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打造医疗集团,精准健康扶贫助力分级诊疗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林辉 通讯员 李学 魏佳林

近一个月来,上蔡县70岁的蔡先生常出现气短乏力,伴有头晕,眼前发黑的症状。在常驻上蔡县中医院的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专家陈鹏那里,他被诊断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需要尽早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在以前,这样的手术需要转诊至郑州开展。现在,不出上蔡,就能做这个手术了。蔡先生相信省里专家,没有犹豫,于入院次日成功植入了心脏双腔起搏器,手术时间仅用了一个半小时。

蔡先生享受到的医疗便利,得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疗集团的建立。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健康扶贫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从2016年开始,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先后托管了睢县中医院、嵩县中医院、上蔡县中医院等三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基层医院,并于2017年8月23日正式成立了河南首家中医医疗集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疗集团。

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打造医疗集团,精准健康扶贫助力分级诊疗

经过一年的开拓进取,这一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中心,东南西北4家托管医院为依托,30余家专科共建医院为支点的一个辐射全省的中医医疗集团,进一步缓解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打造医疗集团,精准健康扶贫助力分级诊疗

让所有资源要素“活”起来

睢县73岁的李老先生现在走哪儿都说中医中药好。

原来,患有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的他曾因连续腹泻45天,体重下降了22斤,前后花了好几千元也没治好。最后,在常驻睢县中医院的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主任刘晓彦那里,李老先生花了20元钱开了3服中药便止住了,经过两个多月的调理,体重不但上去了,人也精神多了。

纵向整合资源的医疗联合体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分级办医体制的一种突破。

2016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始尝试新医改探索——托管睢县中医院。

本着务实的作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领导班子真抓实干,开始了睢县中医院建设工作,迈出了推进分级诊疗的第一步。

在托管睢县中医院的同时,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先后对省内的另三家二级中医院进行业务托管,32家中医医院逐步开展“专科共建”医联体合作模式,支持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重点中医专科和省级中医专科成立跨区域专科联盟,初步构建了区域性医院医疗联合分级诊疗体系。

经过与托管医院、专科共建医院的磨合,加上多方调研,2017年8月23日,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中心,东南西北四家托管医院为依托,30余家专科共建医院和帮扶医院为支点的一个辐射全省的中医医疗集团正式成立。

所谓医疗集团,即由一所三级医院,联合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二级医院和一级基层医疗机构组成的联合体。其中,上下级医院建立协作关系,由上一级医院帮扶下一级医院提高医疗能力和水平,推进分级诊疗,让老百姓就近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疗集团内部,对于托管医院和专科共建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取了“建团队与吸收进修人员”双举措:派驻到基层医院的专家除了繁重的临床工作,还承担了团队培养的重任,他们抽出固定时间进行系统的学术讲座。医院定期安排基层医院的医生护士到省里来进修学习。

总的来说,医疗集团使其内部所有人才、技术、管理、信息等资源要素合理流动起来,提高了各级医疗机构的运行效率。

老百姓看病不再跑远路

丁先生突发大量脑出血被紧急送入睢县中医院。如果在过去,睢县的医院没有能力救治这种脑部大出血患者,只能往上级医院送,中间出现死亡的病例很多。但是现在,常驻该院的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家快速、果断处置,并在第一时间进行开颅手术清理了脑部出血,将丁先生奇迹般地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现在,睢县中医院没再发生一例脑出血死亡病例。

62岁的王女士,心慌3年,被诊断为心房纤颤,最近一个月,感觉症状加重,失眠严重。这样的患者左心房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会堵塞脑血管,导致脑梗塞。

王女士忧心忡忡地至上蔡县中医院心内科门诊,让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专家陈鹏看看。陈鹏建议她接受心房纤颤射频消融手术。

既往这样的手术在驻马店没人开展过,需要转诊至郑州治疗,而且报销比例低。现在,省内专家在上蔡县中医院心内科导管室就能开展这种手术。

王女士很高兴,入院后很快进行了心房纤颤射频消融手术,仅用不到3小时就解决了王女士3年多的心病。

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疗集团,像这样的亮点不胜枚举。现在,包括脑瘤手术、纤维镜完全切除椎管内肿瘤、海绵窦等在省级医院都不普及的高难度手术,基层患者在家门口都可享受到。医疗集团真正发挥了作用,把病人留在了家门口!

“过去总是托人想办法转院,现在不用转了,在县级医院享受的是省级医疗水平,并且花钱少、又方便。”采访中,患者家属的一句话道出了基层百姓的心声。

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打造医疗集团,精准健康扶贫助力分级诊疗

不遗余力帮扶筑牢基层医疗网底

在方便患者的同时,医疗集团的出现还有效提升了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

依托医疗集团,按照“什么缺帮什么、什么弱扶什么”的原则,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取驻点支援、团队帮扶等形式,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全覆盖的卫生对口帮扶机制,派出了包括全国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二级教授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及中青年骨干专家,心病科、脑病科、儿科、急诊科及脑外科等重点科室均安排有常驻专家,提供24小时的医疗技术服务支持。

以睢县中医院为例,托管近3年来,该院业务量连年翻番,患者外转率由30%以上下降至5.18%。目前,医院日均住院人数保持在1300多人次,真真正正成了一家“啥病都能看”的综合性中医院。

同时,睢县中医院还创造了多个当地第一:开设了当地唯一的重症监护病房,明显提高了危重病人抢救技术水平和能力;心血管科陆续开展了冠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射频消融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及先心封堵术等一系列国内先进心脏病诊疗技术,在睢县当地乃至商丘都属首次开展。

在嵩县中医院,门诊量、出院人次同样大幅增长,尤其是医院的心血管科为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出手更是不凡,心脏介入手术同比增长310%。

对于医疗力量覆盖不到的基层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积极协调建议远程协作医院,建立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监护急救等远程医学系统,把县级医院紧密联系起来,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打造医疗集团,精准健康扶贫助力分级诊疗

在医疗集团内部,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的可及性、可得性提升,县域内就诊率提高,群众就医成本得到降低。

新密是郑州的一个县级市,新密市妇幼保健院本是一家纯西医医院,但是该院领导有意把中医药引进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在全国都非常有影响力。双方经协商后决定开展“专科共建”。

仅仅一年时间,新密市妇幼保健院的中医儿科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密市妇幼保健院把输液大厅面积砍掉一半儿,改成中医外治室,孩子输液少了,吃抗生素少了,享受针灸、推拿、穴位贴敷等绿色疗法的多了。这一正一反,孩子们少受了很多罪。

新密市妇幼保健院开设了中医儿科门诊、中药药房,安排10张病床,组建了临时中医儿科病区。

由于中医特色突出,新密市妇幼保健院荣获河南省县级医院中唯一一家“全国妇幼保健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现在,在新密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儿科门诊、中医儿科病房都比该院的西医门诊、病房“火”得多。

这只是医疗集团内30余个专科共建单位的一个缩影,却真真正正地让基层医院的专科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把病人真真正正地留在了基层。

“医疗集团就是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基层’。”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朱明军表示,医疗集团有望改变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状况,是一条适合区域各级医疗机构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今后,医院将继续不遗余力地完善医疗集团建设,努力加强基层中医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积极整合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进一步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群众看病难的状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