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二戰空戰十大明星兵器之六——蘇聯拉-5/7式殲擊機的霸氣出擊

——戰鬥民族帶伏特加味道的“飛行木桶”

拉-5(Ла-5)式殲擊機(西方稱為戰鬥機)與它的改進型拉-7(Ла-7)式殲擊機是二戰中蘇聯空軍的主力殲擊機,海量的拉-5/7式殲擊機為奪取蘇德戰場的制空權以及打敗德國法西斯立下赫赫戰功,是公認的綜合表現最優秀的蘇制殲擊機,被譽為“衛國雙鷹”。木質結構為主的拉-5/7式殲擊機奇蹟般地生產了21975架,超出同期主力殲擊機伊-16式、雅克-9式、米格-3式一大截子甚至數倍,是蘇聯二戰及之後生產最多的殲擊機,還摘得世界戰鬥機(殲擊機)產量排行榜的季軍,其“孃家”拉沃契金設計局也成為當時蘇聯最牛氣的設計局之一。拉-5/7式殲擊機帶有鮮明的蘇俄實用主義風格,就像毛子的最愛伏特加,夠烈夠勁還不貴。因為蘇聯人是以遠低於西方國家的造價,打造出躋身世界前列的一代名機;是用普通甚至簡陋的材料和工藝,大規模生產出決定戰場勝負的戰機;是用木質戰機孕育出諸多叱吒風雲的蘇軍王牌飛行員,令老辣的德軍飛行員都心驚膽顫。

二戰空戰十大明星兵器之六——蘇聯拉-5/7式殲擊機的霸氣出擊

蘇聯拉-5FN式殲擊機基本參數:機長8.64米,翼展9.8米,機高2.6米,空重265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3240公斤,1臺M82FN風冷燃油直噴星式活塞發動機,最大功率1850馬力,實用升限10750米,爬升率18.6米/秒,最大速度665公里/小時,航程765公里,武備為2門20毫米機炮(攜彈400發),2枚50公斤航空炸彈,或2具反坦克集束炸彈箱,或4枚82毫米火箭彈,單座乘員1人。

拉-5式殲擊機是蘇聯“衛國戰爭”開始後才研製的,也可以說是被德國人“暴打”出來的戰機。1941年6月22日,德國悍然對蘇聯發動大規模“閃電戰”,德國空軍出動4000餘架戰機對蘇軍前沿及縱深目標實施突襲,第一天就摧毀蘇軍戰機1489架,頭三天竟幹掉蘇軍戰機3922架,蘇聯空軍遭受當頭一棒,真是傷筋動骨大吐血。當時蘇聯空軍的殲擊機超過6000架,數量上是世界老大,但整體成色不高,是以伊-153式、伊-15式等老機型為多,不老不新的伊-16式、拉格-1式也不少,新列裝的是1600餘架米格-3式、雅克-1式、拉格-3式殲擊機,可即使後三種新型戰機在與德國空軍主力Bf-109式戰鬥機空戰中也是處在下風,其它戰機更是馬尾穿豆腐——提不起來了,量大質差的蘇軍殲擊機被德軍全面碾壓。屋漏還偏逢連夜雨,戰前蘇軍受到肅反“大清洗”,相當於自廢武功,戰備及訓練嚴重不足,技術含量較高的空軍更是“重災戶”,到關鍵時刻不掉鏈子才怪,開戰第一天,竟有大量蘇軍戰機在機場地面就被德軍摧毀或繳獲。因此,來自蘇聯空軍一線殲擊機部隊要求裝備新型殲擊機的呼聲越來越高,在此背景下,拉沃契金設計局於1942年初著手研製新型殲擊機。

