯融毀事故,是美國曆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核事故。雖然沒有造成明顯的人員傷亡,但影響仍然深遠,美國因此“凍結”核電站建設超過三十年,到2012年才重啟,期間流失了大量的專業人員,大量的經驗也因為沒有傳承而遺失。

從難用的網銀,到核電站與轟炸機的事故,原因是相同的

事故發生時的三里島核電站 來源:AP

如今關於三里島核事故的調查報道已經非常詳細。簡單說,當天二號機組的冷卻系統忽然發生故障,堆芯溫度急劇上升。按設計,此時應當啟動的備用冷卻系統也沒有啟動,原來兩天前維修人員檢修時忘記打開備用水泵的隔離閥,所以備用冷卻系統也未能啟動。

好在核電站的設計經過了充分考慮,保留了足夠的安全性。核電站的堆芯緊急冷卻系統(RCIC)及時發現了故障,啟動緊急應急程序,向堆芯注入冷卻水。於是,堆芯溫度開始緩慢下降了。看起來,設計時考慮的預案已經生效,這只不過是一場虛驚。

此時,發現異常的工作人員仍然在努力解決問題。他們翻遍了安全手冊,希望找出應對方案。據當事人回憶,當時整個控制室亂成一團,各種指示燈如繁星閃爍。大家“按規定”關閉了應急程序,卻發現堆芯溫度沒有繼續降低,反而持續上升……

萬幸的是,最終事態得到了控制,此時堆芯上部溫度已經達到2760攝氏度,而臨界值是2871攝氏度,可以說是“驚險萬分”了。

為什麼系統明明已經開始緊急應對程序,事態開始緩解了,工作人員還要“幫倒忙”呢?

如果要把當時的情況拍成電影,大概會有這樣的場景:控制室裡大家忙成一團,無數的警報在響起。然後鏡頭突然拉進到指示燈,下面有文字說明它指示的意義。在千百個閃爍的報警燈之中,這是少數幾個沒有亮起的——對,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裡。在所有的災難片中,這種橋段再常見不過了。

不過真實的情況遠沒有那麼簡單。事後調查發現,這個PORV(pilot-operated release valve,人工操作洩壓閥)指示燈的設計有嚴重誤導性:只要有人開啟了洩壓閥關閉程序,這個燈就會滅,但是洩壓閥到底有沒有關閉,卻沒有對應的指示燈。換句話說,這個燈只能表示意圖,不是表示實際的狀態。

所以,工作人員看到燈滅了,“以為”洩壓閥已經關閉,如果繼續注水,反應堆內部壓力會超過限制。火上澆油的是,堆芯溫度指示儀的讀數是“???”,因為此時溫度已經超過了設計時預計的正常範圍。面對無可解讀的讀數,工作人員無從知道堆芯的溫度還在持續上升,單純從壓力的角度考慮,他們直接關閉了正常運轉的堆芯緊急冷卻系統……

或許我們可以說,核電站裡面是高精尖的設備,需要學習大量的專業知識,需要持證上崗,平時需要反覆演練各種預案…… 是的,這些都沒有錯。但是人總需要面對未知,人總需要依靠自己已有的知識、習慣、經驗去解決問題。在設計時,如果一味從設計者自身的理念出發,而不是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考慮使用者的感受和認知習慣,考慮使用者的限制和容易犯的錯誤,那麼,無論使用者花多少心思去學習和訓練,或許都不能徹底解決問題。

在設計時,不是單純從設計理念或者機械原理出發,而是從使用者的感受和行為習慣出發,意味著一種全新的設計思維。如今大家追根溯源,一般都把二戰時期轟炸機的改進作為原點。

二戰時期,B-17“飛行堡壘”是盟軍進行戰略轟炸的主力轟炸機,為擊敗納粹德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盟軍也發現,許多轟炸機明明歷經千辛萬苦執行了轟炸任務並順利返航,卻在降落時忘記放下起落架,直接用機腹著地,著實可惜。於是,年輕的心理學家Paul Fitts被派來調查解決這個問題。

