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操之過急!微信頻繁改版,張小龍真的慌了嗎?

今天(6月27日)凌晨,微信公眾號又改版了……近日,微信公眾號數次改版,牽動著無數自媒體從業者和愛好者的心。包攬著10億用戶,微信的一次大改革,可以堪稱是新媒體行業的改革。


操之過急!微信頻繁改版,張小龍真的慌了嗎?

透視理念,盡顯野心

微信這款人人皆知的產品,承載著多數人“kill time”的使命,微信的理念是什麼?‍‍張小龍常提的觀點可以總結為:去中心化和用完即走。

我們換個角度去看,至於去中心化,可以理解為除了微信本身之外,不允許有第二個流量中心,甚至可以不科學的理解為:僅僅以微信為大“大中心”,消滅其他“小中心”;同樣,至於用完即走,可以理解為微信上的流量和用戶屬於微信,不允許帶到其他地方。
操之過急!微信頻繁改版,張小龍真的慌了嗎?​撕開高大上的外衣,這兩個關鍵詞的背後或許是:“一家獨大”(去中心化)和“唯我獨尊”(用完即走)。

倉促改版,轉向信息流

張小龍曾對外明確小程序不會開放小遊戲功能,在數月前已上線;曾公開表明微信不會轉向信息流,最近頻繁改版逐步趨向信息流(即便官方沒直接承認)……說倉促是有原因的,也就是最近的改版免不了“迫於壓力”,按照微信自己的規劃,這一時刻至少不會這麼快到來。

操之過急!微信頻繁改版,張小龍真的慌了嗎?​“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最初在微信的設想中,“個體”就是訂閱號,也就是說訂閱號和作者一一對應。而在實際運營中,顯然不是如此,這也幫助了一大批圈粉的訂閱號賺得盆滿缽滿,傳播著“垃圾”信息,賺著流量帶來的廣告費。而無數真正的內容原創者,尤其更新頻率不是很高的創作者,缺乏大號流量支撐,優質內容難得有傳播的機會。


操之過急!微信頻繁改版,張小龍真的慌了嗎?

最近,微信另一個悄無聲息但註定影響深遠的舉動是將作者和訂閱號分離。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訂閱號的影響力,將內容來源指向作者,讚賞直接到達作者賬戶。

​今天(6月27日)凌晨,微信公眾平臺又發佈新的改版公告,上線了“開放轉載”、“轉載讚賞作者”功能。簡化了轉載流程,轉載後可直接讚賞作者。結合前些天的改版,看得出微信內容體系加大了對原創內容的支持,逐步將“作者”轉化為中心,並定義為原創內容的來源。


操之過急!微信頻繁改版,張小龍真的慌了嗎?

最近的頻繁改版,微信給出的說法是“保護原創”,實際上確實有“信息流”的趨勢。畢竟在頭條、抖音強勢進攻的情況下,微信顯得有些“倉促”。不過目前的訂閱號,雖然消息展示方式改變了,但依然侷限在用戶已關注的訂閱號內,缺乏智能分發和推薦機智,與信息流最拿手的頭條還是有很大差別。今後,兩家越來越像也並非不可能!

作為騰訊的微信,承載了騰訊“生態體系”孵化眾多新項目的責任,騰訊也將微信作為核心押注,微信必然天生自帶“商業化使命”——變現。

操之過急!微信頻繁改版,張小龍真的慌了嗎?​​如今,第三方平臺紛紛來微信搶流量,訂閱號的打開率在慢慢降低,動搖了微信的社交根基,所以微信不得不“倉促”,必須自我“變革”以遏止第三方勢力入侵。

即便張小龍剋制,也難以讓越來越臃腫的微信“瘦身”。揹負著騰訊社交、廣告、支付、內容等大生意,微信能不慌張嗎?

如此短時間幾次大改版,微信是不是深思熟慮?張小龍有沒有操之過急?從業者又該何去何從?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