謝明·阿列克塞耶維奇·拉沃契金(1900—1960年)是拉沃契金設計局的創始人,工程技術少將軍銜。他早年參加蘇聯紅軍,退役後進入莫斯科高等工業學校學習航空製造專業,先後在裡夏爾設計局、古裡格洛維奇設計局、中央工業局、301航空工廠等單位工作。在莫斯科301航空工廠(前身是一家小傢俱廠)試驗設計局期間,拉沃契金與同事好友弗拉基米爾·格爾布諾夫、米哈伊爾·格德科夫設計出一種木質結構的殲擊機,該機於1939年3月30日試飛成功,定型後以“拉格-1”(ЛаГГ-1)式命名(用三位設計師的姓氏字母組合),量產後於1940年初裝備蘇聯空軍。這裡要說明,拉格-1式殲擊機起先並不是官方賦予的任務,而是拉沃契金等人自發自主完成的,其中經歷的艱辛可想而知。拉格-1式殲擊機的成功,使名不見經傳的301航空工廠設計局被命名為拉沃契金設計局,拉沃契金是當然的局長,另兩位設計師為副局長。後來拉沃契金等人又在拉格-1式的基礎上改進推出航程更遠的拉格-3式殲擊機,於1940年5月投入批量生產,至“衛國戰爭”爆發時已生產322架(因拉格-3殲擊機制造簡便、成本低廉,持續生產至1944年初,累計生產了6528架)。

因此,拉沃契金設計局研製拉-5式殲擊機並不是另起爐灶的新項目,而是在拉格-3式殲擊機的基礎設計之上大改形成的,這樣可大大節省研製時間和成本,以解蘇聯空軍的燃眉之急。此時格爾布諾夫與格德科夫已經調走,新型戰機的研製主要由拉沃契金完成,戰機命名就從“拉格”變成了“拉”。1942年3月,拉-5原型機首飛成功,經一系列完善改進,於1942年6月投入量產並裝備蘇軍,當年就生產了1182架,這速度也是颼颼的。1943年3月,更大功率的拉-5FN式殲擊機開始量產(FN是“加力發動機”的簡稱),性能更上一層樓。

從整體性能或科技含量的角度看,拉-5式殲擊機與歐美國家先進戰鬥機相比似乎處於劣勢,尤其是機體結構幾乎要落後一代。因為歐美先進戰鬥機已採用全金屬結構,而且流行使用結構緊湊、風阻係數小的大馬力液冷式發動機。而拉-5式殲擊機的機體載荷較小,在殲擊機(戰鬥機)中屬輕型中的輕型,造成航程近、載彈量低的先天缺陷;採用直徑粗大的風冷式發動機,不僅影響飛行員視野,還造成機身風阻係數較大;機體以木質結構為主,大部分承力翼梁、框架及衍條採用樺木或松木,機身部分蒙皮使用膠合板、帆布,中彈後易起火;駕駛操控品質一般,人機工程欠佳等等。如果以歐美人挑剔的眼光看拉-5式殲擊機,不中看且簡陋、粗糙,製造材料和工藝基本停留在一戰時期。

二戰空戰十大明星兵器之六——蘇聯拉-5/7式殲擊機的霸氣出擊

即便如此,拉-5式殲擊機在空戰中的飛行性能絕不輸於歐美先進戰鬥機,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蘇俄人在兵器研發上歷來喜歡走簡單粗暴的路數,這也是一種窮則思變。蘇俄的經濟和工業基礎比歐美有較大差距,追求武器性能均衡肯定不行,銀子少就得另想轍,故將能打排在第一位,什麼防護性、可靠性、操控性、舒適性等通通往後排。拉格-3式殲擊機不是速度慢、機動性差麼?拉-5式殲擊機就先上一臺1700馬力發動機,再接著換上一臺1850馬力發動機,功率超過世界頂尖的美國P-51“野馬”、英國“噴火”戰鬥機,與德國Bf-109式戰鬥機持平,可拉-5的自重和滿載起飛重量比它們都輕許多,等於是大馬拉小車,不僅是速度上來了,在垂直和水平機動能力上也達到很高的水平,尤其是盤旋速度快、轉彎半徑小,空戰纏鬥中能夠輕鬆切入德軍Bf-109式戰鬥機的內彎而掌握主動權。在歐美戰鬥機普遍還在迷戀航空機槍時,拉-5式殲擊機則是直接上兩門20毫米機炮,打著還不過癮再換上三門23毫米的,火力足夠勁爆只是持續性稍差,反正蘇制殲擊機滯空時間本來就短,可能不等炮彈打光就該返航了。拉-5/7式殲擊機被某些人嘲笑或詬病的木質機體結構,恰恰成就了其巨大的產量,因為在二戰期間並不富裕的蘇聯幾乎什麼都缺(尤其是輕質合金),就是不缺木材,廣袤的蘇聯大地到處都有森林,只要有人力、運力,造飛機用絕對取之不盡。

