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一開國皇帝陵墓,日軍說:要麼找到要麼自殺,萬幸中國專家找到了

日本侵略中國的時候,不僅製造了大量的死亡,而且還掠走了大量的財物。當然掠奪財物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鐵路、開礦,比如盜墓。

說起盜墓這種不上臺面的事,日本還真沒少幹,那些所謂的日本專家,自詡讀過中國的歷史,經常帶領隊伍到處找史料上提到的墓葬,他們最感興趣的就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墓葬。

日本人知道中國人“視死如生”,皇族死後會陪葬大量的陪葬品,還有日本很看重字畫,字畫本身就是很珍貴的文物,如果賣了可以充當軍費,留著也能對子孫說,這些都是日本的。

日本史學家之所以孜孜不倦研究中國歷史,當然也有人真的對歷史感興趣,但在抗戰年間,那些專家只對墓葬感興趣,所以他們甚至查看了遼國史書。

一開國皇帝陵墓,日軍說:要麼找到要麼自殺,萬幸中國專家找到了

所以他們知道耶律阿保機的墓葬中國還沒找到,這座沒人光顧的墓葬,就成了他們的主要目標。

當耶律阿保機去瀚海國的時候,他沒想到那是他生命中最後一個等待被征服的目標,後來他病死在回去的路上,那時候他還在壯年,他的離世讓遼國上下非常痛心,而他所建立的王朝,之後的興盛讓中原政權都略遜一籌。

外國人來契丹旅遊,看到契丹如此繁華很驚訝,回國中:“中國太富裕了,太繁華了”,後來外國人一直稱中國為“契丹”。

遼國不僅經濟繁榮,軍事力量也很厲害,相比之下宋朝是如此不堪一擊,不得不簽訂盟約保持邊境平和,還得給遼國送大量的禮物和歲幣,宋朝並非遼國的對手。

一開國皇帝陵墓,日軍說:要麼找到要麼自殺,萬幸中國專家找到了

耶律阿保機的墓地始終是一個謎,盜墓賊一直沒找到,不知道怎麼回事。不過日本人找他的墓地並非僅僅圖財,還有其政治陰謀。

日本軍部需要歷史證據,證明中國的領土劃分錯誤,歷史上東北就是日本的領土,這樣日本侵略起來也有名目——拿回屬於自己的領土。

所以他們賣力尋找遼太祖的陵墓,試圖證明他們的觀點,但一直到抗戰結束他們滾回老家都沒找到,這是怎麼回事呢?

《遼史》上對遼太祖陵墓的記載是這樣的——

“太祖陵鑿山為殿,曰明殿。殿南嶺有膳堂,以備時祭。”

一開國皇帝陵墓,日軍說:要麼找到要麼自殺,萬幸中國專家找到了

阿保機害怕死後有人盜墓,就隱藏了自己墓葬的地址,蒙古人也善於隱藏墓址,方法也很奇特。後來金兵入侵找到過遼祖陵,他們挖掘金銀財寶,而且將陵墓破壞了。

阿保機的後人就將墓址遷葬了,於是再沒人能找到遼太祖的陵墓。

這麼多年來,中國考古人員也一直在找遼太祖的陵墓,開國皇帝的陵墓一定富麗堂皇。

日本人走後,中國考古學家也孜孜不倦地尋找墓地,一直到2005年才找到遼祖陵的準確位置——

內蒙古巴林左旗哈達英格鄉石房子村西北,即查干哈達蘇木石房子嘎查西北的一個口袋形的山谷中。

一開國皇帝陵墓,日軍說:要麼找到要麼自殺,萬幸中國專家找到了

這就符合史書的記載了,大致是這麼個情況,後來考古學家經過搶救性發掘,不僅挖出了墓地的金銀財寶,還挖出了三座陪葬墓地的金銀財寶,日本專家聽說後紛紛覺得打臉,氣得差點吐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