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為什麼今天還要讀一本紙質的雜誌?

有人說“紙媒已死”,網絡媒體才是王道。但你有沒有想過,當你把手機關機,陷入空無一人的環境,周圍一片死寂的時候,還有什麼在見證和銘記這個世界?

是書,是一頁頁的文字。

為什麼今天還要讀一本紙質的雜誌?

《創友會》雜誌自2016年8月創刊之時,就立志於做南山創新創業的見證者,與創業者結伴成長。慢慢的,我們也收穫了一大批忠實的讀者朋友們,碰撞出不少溫暖的故事。

現特別分享最新一期《創友會》雜誌卷首語。本期雜誌站在春天的田野上,給讀者帶來了數十個生命力蓬勃的創業新生項目,讓我們一起見證深圳南山的“萬紫千紅”。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2017年,南山GDP達4601.5億元,增速9.1%,經濟總量穩居全省區(縣)第一。新興產業增加值對GDP增長貢獻率達80%。新增上市企業22家,超過全省1/5。高新技術企業新增739家,總數接近3000家,超過全市1/4。

草長鶯飛二月天。又到一年花鬧時。

為什麼今天還要讀一本紙質的雜誌?

南山的創新創業的生態體系,就像朱自清那篇美文《春》裡所說的: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小草偷偷地從土地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裡,田野裡,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

滿眼的春色、滿身的力量。滿城的創新創業!按照部署,今年南山將實施創新型企業培育計劃,新增“獨角獸”企業3家、“瞪羚”企業5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500家。新增眾創空間20個、眾創服務平臺10個。對標以色列,打造5家國際一流孵化器。

為什麼今天還要讀一本紙質的雜誌?

只有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很多問題才能看得深、把得準。

回看走過的路,南山正是因為創新創業從而實現了經濟有彈性、有張力、有質量、有效率的增長。大疆、光峰光電、柔宇等企業都是在這塊土地上從一株幼苗正在長成參天大樹。

比較別人的路,南山更加自信自覺,正在察勢馭勢而行。

新年初,《華盛頓郵報》發表一篇調查問卷“美國真正應該害怕中國什麼?”答案是:在中國一些咖啡店裡有幾十張桌子,每天都擠滿了人,談創意、創新、創業。誠然,不是每張桌子上都能產生驚天發明,但創新創業活力勃發本身就蘊含無盡能量和無限可能。

為什麼今天還要讀一本紙質的雜誌?

當前,經濟競爭已經從“大魚吃小魚”,到“快魚吃慢魚”,進入到“小魚吃大魚”甚至“小蝦吃大魚”的時代。企業競爭的賽道變了,場景變了,方式變了,就連對手也變得飄忽不定。今天的大企業完全可能被新興的小企業通過跨界競爭所顛覆。

新經濟時代,大企業和創業公司的分水嶺日漸模糊,邊緣創新的新興的小企業一夜之間可能以幾何級數再造一個山峰。

為什麼今天還要讀一本紙質的雜誌?

大疆創新無人機一夜成名

新經濟時代,智豬博弈理論可能會成為過去時。創業公司這隻小豬不再乞求大企業這隻大豬留些殘羹冷炙,而是通過迅速抓住新技術實現了“小而美”。

新經濟時代,創業公司和大公司面臨著均等發展機遇——窗口期可能是倏忽間,錯過了機遇就變成難以逾越的挑戰,無論企業大小。

滿園春色關不住。在南山一批新零售、新制造、新技術、新能源、新金融企業已經滿枝的花骨朵。

為什麼今天還要讀一本紙質的雜誌?

遠眺前行的路,未來南山要書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大文章,創新創業依舊是“當頭炮”。

未來南山要打造“中國硅谷”的核心區和深圳灣CBD。

東風灑雨露,會入天地春。按照部署,南山將規劃建設環西麗湖科教城,統籌整合深大、南科大、北大、清華、哈工大、天大—佐治亞、清華—伯克利等高校資源,引進一批諾貝爾獎科學家實驗室,打造新創意、新模式、新技術的策源地,制定更有針對性政策,大力支持中小微企業加速發展,培育一批高成長、高技術、高潛力的“瞪羚”企業集群。

草樹欣欣照曉晴。

為什麼今天還要讀一本紙質的雜誌?

在南山,創新創業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在南山,創新創業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在南山,創新創業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向前去。

為什麼今天還要讀一本紙質的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第十期《創友會》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