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长安“北斗天枢”战略启动 网友: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身的模板

曾经的汽车只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车企也只生产汽车。当科技足够进步的时候,汽车不再只是“汽车”的观念便开始深入人心,智能化正在对汽车进行彻底改造,几乎所有品牌都在向智能化靠近,确切的讲,是从传统车企向科技企业转变。在8月24日的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通过“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发布会,长安汽车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变落到实处。

长安“北斗天枢”战略启动 网友: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身的模板

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是个啥?

“北斗天枢”是长安汽车的智能化战略,它将整合全球可利用的科技资源,构建起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立体交通三大产业联盟,与以汽车为中心的整个生态圈内的合作伙伴实现共赢。正是在“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的指引下,长安汽车将完成由传统车企到智能出行科技公司的转型。

长安“北斗天枢”战略启动 网友: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身的模板

在此战略之下,长安汽车将打造车内智能出行伴侣——“小安”,为客户提供安心、开心、知心、省心的“四心”出行体验,换句话说,未来乘坐汽车出行将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更多的是有温度、有情感的智能移动体验,从生活到工作,长安汽车打造的是“汽车平台”服务,如开篇所讲,未来汽车不再只是“汽车”。

长安“北斗天枢”战略启动 网友: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身的模板

当然,为了实现这一理想,长安汽车所做的努力有目共睹。聚焦到未来产品层面,到2020年将不再生产非联网新车,就是届时生产的新车将100%联网,同时也将100%搭载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长安汽车将实现全车功能的OTA,届时4S店将和我们渐行渐远,用户对长安汽车的用车体验将产生根本性的转变。

同样是汽车智能化,为啥长安智能化战略不一样?

目前诸多品牌在向智能化靠近,几乎和新能源汽车一样,传统车企在发展智能化的同时,造车新势力也在发展自家的智能化,然而在这个大潮中,有多少品牌是在“裸泳”,只有时间可以验证。并且智能化这条路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说这是智能化百家争鸣的时代,恰如其分。

长安“北斗天枢”战略启动 网友: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身的模板

相比较而言,长安汽车智能化战略有些不同。从时间上看,长安汽车是最早启动智能化转型的中国品牌之一,包括从理论研究到线下测试,早在2014年就与华为、百度等智能领域大咖建立了智能化联盟;2016年就开启了从重庆到北京超过2000公里无人驾驶的验证测试,成为汽车领域智能化的一次创举;2017年12月底,获得美国加州无人驾驶测试牌照,后续又获得了重庆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并且在今年3月20日的时候,长安汽车成为中国首家量产自动驾驶二级核心技术的车企。

长安“北斗天枢”战略启动 网友: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身的模板

从智能化配置实际应用程度上来看,长安车型均达到L2级自动驾驶水平。长安汽车搭载智能配置的量产车型数量最多,今年4月份,搭载APA4.0代客泊车系统的新CS75已经上市,用户反馈良好;另外一款搭载了IACC集成式全速自适应巡航系统的CS55也将于9月上市。

长安“北斗天枢”战略启动 网友: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身的模板

从发展模式上看,长安汽车在智能化方面的发展“先稳后快”,先有足够的技术验证和线下测试,积累100余项相关技术,这是稳健的表现;一旦应用到量产车型上,长安汽车明显又快人一步,一下推出两款车型。虽然也有一些品牌搭载了相关智能化技术,但成熟度还有明显差距。

为了发展智能化,长安汽车在资源投入上做了充分准备,每年都会拿出销售收入的5%用于技术研发,并且一整套智能技术规划包含了产品规划、体系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组织规划等,仅仅今年长安汽车在智能化领域的投入就将达到16亿元。

智能车型同堂竞技 长安汽车“我们不一样”

基于在智能化领域的深厚积累,长安汽车对车辆的智能性、安全性、适应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思考更为透彻,在技术上领先其他品牌也就易如反掌。

长安“北斗天枢”战略启动 网友: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身的模板

在首届i-VISTA自动驾驶汽车挑战赛上的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项目和APS自动泊车系统项目中,在所有参赛队伍中,特别是在包括吉利、丰田、福田、江淮等品牌在内的车企队伍中,长安汽车的智能化技术遥遥领先,尤其是APS自动泊车系统挑战赛以150分满分拔得头筹,相对其他车企的平平表现,长安汽车展示了“我们不一样”。

长安“北斗天枢”战略启动 网友: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身的模板

不难看出,“商场赛场”的表现如一得益于长安汽车智能化路线的不一样,着眼于未来发展,在“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的指引下,长安智能化还能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吗?答案是显然的,并且还会加速这种进程。

长安“北斗天枢”战略启动 网友: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身的模板

线下,在长安打造的首个“智慧小镇”可以体验到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场景化应用,这在目前国内所有汽车品牌的第一次尝试,即使放眼全球也是领先的,这对于重塑汽车智能化的商业生态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在线上,“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将联合博世、德尔福、英特尔、华为、高德、腾讯、IBM、联通、科大讯飞等科技企业,并联合政府、通信服务商、房地产公司、出行服务平台,再加上联通高铁、飞机、地铁、公交形成立体交通生态系统,合纵连横提升“小安”的EQ和IQ。作为汽车智能化领导者,也将开放技术创新平台,致力于提升汽车行业的智能化水平。

长安“北斗天枢”战略启动 网友: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身的模板

对于人才的重视也可以预见长安汽车在智能化方面能够继续领先,到2020年打造1000人规模的开发团队,到2025年,将增加到5000人规模,重点布局智慧出行、人工智能、芯片、全息技术等领域。预计在2020年前,建成L3级自动驾驶智能开放平台,2025年建成L4级自动驾驶的智能开放平台。

这些对于很多车企来说,不管是合作伙伴选择还是技术要求都是极大的挑战,即使时间上也是一大屏障。可见长安汽车在智能化路上继续一骑绝尘,几乎板上钉钉。

长安“北斗天枢”战略启动 网友: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身的模板

写在最后

随着长安汽车“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发布,对于汽车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国内品牌中,长安汽车是第一家向智能化迈进的企业;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国产汽车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如果说在传统汽车领域中国品牌不占优势,那么智能化为中国品牌的弯道超车带来了可能性。当然,作为文末彩蛋,长安汽车已经量产了在特定环境下不用手脚驾驶的汽车,并将于近期上市。如此看来,长安依然是中国智能汽车的代言人,也为其他车企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做出了示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