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一百多年前日本教師收藏的閬中古城的珍貴照片!

一百多年前日本教師收藏的閬中古城的珍貴照片!

將歷史重新翻過去整整一百一十多年,即公元1905年(日本明治三十八年),時任四川高等學堂的日文教員(實為經濟間諜)山川早水,從當年三月初至七月初,自湖北宜昌經三峽,從雲陽到萬縣、梁山、大竹、順慶、蓬溪、成都,再由峨眉、嘉定府、敘州府、瀘州、重慶、豐都、雲陽返回湖北巴東、歸州到宜昌,歷時四個月,足跡遍佈巴山蜀水,對沿途的地勢地貌、風土人情、物產狀況、經濟貿易、歷史古蹟、禮儀交往、車楫運力等作了大量詳實的考察和記載。

回國後將其整理為一本二十多萬字並配有一百五十多幅照片的四川遊記:《巴蜀》,由日本東京成文館出版。因該書國內典藏甚少,流傳有限,故一直未有學者對其研究利用,直到去年被一位長期致力於長江三峽歷史地理研究的藍勇教授意外發現,才讓我們在拂去塵封的歷史後,有幸目睹到那些由於長期被人們的漠視而已經消亡或頻臨消亡的川江舟楫、市井文化和歷史古蹟。

在該書中,作者詳細記錄了三月二十六日進入順慶府並拜訪知府的情況後寫到:“再沿江上行,北岸有一城,即保寧城,是嘉陵江沿岸三府(保寧、順慶、重慶)之一…·,我此行因急去成都,無暇遊府。幸虧保存有府城以及對岸錦屏山的照片,願與讀者共同欣賞,並由此亦可聯想其他”。但據書中行程記載和時間分析,該處所提供的保寧府古城樓、城牆、護城河等六幅照片,顯然非山川早水親自實地所拍。後經本人又與該書中譯本譯者李教授聯繫並證實,原作者此處本意確應為“有幸得到府城以及對岸錦屏山的照片”。

一百多年前日本教師收藏的閬中古城的珍貴照片!

圖一:保寧府北門護城河(制高點為鳳凰樓)


一百多年前日本教師收藏的閬中古城的珍貴照片!

圖二:從南面遙望西門城樓


一百多年前日本教師收藏的閬中古城的珍貴照片!

圖三:保寧府城南嘉陵江邊


一百多年前日本教師收藏的閬中古城的珍貴照片!

圖四:保寧府西門城樓


一百多年前日本教師收藏的閬中古城的珍貴照片!

圖五:西門城外望錦屏山


一百多年前日本教師收藏的閬中古城的珍貴照片!

圖六:錦屏山下嘉陵江上的翹首東河船

可見,今天重新展示給世人的這幾幀古城舊照,無疑是捷足先登者利用當時較為先進的攝影器材而留下珍貴的歷史記憶。因山川早水在考察巴蜀腹地時還“參考群書,再加有二三本邦人之實地考察”,所以這些彌足珍貴的照片原始出處何在,尚待進一步考證。

本組照片拍攝地點可能是集中在保寧府古城西門外一帶。照片之一為鳳凰樓、城牆和護城河;之二和之四兩幅照片系西門城樓外左右遠近不同視角點所拍;之三為面對奎星樓的江邊;之五、之六分別為斜對錦屏山的河堤和江岸拍攝。

這些照片無論是選景還是畫面組合都可看出攝影者是十分在行的。閬中古城因水齧兵燹,幾經遷徙,現存城池大致系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千戶滕貴所築,並建有四城門,分別為東日富春、南日錦屏、西日澄清、北日威德。後來重修並開挖的“城壕深一丈五尺,闊二丈五尺,池水四匯而達於江”。到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7年),時任知府宋思仁再次重修城垣後,又分別改東門為迎和、南門為延禧、西門為寶城、北門為敦吉。至建國前後因年久失修,月城、四門和城牆才先後被拆除。

一百多年前日本教師收藏的閬中古城的珍貴照片!

上圖:閬中民國十五年治城圖

世紀回眸,往事如煙。此次發現的幾幅舊照讓我們有幸更加直觀、感性地對一個世紀前的古城門、城樓城牆、護城河、防洪堤、川江木船、江河生態等加深了認識。從早春的江水到各式的木船,不僅讓人再次感受到槳聲嘩嘩、漁歌飛揚的舟楫文化,還彷彿重新聆聽到生生不息、滔滔不絕的江河絕唱。

目睹昔日古城的城樓城牆,其建造的雄偉和氣勢的威嚴讓人震撼,渾璞天成的氣質折射出一種高貴的典雅,不僅凝聚著非凡的人文價值,而且也見證著不老歲月的滄桑。它既是城市變遷重要的歷史文獻資料,也是補充和完善清末民初府城史料的珍貴線索。

當我們抖落記憶的塵埃,努力從斷壁殘垣裡搜尋失落的昨天時,難免要用另一種視角高度思考古城的前世今生:前人為我們留下了什麼,從我們手中又將傳承什麼給後人?怎樣認識作為人類歷史文化遺存的古城差異性和原生態多元性?尤其是當我們還沒有深刻領悟古城建築與儒家傳統的一脈相承,還沒有系統把握諸如在城市區域上要“體國絕野”、佈局上要嚴格“辨方正位”、規劃理念上“順天循理’’等旨義時,千萬不能忘記因為歷史文化的斷層而帶來的錐心之痛。

儘管我們完全能夠“克隆”幾處形似而不一定神似的復古建築,但這種畢其功於一役式的“保護”也許未必可取。曾記得老舍在《駱駝祥子》裡這樣描寫過一座不朽的古都:“它汙濁,它美麗,它衰老,它活潑,它雜亂,它安閒,它可愛,它是偉大的北平。”(文/王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