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青海省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群稳中有升

青海省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群稳中有升

图为黑颈鹤。

青海省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群稳中有升

图为猞猁。图片由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提供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今年的主题是“维护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我省通过加大执法保护力度、提升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开展三江源国家公园和祁连山国家公园两大公园体制试点,不断加大对雪豹、藏羚羊等珍稀濒危物种的野外救护,以及珍贵野生植物的保护工作,使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群稳中有升。

我省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也是青藏高原上重要的生态与物种宝库。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省野生脊椎动物达60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近85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6种。其中,野牦牛、藏野驴、普氏原羚、雪豹、水獭等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已列入全球珍稀濒危物种。

为了织牢织密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一批重点林业和草原生态保护工程,在很大程度上为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繁衍创造了条件。持续组织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动,禁止滥捕乱猎、禁止非法经营利用野生动物及其产品,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方式保护了最大面积的野生动物栖息地。

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组织开展陆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调查、监测和评估,调整并公布青海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建立健全陆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档案等措施,对陆生野生动物栖息地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和管理。对珍稀濒危陆生野生动物实施抢救性保护工程,强化救护中心建设,研究制定陆生野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规划,推动建立青藏高原野生动物资源国家基因库,对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遗传资源实行重点保护。

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实施野生动植物基因库和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开展雪豹、普氏原羚等旗舰物种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实施一批野生动物救护繁育、极度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项目,使曾面临濒危几近灭绝的藏羚羊和普氏原羚物种在近二十年的抢救性保护下逐步摆脱濒危处境,种群有了明显的恢复趋势。

随着我省各生态系统类型变化趋于稳定,水域和湿地面积逐年增加,湿地生态环境转好,森林面积减少趋势得到遏制,草地植被覆盖率有所增加,代表性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加,提供给野生动物的食物和活动空间得到有效改善。野生动物数量的逐步恢复和增加,为维持我省生态系统的恢复发挥了关键作用。

——☆相关新闻☆——

最严管控!查处数起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案

记者从省林草局了解到,我省近期连续出台一系列重拳举措,对野生动物实行最严格的管控,查处数起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案。

1月23日以来,全省各级森林公安机关采取突击督导检查、定期巡护监测、24小时视频监控,对重点林区、自然保护区卡点路检,强化宣传教育等措施,第一时间对辖区内的自然保护区、集贸市场、餐饮,以驯养马鹿、梅花鹿、斑头雁、七彩山鸡等为主的109家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和以经营利用鹿产品为主的310家野生动物交易场所开展监督检查和清理整治工作。

1月27日,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林区派出所破获一起非法猎捕环颈雉案件,依法对违法行为人处以罚款8400元,并没收环颈雉(死体)7只和作案工具粘网2张;2月7日,格尔木市森林公安局收缴猎获的野生鸟类死体60只,其中59只为树麻雀,一只为褐柳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犯罪嫌疑人涉嫌非法狩猎罪,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月19日,省森林公安局刑侦治安支队侦破一起重特大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查获象牙、犀牛角、盔犀鸟制品50余件,麝香囊12个,涉案价值30余万元。

截至目前,全省各级森林公安机关共出动警力8292人次,检查驯养繁殖场所67个,关闭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交易市场25个,餐饮业协同相关部门统一行动,检查餐饮场所1005家,办理涉野生动物刑事案件12起、行政案件7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