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1 《辛德勒的名单》――用影调记录的历史

豆瓣评分:9.4

《辛德勒的名单》――用影调记录的历史

该片包揽了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的7大奖项及第51届金球奖的7项大奖。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战争,长期以来,都是人类无法忘记的伤痕。有历史学家表示它给人类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将会有两个世纪。因此,各个国家各种讲述二战的影视也是层出不穷。

《辛德勒的名单》――用影调记录的历史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1993年上映根据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所著的《辛德勒名单》改编而成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

该影片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环球影业出品。《辛德勒的名单》所选取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历史背景,而故事的发生地点就是战争的发源地――德国。

《辛德勒的名单》――用影调记录的历史

1939年9月,德军在两周内攻占了波兰,纳粹下令波兰全境的犹太人必须集中到指定的城市进行登记,每天有一万多名犹太人从乡村来到克拉科夫。刚从家乡来到克拉科夫的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身材高大、相貌英俊、举止风流倜傥。他在酒店及各种社交场合慷慨地大量结交德国军官和党卫军。

《辛德勒的名单》――用影调记录的历史

辛德勒为了求财,在波兰战争期间大发不义之财,并不知廉耻地雇佣大批廉价的犹太劳动力,为自己所开设的搪瓷厂苦力劳动。但是,当他亲眼目睹到纳粹毫无人性地屠戮犹太人后,他的内心备受煎熬与刺激,并深刻地醒悟了过来,出于人性本能的良知。

辛德勒开始竭尽所能地救助犹太人,他以保证自己工厂可以顺利生产为由,列出了一份拟录用上千名犹太人的名单,并以钱色贿赂了大批纳粹党军官,被称为“辛德勒的名单”。因此,救下了包括妇女儿童的上千名犹太人。

《辛德勒的名单》――用影调记录的历史

在这部影片中,还有场景、色彩的运用尤其使人印象深刻,一处使几千名犹太人被纳粹党押上了死亡列车之时,另一处是屠杀了数千名犹太人后,被堆积成山的一座座空箱子,以及分类所堆放地供纳粹党瓜分的大批金银珠宝、财物、衣服,还有一堆堆满载笑脸的照片和令人毛骨悚然的人牙镜头。

《辛德勒的名单》――用影调记录的历史

影片将那段黑暗的历史重新暴露在了世人面前,有泯灭人性的残酷,也有求生的希望,所体现的无一不是导演对于自由、对于人类的热爱。

这部电影并不是完全以受害者视角来对二战事实加以描述,而是以客观而中立的角度娓娓道来,但如此手法再现历史,更能唤起观众对这段反人类历史的批判,也更能从中看出人文主义关怀。

《辛德勒的名单》――用影调记录的历史

该影片并未夸张,或者掩盖纳粹的罪行。而是像一部长纪录片一样,让观众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各种屠杀或者压迫的镜头处理的恰到好处,黑白的画面似乎让我们不寒而栗。

看过这部电影让我对二战那段黑暗的历史永远无法忘记。

《辛德勒的名单》――用影调记录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