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张爱玲《第一炉香》:纯情女学生葛薇龙,怎么一步步堕落成交际花

张爱玲《第一炉香》:纯情女学生葛薇龙,怎么一步步堕落成交际花

文|花岸

​1、人总会高估自己抵御诱惑的能力。

在鲜美的诱饵面前,不知不觉跌入一种难以再回头的深渊。

曾经在餐馆看过一个电影片段,片名是什么我不记得了,我只记得其中有个桥段。

一个曾经人人爱戴尊重的优秀教师,沦落成瘾君子。工作没了,所有的人都鄙夷唾骂他,从视他为骄傲到视他为耻辱败类。

他骨瘦如柴,精神萎靡,能看得见死亡在他身上的影子。

故事一步步展开,原来是他的儿子吸毒,他不相信毒瘾有这么大魔力能摧毁一个人,他相信凭着一个人坚强的意志力,可以战胜毒品。

他试着吸毒,他要和儿子一起戒毒,陪他走出深渊。

结果呢,结果就是他和儿子一样掉进深渊,再也爬不出来。

人啊,永远不要高估自己的自控力。

要知道,人性总是贪婪的,人的一步步难以抵挡诱惑的小选择,慢慢地把自己的命运推向了绝境。

张爱玲小说笔下《沉香屑.第一炉香》里的葛薇龙,就是这样一个人物。

从一个单纯的女学生,沦落成交际花姑妈,和浪荡公子哥丈夫的摇钱树。

张爱玲冷冽孤傲,一双犀利的眼,把俗世,人性看得透透的。

她用点一炉香的时间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纯情女学生堕落记的故事。

张爱玲《第一炉香》:纯情女学生葛薇龙,怎么一步步堕落成交际花

2、纯良女学生葛薇龙堕落记

故事发生在殖民时期的香港,发生在鱼龙混杂,浮华迷醉的上等社会背景下。

起初举家从上海来港避难的葛薇龙,是个几乎连学费都交不起的穷学生。葛家虽然在 上海还算中产阶级,葛薇龙从小娇生惯养,但此一时彼一时。

她衣着寒酸地去拜访眼里只有钱权六亲不认的姑妈,却没想到这个徐娘半老的姑妈,从一开始就设下了局。

姑妈家的豪华别墅是一栋白房子,白房子洋不洋,中不中,像一个白色的坟墓,葛薇龙不知道,她一踏进去,她的青春就会被葬送。

张爱玲《第一炉香》:纯情女学生葛薇龙,怎么一步步堕落成交际花

她知道这是个狂乱迷醉的地方,她以为自己真的可以洁身自好,不被环境污染,日后遇到一个自己爱的人,他定会理解自己的。

她太高估自己了,她也太低估姑妈这只老狐狸了。

这时的葛薇龙何尝不是一个赌徒?

每一个进赌场的赌徒,都以为自己可以控制自己,见好就收,但到最后往往血本无归。

从葛薇龙第一天住进姑妈家,住进二楼那一间有着各式各样华丽衣服的客房起,葛薇龙就已经陷进去了。

她闩了门,一个人偷偷地一件件试那些华丽的衣服,毛制品、丝绒、软缎、绸子,披风、浴衣、居家服、晚礼服,跳舞的长裙....那是姑妈特意给她准备的。

有一刻她是清醒的,她自问:这和长三堂子买进一个人有什么区别?

但她还是抑制不住地去一件件试穿那些衣服,笑着睡去,梦里还是在笑。

姑妈是一只八面玲珑的玉面狐狸, 她干的尽阿是替人拉拢关系,从中捞取好处的营生,葛薇龙不过是她的一枚棋子。

三个月的时间,葛薇龙对这里的一切上了瘾。

她很配合姑妈,很快在上等人的交际圈里声名鹊起。

姑侄俩一唱一和,在交际圈里如鱼得水。

葛薇龙接近乔琪乔,也是姑妈想要她拉拢他,通过这个虽然是空架子不受宠的儿子,来接触他有权有势的老爹。

乔琪乔是个享惯福,但没多少家业资产的主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天生是做驸马的料,只能女人来贴他。

葛薇龙真的爱上他了。 哪怕明知这个男人不想结婚,只想玩乐,她还是嫁给他了。

她也曾想过离开这个肮脏迷乱的地方,回上海,回家,重新清清白白做人。

但是她在摇摆间,还是选择了回来,回到姑妈这座白色的坟墓里。

姑妈劝她:他即使是十几个兄弟当中不受宠的少爷,但是受死的骆驼比马大,房子,车子,总是有的。你又能赚钱。

葛薇龙,真的成了姑妈和老公乔琪乔的工具,忙着为他们捞钱。

张爱玲《第一炉香》:纯情女学生葛薇龙,怎么一步步堕落成交际花

在小说的最后,葛薇龙和乔琪乔逛庙会,被一群喝醉的英国兵当做站街的妓女戏弄。

乔琪乔愤慨:“那些醉泥鳅,他们把你当成什么人了”

葛薇龙:“我和她们又有什么区别?区别是她们是不得已的,而我是自愿的”

在黑暗的车里,葛薇龙哭了,她已经迷失在黑暗里,再也回不去了。

3、拒绝不了诱惑,那就远离它

一个单纯姑娘,最后变成了一个迷失在声色犬马里被人利用的棋子,葛薇龙的经历真的让人唏嘘。

在诱惑面前,葛薇龙没能抵挡,一步步沦落,到最后彻底不能自拔。

很多悲剧,骗局,不都是如此吗?