1944年9月,德軍曾對繳獲的一架拉-5式殲擊機進行對比測試,結果發現拉-5式殲擊機的格鬥能力一點不弱於德制主力戰鬥機,特別是大坡度盤旋性能及高過載方面尤為突出,俯衝速度高達720公里/小時,只是在最大速度上略遜於德制FW-190A-3戰鬥機。然而,拉沃契金也沒閒著,在拉-5的基礎上繼續改進提升,通過優化外形設計降低機身阻力,使用輕合金材料減輕重量等,又形成拉-7式殲擊機,其在火力、最大速度、爬升率、360度盤旋用時等方面都力壓德軍FW-190式戰鬥機一頭。這時已到1944年下半年,蘇軍轉入全面戰略大反攻,拉-7的出現正逢其時。總之,自拉-5式殲擊機大量裝備蘇軍,德軍戰鬥機的優勢就不在,雙方比拼更多的是飛行員的技術、勇氣以及體系協同作戰的能力。

關於拉-5/7式殲擊機為何不採用當時流行的液冷式發動機(至少讓自己靚一些)?箇中自有原因。首先,拉沃契金看中阿沙-82型14缸風冷發動機的大馬力,能使拉-5具有高機動性,也使得中等馬力液冷發動機的雅克-3、米格-3殲擊機無法追上拉-5。當時蘇聯生產有限的大馬力液冷式發動機,要優先提供給巨量的伊爾-2強擊機(下期十大空戰兵器的主角),因為伊爾-2披盔戴甲自重很大,只好在發動機上減重增效。而拉-5的自重很輕,正可包容風冷發動機的大塊頭,何況蘇俄人最信奉“只要發動機給力,板磚都能飛上天”。其次是為了使用方便,節省費用。拉格-3殲擊機使用一臺1240馬力的M-105PF液冷式發動機,動力一般般不說,野戰機場的地勤機務人員還抱怨紛紛。因為蘇聯大部分區域冬季極其寒冷,液冷式發動機的冷卻水如不及時放掉會凍裂氣缸體,這每天不停地放水、加水的機務人員能不煩麼?如果使用防凍液的話,加上自然損耗、庫存、運輸保障等,必然要多花不少銀子。當時乙醇(酒精)會被用來當冷卻防凍液,可這毛子們都愛喝酒,沒酒喝了逮住酒精是照喝不誤,這又是一筆上不了檯面的開支。而使用風冷式發動機就不存在這些問題了,而且在冬季對於隨時要出擊的殲擊機來說啟動更快。這樣拉-5/7式殲擊機粗大的機身與歐美戰鬥機細長的機鼻相比,難免給人“傻大笨粗”的感覺——可別看我糙,照樣把你優美的身段打爆,戰鬥民族就喜歡這麼玩。

1942年6月,最先裝備拉-5式殲擊機的蘇軍第49紅旗殲擊機團開啟空戰試驗,在頭17次空戰中共擊落敵機16架,自身損失10架拉-5殲擊機,這頭三腳算踢開了。蘇軍飛行員對拉-5總體評價不錯,但也反映操縱桿過沉,後方航空工廠趕緊改進以減輕杆拉力。拉-5式殲擊機第一次大規模參戰是在1942年9月投入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蘇軍飛行員駕駛著迅捷的拉-5殲擊機如挺槍躍馬的騎士,在爭奪制空權的作戰中表現極其勇猛,擊落許多德軍戰機,讓德軍飛行員感到莫大的壓力,以致德軍飛行員總是互相提醒隊友:“當心!拉-5跟在你後面呢。”德國空軍三號空戰王牌京特·拉爾上尉當時如此評價拉-5式殲擊機:“這是一架偉大的戰鬥機。”蘇軍則稱其為“斯大林格勒小救星”。拉-5式殲擊機的低空性能也十分出色,在1943年7月庫爾斯克戰役的坦克大戰中,既是爭奪制空權的強者,又扮演坦克殺手的角色,為戰役勝利做出重要貢獻。

