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在电商的强烈冲击下,实体零售的悲伤逆流成河!

最近几年,零售业一直存在一些悲观消极情绪。各地频频出现关店新闻、业内与电商的并购与合作、跟风各种互联网新事物,都让零售业处于被动的状态,就仿佛楚霸王项羽,刚开始一切都是顺风顺水,一帆风顺,转瞬间,却四面楚歌。传统零售被曾经名不见经转的电商给逆袭了,在后来居上的电商冲击下,传统零售该何去何从?十年百年后的零售店会不会消失?会不会成为纯粹的体验店?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零售实体店并没有达到会消失或者成为体验店的残酷局面,部分零售企业还是一帆风顺的,其中的占比可能是20%,或许也可能是80%。不过,对于那些部分连日子都过不下去的零售,此刻的境况就是100%的悲惨世界。虽说事情都会遵循一个盛久必衰的规律,但由盛转衰终究心不甘情不愿,但为了生存下去,还是得想尽办法找一条出路。

在电商的强烈冲击下,实体零售的悲伤逆流成河!

据了解,实体零售走过不少突围的道路,但好像都不是很成功。笔者认为,道路艰难的原因,在于方向判断的偏差,缺乏创新意识。例如,对于国内零售业进入关店潮,较普遍的观点认为:一是电商冲击,实体店成体验店;二是经济形势低迷,消费能力下降;三是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意意识和转型创新意识,千店一面、千城一面;再有就是盲目扩张、管理失调、规划不当等等看起来十分正确但指导意义有限的原因。

总体而言,实体零售的转型创新,就其节奏来说,远远落后于互联网企业,实体店采用的更多的是一种稳健的跟随策略,由此形成了“自然分工”:互联网企业负责“发明”、验证新模式,实体零售负责学习、跟进。

在电商的强烈冲击下,实体零售的悲伤逆流成河!

例如,步步高的鲜食演义、天虹的sp@ce、新华都海物会、大润发的优鲜、世纪联华的鲸选等,都是模仿和借鉴阿里的盒马鲜生;实体零售的无人店如居然之家怡食盒子、天虹Well GO以及良品铺子的智慧化改造,也都是受缤果盒子、阿里淘咖啡的影响。

只不过,实体零售的态度更谨慎、节奏更稳健,也因此,尽管电商的新零售占尽了舆论优势,但要比创新的质量和效益,可能还是实体零售占优。事实上,从2017年的整体发展来看,实体零售企业的净利增长普遍快于销售增速。

在电商的强烈冲击下,实体零售的悲伤逆流成河!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实体店业态的创新,更注重内容而非形式;渠道的拓展中注意模式的验证,更多地围绕实体店做服务、搞拓展;供应链的重构量力而行,不贪大求洋,渠道下沉,也注重亲民接地气,总之,实体零售很少做超出自身能力的创新,纵然有,也都在可控范围内。即使是实体零售中的“激进分子”如银泰商业、天虹等,有些“脑洞大开”的动作,但真正的“异想天开”之举并不多。

在电商的强烈冲击下,实体零售的悲伤逆流成河!

此前有不少人鼓吹所谓的“零售革命”,认为所有的商业都值得“重做一遍”,“重做”当然是一种理想状态,但即使真的重做,也不太可能彻底颠覆以往,更不可能与过去彻底决裂,商业的发展是继承式创新,传统零售尽管不太招人待见,但决非一无是处,比如沃尔玛的“天天平价”、大润发的精细化运营、永辉的加强型生鲜、Costco和ALDI的低价策略,依然有巨大的价值,也值得电商企业学习;而有些东西,像自有品牌、会员管理等,也并不是电商新零售的发明,而是传统零售早已有的东西,只不过是在互联网企业的“再发现”之下价值进一步凸显,实体零售需要借助后者的数据与技术手段进一步优化。

最近有报道称,盒马正在“恶补商品力”,它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从永辉等实体零售挖人,这表明,不少传统的东西依然有巨大的价值,是不能抛弃的,实体零售实在没必要有“矮人一等”的感觉。

在电商的强烈冲击下,实体零售的悲伤逆流成河!

如今信息时代的零售业同样是继承式发展,更多的机会还是属于万达、银泰、永辉、沃尔玛等领先的企业。事实上,实体零售企业最近的几年转型调整、创新变革,最主要的就是两个方面:一是“补短板”,为过去的不足“补课”,比如自主经营能力的提升、经营的专业性、精细化、特色化能力的提高;二是增加新时代的内容,如线上、数据、技术等。

实际上,商业零售是个非常现实的过程,你领先一步,可能风光无限;而抢跑三四拍,有可能就沦为探路的“先烈”。这些年,实体零售关店不少,而电商企业阵亡的无疑更多。关店的实体店,往往是因为过去的“欠账”太多,而阵亡的电商,则多因“颠覆”得过了头,不接地气成了“伪需求”。

在电商的强烈冲击下,实体零售的悲伤逆流成河!

重构行业格局必然带来实体零售发展的新机遇:

机遇一:实体零售进入的是一个无寡头或是伪寡头时代。没有谁敢说自己可以永保第一。假以时日,谁都有机会成为王者,成为行业的领头羊。2018年,这一形势应该更加清晰;所以,中小企业更要坚定信心,想要获得成功并非没有机会,但是,馅饼也绝不会从天而降。

在电商的强烈冲击下,实体零售的悲伤逆流成河!

机遇二:技术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这个行业的创新。人工智能技术已经通过各种方式体现在了商业领域,尽管有些运用还很浅显,也很初级,但丝毫不影响它终有一天会爆发出颠覆性的力量。同样,对技术的充分应用,或者说在这方面走在前面的企业,虽然可能会遇到挫折,但未来成长和爆发的机会也将更大;

机遇三:企业家需要再一次从头创业。守业成为目前中国一些大零售企业的主流意识,但业尚未大成,守有何用?所以,中国的零售企业都需要有二次创业的决心,敢于用最开始那种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冒险精神,为行业与企业再度闯出一片新天地。勇于创新,难道不是时下实体零售业所欠缺的吗?

在电商的强烈冲击下,实体零售的悲伤逆流成河!

对实体零售而言,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但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当然,对电商亦如此。

中国商业和经济的未来,不一定会再属于目前的这些企业家,而应该会属于那些未来的“创”业家——具备创新意识、创新动力、创新能力、创新魄力且具有前瞻和技术视野的敢于从头再来的创业家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