從難用的網銀,到核電站與轟炸機的事故,原因是相同的

B-17“飛行堡壘”轟炸機


從難用的網銀,到核電站與轟炸機的事故,原因是相同的

沒有放下起落架,用機腹直接著地的B-17

一開始,Fitts想的是,看看這些飛行員的精神或者智商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怎麼會犯下這麼低級的錯誤。如果他們真的不是不小心,那麼就應該改進篩選飛行員的程序,把會犯這種錯誤的人排除在外。

然而,在詳細研究了過去22個月的降落事故,也親身經歷過多次飛行之後,Fitts和他的同事Alfonese Chapanis發現,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飛行員的精神或者智商有問題,但是有457起降落事故看起來“一模一樣”。

正常情況下,飛機在降落時應當放下起落架,同時,因為速度下降,應當放下襟翼以增加升力。然而在B-17的駕駛艙裡,襟翼的控制開關和起落架的控制開關緊鄰著,而且看起來一模一樣。所以,歷經千辛萬苦完成任務返航,以為馬上就可以鬆一口氣的小夥子們,“放心”放下了起落架,然後安然減速、降落。然而他們只是放下了襟翼,起落架還處於收起狀態。

從難用的網銀,到核電站與轟炸機的事故,原因是相同的

B-17的駕駛艙,起落架和襟翼開關在紅圈處


從難用的網銀,到核電站與轟炸機的事故,原因是相同的

紅圈處放大,8為起落架控制,9為襟翼控制開關


從難用的網銀,到核電站與轟炸機的事故,原因是相同的

改進後的B-17駕駛艙,襟翼控制開關的顏色和觸感都完全不同

於是Chapanis再沒有糾結心理和智商問題,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他設計了一整套新的系統,不同功能的控制開關從外觀上就完全不同,飛行員憑最直觀的感覺就能分辨。這樣,不但在白天,哪怕是在夜晚,飛行員操作時也不會有任何混淆。這種設計理念被證明是極為有效的,在飛機設計上一直沿用至今。

從我自己的經驗出發,我覺得程序開發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自己實現技術功能,這就好像解數學題,一個人花心思總可以解決;另一部分是把功能“包裝”給用戶,這有點像聊天,需要反覆琢磨人的心思。

技術人員往往對前者非常認可,非常感興趣;而對後者毫無興趣,認為“都是些無聊的玩意兒”。然而許多時候,恰恰就是那無聊的部分——甚至簡單如字體、字號、疏密、顏色、順序等等設置,決定了用戶的體驗,決定了用戶對程序員工作的評價。

正因為如此,我在閱讀最新出版的 USER FRIENDLY: How the Hidden Rules of Design Are Changing the Way We Live, Work, and Play 時感到非常過癮。作者的觀點是,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設備已經深入我們的生活,科技對普通人來說已經舉足輕重,如果設計時仍然只考慮技術本身,日後必然要花費大量的成本來溝通、協調、培訓,也極大影響產品的使用感受。所以,普通人應該讀這本書,科技從業者更應該讀這本書。

從難用的網銀,到核電站與轟炸機的事故,原因是相同的

這個觀點,我是非常贊成的。在這個問題上,儘管我之前有過一些思考,閱讀時仍然為作者的洞見所折服。比如作者開篇就花了不小的篇幅講解和強調“反饋”:反饋,是我們普通人認識世界的方式。

恰恰因為有反饋,我們才知道自己行為的結果,才能不斷調整。如果沒有反饋,我們必然陷入巨大的迷惘。自然界充滿了反饋,所以我們習慣反饋。所以對人工設計的系統,反饋也應當認真納入設計當中,而且更應該給出迅速、直接、準確的反饋,這是設計者和開發者的指責所在。

我真的很想把這段話貼出來,送給遇到的每一位程序員。畢竟,運行了就“處於未知狀態”,或者有反饋但模糊不清不知所云讓人急得跳腳的程序,我見得實在太多了,血淚教訓也太多了。

最後,我知道一定會有人問我:這本書哪裡有?有沒有中文版?

第一個問題如今實在不該問。最簡單的,亞馬遜就有這本書的電子版(點擊“閱讀原文”可以直達對應頁面),付款之後唾手可得。第二個問題,據我所知已經有國內出版社買了版權(動作真快,這本書11月剛出版),但具體出版計劃還不清楚。

不過就像我之前說的, 。如果你真的對這本書的內容有興趣,不妨就從它開始練習英文閱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