二戰空戰十大明星兵器之六——蘇聯拉-5/7式殲擊機的霸氣出擊

蘇軍在取得庫爾斯克戰役勝利後,轉入戰略大反攻,通過“十次斯大林突擊”,將德軍打出蘇聯領土,然後蘇軍大舉攻入德國本土,徹底端了德國法西斯的老窩。蘇聯空軍基本不具備戰略空軍的實力,所以沒有像英美軍那樣對德國實施持續的戰略大轟炸;但蘇聯空軍的前線航空兵力量十分強大,主要任務就是配合陸軍打地面戰,所以蘇軍戰機的航程普遍偏短。戰略大反攻中蘇聯空軍的經典戰法是大量的拉-5/7殲擊機與伊爾-2強擊機聯袂出戰,數量上遠超德軍戰機。作戰中伊爾-2強擊機專門攻擊地面德軍坦克、防禦工事、炮兵陣地、後方運輸線等移動或固定目標;拉-5/7殲擊機則負責保護伊爾-2強擊機,與攔截的德軍戰鬥機爭奪制空權,攻擊德軍轟炸機以掩護地面陸軍。如果空中威脅不大,拉-5/7殲擊機也會加入對地攻擊,當時伊爾-2強擊機廣泛使用的PTAB-2.5-1.5反坦克集束炸彈,因重量不大拉-5/7殲擊機也時常使用,對德軍集群坦克是一炸一片。在一場場反攻大戰中,拉-5/7殲擊機直接為陸軍提供可靠的空中保護和火力支援,助力蘇聯陸軍的鋼鐵洪流摧朽拉枯般橫掃德軍。

衛國戰爭中蘇軍飛行員被蘇聯人稱為“斯大林之鷹”,而拉-5/7殲擊機則成為蘇軍王牌飛行員的“鷹巢”。蘇聯空軍最著名的殲擊機飛行員“蘇聯英雄”伊萬·闊日杜布,在衛國戰爭中駕駛拉-5式、拉-7式殲擊機參戰330次,共擊落敵機62架,其中包括18架Bf-109戰鬥機、19架Fw-190戰鬥機、1架Me-262噴氣式戰鬥機。蘇聯空軍擊落40架以上敵機的王牌飛行員有15人,其中有7人是駕駛拉系列殲擊機取得的。蘇軍還有一位“無腳飛將軍”阿列克塞·瓦里西耶夫的事蹟也是家喻戶曉,他在空戰中負傷被截去雙腳,硬是靠假肢駕駛拉-5式殲擊機重返藍天。瓦里西耶夫在1943年7月6日、20日的庫爾斯克戰役中,駕駛拉-5式殲擊機連續擊落德軍2架Fw-190戰鬥機、1架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他共參加空戰87次,擊落敵機11架,贏得“蘇聯英雄”稱號。

1944年下半年,拉沃契金設計局又開始對拉-7式殲擊機進行挖潛改進,這就是拉-9式殲擊機。不過隨著二戰接近勝利,新機改造變得不那麼迫切,拉-9式原型機直到1946年6月才首飛,當年11月投入量產,1947年初開始裝備部隊。拉-9基本保持了拉-7的設計,主要改進是採用全金屬結構,武器改為4門23毫米機炮。之後,拉沃契金設計局又推出增大航程的拉-11式殲擊機,主要用於為圖-4“公牛”式遠程轟炸機護航,於1948年裝備部隊。直到1953年,蘇軍裝備數量最多的拉系列殲擊機也是拉沃契金的終極傑作拉-11式殲擊機停產,蘇軍殲擊機全面進入噴氣機時代。拉沃契金設計局於1949年曾推出一款拉-15噴氣式殲擊機,但終未競爭過米格-15噴氣式殲擊機,1950年遭停產僅生產了235架。自此,曾在殲擊機領域鼎盛一時的拉沃契金設計局輝煌不在,之後拉沃契金設計局轉向導彈、無人機、航天器等的研製,遺憾地與殲擊機漸行漸遠。

