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奔馳首款電動車被指電池技術落後

BBA都想通過先發優勢來搶佔更大的市場份額,這不僅僅是老對手們在技術和速度方面的又一次比拼,更是在這個汽車工業脫胎換骨的窗口期,站在全新起跑線前,一場以純電之名的升級“廝殺”

奔馳首款電動車被指電池技術落後

時代週報記者 劉陽 發自北京

進入9月,傳統豪車集團奔馳、寶馬、奧迪集體亮相了各自的新款純電動車。BBA新能源車的集體推出,點燃了新一輪的戰火。

歐洲時間9月4日晚,梅賽德斯-奔馳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正式發佈了旗下首款純電動車EQC全球首發,同時發佈了其電動車出行品牌EQ。9月2日,奧迪中國官方表示,旗下全新純電動中型SUV—e-tron在布魯塞爾工廠正式量產下線,全球首秀於9月17日在舊金山正式舉行。9月1日,寶馬旗下首款純電動SUV—iX3,則已在挪威正式開啟預定。

無疑,BBA都想通過先發優勢來搶佔更大的市場份額,這不僅僅是老對手們在技術和速度方面的又一次比拼,更是在這個汽車工業脫胎換骨的窗口期,站在全新起跑線前,一場以純電之名的升級“廝殺”。

銷量增長速度放緩

“金九銀十”到來,經歷了“史上最長淡季”的車企都鉚足了勁兒,準備在傳統旺季實現大步衝刺。然而,早在今年前8個月,奔馳已經搭建起了高高的基數平臺,非常有希望在年底再拔頭籌。

戴姆勒官網發佈的銷量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梅賽德斯-奔馳全球共售出1512268輛新車,同比微增1.1%,再創歷史同期新高,也保住了全球最暢銷豪華車品牌的地位。時代週報記者從乘聯會拿到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梅賽德斯-奔馳及Smart品牌在中國大陸共銷售54885輛新車,同比增長5%。前8個月,梅賽德斯-奔馳及Smart品牌累計銷量為457045輛,同比增長12%。其中,國產車型佔總銷量的72%。其中,8月份,梅賽德斯-奔馳旗下S級車、E級車、 C級車、GLC SUV等車型均延續雙位數市場增長;CLA、GLC Couple等車型更是取得了“高雙位數”的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8月奧迪在華銷量57453輛,同比增長6%,單月銷量再次超越奔馳。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倪愷對媒體表示:“中國車市增長明顯放緩,豪華車市場競爭更加白熱化。今年還有不到4個月的時間,仍然會實現穩健的增長。”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張志勇對時代週報記者分析認為,對奔馳而言,今年堪稱是其確定戰略領跑的關鍵機遇期,決定奔馳能否在中國市場成為德系豪華車新的領頭羊。

電動車被指不及比亞迪

發力較晚的戴姆勒,在新能源化方面,卻更為“激進”。9月4日,奔馳正式對外發布旗下首款純電動汽車產品EQC,而且新能源規劃是:2022年之前,比寶馬提前3年,奔馳將推出超過50款新能源汽車,其中將有超過10款純電動車型,新能源車要佔總銷量的25%左右。到2022年,戴姆勒將實現整體產品陣容的電氣化。

作為奔馳旗下首款純電動車EQC的面市,算是正式拉開了其在新能源領域反擊的序幕。這款車定位為純電動中型SUV,基於奔馳純電動平臺MEA平臺打造,配備四驅系統。不過,新車剛一亮相,就引起業界的評頭論足,除車型外觀沒有帶來更多的“驚喜”之外。由於在電池包上採用了與雪佛蘭Bolt一樣的軟包電池,且電池包的能量密度只有123Wh/kg,也就讓內業人士直接指出,奔馳EQC電池的技術及BMS上明顯不及比亞迪。內業人士認為,比亞迪的磷酸鐵鋰電池密度單體最高的也達到了165Wh/kg,而三元鋰電池的能量密度也達到了200Wh/kg,並且官方稱將會在今年年底改善達到240Wh/kg,很明顯在電池方面比亞迪力壓奔馳。

除此之外,日產LEAF所用的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是157 Wh/kg,而雪佛蘭Volt所用的層疊式電池的能量密度約則為150 Wh/kg,但日產 LEAF和雪佛蘭 Volt都是2010年上市的車型,換句話說奔馳EQC的電池能量密度還沒有達到2010年的水平。

對此,時代週報記者採訪到了奔馳相關負責人,不過並沒有得到明確回覆,奔馳只是官方地表示,EQC將成為梅賽德斯-奔馳第一款採用國產電芯系統,並在北京奔馳進行本土化生產的純電動汽車。可見,這是奔馳從燃油汽車向純電動汽車轉型的一次嘗試,但使出的力道比較保守。

新能源之爭全面打響

目前,三家豪華車巨頭在新能源車市場的較量已經硝煙四起,都已經規劃好了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藍圖,對於中國市場更是三巨頭爭奪的焦點。

據悉,按照奔馳規劃,在2020年前後EQA和EQC都將實現國產,戴姆勒已經在國家商標局註冊了EQ、EQA、EQB、EQC、EQE、EQS、EQG和EQX共計8個商標。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的奔馳相關人則表示:“我們將在2019年底之前把EQC引入中國市場,相較於2020年才實現國產的奧迪e-tron和寶馬iX3,在市場上佔有明顯的先發優勢。”

佈局較早的寶馬一直是新能源領域的“優等生”,寶馬集團則計劃在2025年前發佈25款新能源車,其中12款為純電動車,並在全球電動車市場上保持15%–25%的佔有率。數據顯示,2017年寶馬電動車已經突破10萬輛,今年截至8月底,寶馬電動車全球累計交付量達82977輛,同比實現43.3%的增長,集團認為今年電動車銷量有望實現14萬輛的目標。對於中國市場,寶馬已經投產了5款新能源車型,寶馬iX3則將由華晨寶馬負責生產,計劃在2020年在中國上市,並出口全球市場。

此外,隨著奧迪e-tron即將推出,第二款純電動車型e-tron Sportback也計劃在2019年正式亮相。與此同時,2020年,奧迪還將推出奧迪e-tron GT和一款高端緊湊型電動車型,逐步完善奧迪品牌純電動車型陣容。奧迪計劃是在2025年銷售大約80萬輛純電動和插電混動車型,奧迪的產品矩陣中將推出超過20款電動車型—其中大部分是純電動車型,少部分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奧迪方面表示,奧迪e-tron則計劃在2019年以進口的方式引入國內進行銷售,而後實現國產化。

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41.2萬輛,同比增長111.5%,已經連續三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第一大國。按照預期,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200萬輛。如何面對發展迅速的國內新能源市場,蔡澈曾表示:“中國市場是我們新能源戰略裡非常重要的基石,我們在電動車領域的佈局有清晰的路線圖。”

而無論是誰家的路線圖,都要乘上中國新能源汽車這趟高速列車,才能最終到達目的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