给你一点点甜头,一点点诱饵,我们就会不自觉地像只羊一样,随着那把移动的青草,一步步落入别人精心布置好的陷阱。

就像裸贷,就像电信诈骗,很多时候,是我们心里有那么一点点贪婪的火苗,别人顺势利用我们的这点贪婪,先给你点看得见的好处,比如投资1000,返利100,当你试试摸摸尝到几次甜头之后,你就会加大投入,投下上万甚至更多,往往这个时候就是对方收网的时候,一把兜起一条大鱼,让你血本无归。

别太高估自己抵抗诱惑的能力,别去考验人性,有时不为所动,只是诱惑不够大而已。

那些真能耐住大诱惑的,一定不是一般人。

张爱玲《第一炉香》:纯情女学生葛薇龙,怎么一步步堕落成交际花

葛薇龙姑妈

明知道是诱惑,抵抗不了,那就远离它和它保持距离。

踩雷的,往往都是心存侥幸的人,不去雷区,自然不会踩雷。

4、放弃沉默成本,着眼未来,才不会活得那么悲剧

葛薇龙曾经犹豫过徘徊过,这是她想要的人生吗?

没有爱只有相互利用的感情?没有灵魂,只有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的世界里?

可是她又抛不开这里的一切,她新生的肌肉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走还是不走,她心里像油煎着一样,最终还是葛薇龙还是定了船票回去。

如果没有乔琪乔的追过来,也许葛薇龙真的走了,离开这个乌烟瘴气的地方。

但是乔琪乔的追过来,只是给了葛薇龙一个台阶下。

葛薇龙从内心深处来说,不愿意真正离开。

其实从她试衣服开始,在一堆衣服上笑着睡去,睡着,醒着,梦里都是笑着开始,她就再也回不去了。

她得到了她想要的虚荣,华服,名声,还有各种男人的奉承和讨好。

要她丢下这一切,重新回到过去的寒酸里,她回不去了。

经济学历有一个词叫损失规避也叫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打个比方,当你收到100元的红包,你会欣喜。

但是当你丢掉100元现金,你内心耿耿于怀萦绕不去,这种痛苦是远比你获得100块的快乐要深厚得多。

再举个人心叵测的现实例子:

一个包子铺的老板娘,心疼环卫工人早起天寒地冻,她给附近的环卫工人每人发俩馒头。

最初很多人对老板娘感恩戴德,纷纷称赞她是个好人,好人有好报。

来领包子的人越来越多,不是环卫工人的也理直气壮来领。

老板娘招架不住,决意不再发放馒头。

有人默默离去,也有人开始破口大骂,甚至在老板娘店门口泼污水。

老板娘嘤嘤哭着,她不知道自己一片好心怎么就落了这个下场。

老板娘不懂得什么叫损失厌恶。

那些领了包子后来没法再领的人,他们觉得他们失去了俩包子,他们为那失去的包子而愤怒。

他们盯着损失,却从来没想过别人压根没有义务给他们包子。

斗米养恩担米养仇,人们总会喜欢盯着他失去的而闷闷不乐,对它所拥有的视而不见。

损失厌恶,让很多人一时失去理智。

葛薇龙在内心里,不是没有盘算过。

她盘算着即使回去,毕了业,以她上海的家境,她嫁为人妇又能怎样,她没办法继续享受一种奢华迷醉的生活。自己没资本,又想要灵魂,又想要物质,难啊!

这一切得而复失,在她内心深处是 一种无法面对的痛苦。

更何况她真的爱乔琪乔,虽然知道他渣,知道他不愿意结婚,与自己只想恋爱不想负责,但是她还是留下来了。

她自我麻痹的话就是:“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头上。”

就像一个女人爱上渣男, 明明知道他不好,但是却舍不得放手。

张爱玲《第一炉香》:纯情女学生葛薇龙,怎么一步步堕落成交际花

经济学里有一个词叫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那些已经付出,不可收回的成本,比如过去的时间,精力,金钱。

人们做决策时本该着眼考虑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以及所带来的收益,但是往往很多人却把眼光放在了沉没成本上。

“因为他而神经质,或喜或悲,一起看电影、一起吃饭、为他付出了那么多.....

我人生中最好的青春全给了他。”

死死揪住过去耗费的时间,精力成本上,遍体鳞伤也不愿放手。

著名心理学教授亚科斯说:人生中90%的不幸,都是因为不甘心,这是很多人不懂得及时止损的原因。

因为不放手,就不会有新的机会走向另一段幸福的可能。

揪着沉默成本不放,画地为牢的同时却丧失了另一次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对于葛薇龙,她若想要灵魂,想要真诚而不是交易的爱,她就得放弃这里的浮华,放弃一个只是利用她的男人。

到最后,连她自己都觉得自己和那些站街的妓女并无两样,她不过比她们场所高级点,而且是自愿的。

人的命运轨迹,哪是什么天注定,往往是我们自己一个个小小的抉择,一环套着一环,塑造而成的。

倘若当初葛薇龙没有走进那所白房子,没有心甘情愿当姑妈的诱饵,会不会就不会有后来看似华丽高贵实则麻木的人生。

张爱玲一炉香时间的故事讲完了,但是葛薇龙的余生还没有完。

也许有一天她会幡然醒悟,来一个壮士断腕,也许她一辈子沉沦,变成和她姑妈梁太太一样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