其實,拉沃契金設計局從拉-5式開始到拉-11式結束,其發動機形式(活塞風冷)、外形設計和氣動佈局等是一以貫之變化不大,變化的主要是發動機功率、武器配備和結構材料(從木質到金屬),以歐美戰機型號通用命名法就是一種型號飛機的不同改型。比如美製P-51“野馬”式戰鬥機就有20多種改型,無非用A、B、C、D……Ⅰ、Ⅱ、Ⅲ、Ⅳ……來區分,依然還是P-51打頭。蘇俄制飛機的型號命名法與歐美完全不同,先是以設計師姓氏(設計局)的字母命名,然後以數字代表細分型號,在原型機基礎上稍微大一點的改進就算一個新型號。這種命名法倒是顯得蘇聯製造的飛機型號眾多,百花齊放熱熱鬧鬧,表面一點不輸歐美國家。因此,拉-7、拉-9、拉-11式殲擊機實際都是拉-5式殲擊機的改型升級,萬變不離其宗。

二戰空戰十大明星兵器之六——蘇聯拉-5/7式殲擊機的霸氣出擊

蘇聯作為當年的“老大哥”,在新中國剛成立後的1950年1月至1951年5月援助中國拉-9式殲擊機129架,解放軍空軍主要將其用於航校飛行訓練和國土防空作戰,一直使用到1959年最後5架拉-9退役。同期,蘇聯空軍數個殲擊機航空兵師曾進駐中國各大城市協助防空作戰,其中駐上海的蘇軍106師以拉-11式殲擊機擊落國民黨空軍B-25轟炸機1架、P-51戰鬥機2架,迫降1架B-26轟炸機。新中國空軍也陸續裝備拉-11式殲擊機163架,曾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在1951年11月30日誌願軍空軍轟炸大和島時,空2師4團的16架拉-11式殲擊機為圖-2式轟炸機群護航,與美國空軍截擊的30多架F-86噴氣式戰鬥機發生激烈空戰。志願軍拉-11殲擊機擊落2架F-86(分別由大隊長徐懷堂、副大隊長王天保各擊落1架),擊傷5架;美軍F-86擊落3架拉-11、4架圖-2。由於志願軍空軍護航的米格-15殲擊機失誤晚到,我轟炸機損失較大,但平均飛行20多小時的中國年輕殲擊機飛行員以活塞機對抗美軍飛行上千小時的老油條和先進噴氣機,敵眾我寡的空戰格鬥基本打成平手,老美算不算很丟面兒?美製F-86式戰鬥機可是世界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中的佼佼者,這也表明,蘇制拉系列活塞式殲擊機的空戰能力確實了得,即使與有巨大代差的噴氣機搏殺仍有勝算。

1954年,中國空軍的拉-11式殲擊機與圖-2式轟炸機進駐海南島,對南海一帶活動的美軍航空母艦等艦艇形成一定威懾。在此期間,拉-11殲擊機曾出現誤擊香港國泰航空客機事件,隨後遭到美軍艦載機報復暗算。在1955年1月解放浙東一江山島以及大陳島的戰鬥中,解放軍空29師的拉-11式殲擊機掩護轟炸機群時與國民黨空軍發生空戰,先後擊落擊傷蔣軍美製P-47“雷電”式戰鬥機各1架。直到1966年,中國空軍與拉-5/7血脈相連的拉-11式殲擊機全部退役,這也是中國空軍最後一型活塞螺旋槳式殲擊機。由於產量不大的蘇聯拉-9/11殲擊機主要出口當年的盟友,僅限一個小圈子,如今西方國家將其視為收藏精品,中國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在1996年曾用1架拉-9式殲擊機,與英國戰爭博物館交換回1架“鷂”式垂直起降戰鬥機,成為鎮館之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