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枯萎病和青枯病到底什么区别?怎么防治

枯萎病和青枯病到底什么区别?怎么防治

一般蔬菜都会发生枯萎病和青枯病,如西瓜、甜瓜、黄瓜、冬瓜、蚕豆、豇豆、辣椒、番茄、马铃薯等会发生枯萎病;辣椒、番茄、马铃薯、茄子和一些豆科蔬菜既会发生枯萎病,也发生青枯病。这两种病害在蔬菜上很常见,而且,发生又严重,常给蔬菜造成3-5成的损失,甚至绝收。因此,正确地区分和识别这两种病害,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尤为重要。

枯萎病和青枯病到底什么区别?怎么防治

一、两种病害的识别

这两种病害在蔬菜上常同时发生,外表症状有一些极为相似。两病共同显著的特点是同属维管束病害,表现为植株萎蔫、枯萎。发病初期,均表现为叶片、顶梢垂萎,特别是中午或强光下更明显,而清晨和傍晚可恢复正常;到发病中期,拔起病株,剖检茎秆,维管束都已变成褐色;到发病后期,病株凋萎,死亡。病虽然症状非常相似,但只要认真地进行田间诊断和对发病全过程监测,即可加以区分。

枯萎病和青枯病到底什么区别?怎么防治

1、导致病害的病原菌的种类不同。

枯萎病是由半知菌亚门镰孢霉属尖镰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而青枯病则是由青枯假单胞杆状细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

2、植株萎蔫速度快慢不同。

青枯病发病迅速,从显症开始,只需4-6d便会凋萎、死亡,表现为全株急性型萎蔫,而枯萎病株从叶片开始垂萎,凋枯直至死亡,需12-15d,凋萎的速度和时间比前者慢8-9d。

3、病株叶片萎蔫部位和顺序不同。

枯萎病病株是自下部叶片开始,自下而上逐次萎蔫。叶色逐渐由绿变淡,由黄到枯黄,进而转为褐色。叶片基本不脱落,整株枯死。植株矮小,嫩茎垂弯。

如甜瓜枯萎病全生育期均可发病,以开花至结瓜期发病最重。幼苗发病,根少、叶缩,然后整株倒伏枯死。成株开花结瓜期,叶片自下向上依次萎蔫,刚发病时白天萎蔫,早上和夜间恢复正常,10d后呈枯死状,易拔起。

如番茄枯萎病多在定植后开始表现。发病初期,一般距地面较近的叶片发黄,最后变褐枯死,枯叶多残留在茎上不脱落;有的茎一侧叶片发黄,另一侧叶片色泽正常;也有个别枝上的叶片半边发黄,另半边正常。发病严重时,病叶由下向上扩展,最后仅残留顶端数片叶外,其余均枯死。发病轻的,只有距地面较近的叶片黄叶外,其余均正常。病株根部呈褐色腐烂或局部坏死,剖开茎基部可看到维管束呈黄褐色。该病不同于青枯病的主要症状是植株得该病后叶片枯黄,潮湿时常在茎基部生粉红色霉状物。而且青枯病危害根系较小。

枯萎病和青枯病到底什么区别?怎么防治

番茄青枯病叶片出现不同程度的青干,同时在植株底部会有不定根产生,植株茎秆内部出现中空,出现萎蔫症状的西红柿,若剖开它的茎基部,可以清晰地看到维管束颜色已经变成褐色。正是由于这些维管束遭到了破坏,使养分和水分无法正常向上输送,才会使西红柿出现了萎蔫症状。青枯病病株与枯萎病不同,是上部顶端的幼叶、嫩梢和刚展开的嫩叶萎蔫。不等叶片枯黄变色,整株会很快失水青枯凋萎。如辣椒、番茄、马铃薯的青枯病都表现为青叶、绿枝萎蔫。

4、病株表现症状病征不同。

枯萎病株在潮湿时,茎(蔓或藤)基部可看到黄白色或粉红色的霉状物,这是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如瓜类枯萎病蔓茎基部常见褐色条斑或发生表皮层纵裂。潮湿时,有树脂状胶质溢出,茎部维管束变褐,蔓藤呈水渍状腐烂,表面出现白色玉米粉红色霉状物。而青枯病外表的茎、叶、枝及其他部位只表现病状,并不出现病征(病原菌)。只有横切病茎后,用手挤压变色的维管束时,才有白色的细菌液溢出,这才是它的病原细菌。如果将横切后的病茎浸入盛有淡盐水的玻璃瓶中,也可见乳白色的雾状物从切口喷出,这当然也是致病细菌。

二、两种病害的防治措施

蔬菜枯萎病和青枯病是很难治愈的两种顽病。它们可以通过土壤、种子、肥料、粪便、水流和农事操作时造成的伤口带菌传播。病菌从根部伤口及根毛顶侵入,在作物输导管内分泌毒汁素,堵塞导管,影响水分和养分正常运输,引起作物萎蔫死亡。其发病的条件是高温、高湿(20-25℃,80%以上的相对湿度适宜发病)、重茬种植、偏施氮肥、排灌不畅、肥料未腐熟、缺磷少钾少微等,均会导致枯萎病、青枯病的发生。目前尚无有效根治这两种病害的农药,必须采取综合治理的防治技术,方能有效。

1、合理轮作,远离菌源。

枯萎病和青枯病的病原菌均为“土壤习居菌”。枯萎病病菌以真菌的菌丝体、厚坦孢子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可在病残体中营5-7年腐生生活;青枯病病菌也可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存活14个月至7年。因此,只要土壤中残存这两种病菌,1年感病则年年发病。因此,应该在已发病的土地上实行2-5年轮作换茬种植,或水旱轮作效果更优。同时,种植前要彻底清除、烧毁病残株,不用病株沤肥,不施未腐熟的有机肥,农事操作尽量减少蔬菜植株伤口,改善排灌条件,从多方面避开菌源。

2、选育和推广栽培抗病品种。

枯萎病和青枯病的病原菌具有生理小种分化现象,而不同的生理小种有不同的致病能力和寄主范围。所以,选育和推广抗病的蔬菜品种成为可能,这是抵抗和减轻病害的有效途径和必要措施。

3、种子和蔬菜苗床消毒,消除菌源。

①种子处理。用温水或热水浸种。此法对枯萎病、青枯病均有效。具体方法是用种子重量3-4倍的53-55℃温水浸泡15min,边浸边搅拌,待水温降至36℃左右即停止搅拌,再浸泡4-5h即可催芽播种;瓜菜类种子发芽时间长,可采用热水烫种,用前述同样水量,温度70-75℃,将瓜类种子倒入其中,再用另1小桶反复倾倒,当热水降至稍有烫手时再搅拌10min即可。

②药剂消毒。青枯病可用三氯异脲酸600倍液浸种6-8h。防治枯萎病、青枯病都可用40%甲醛100倍液浸种15min。枯萎病可用50%福美双WP,以种子重量的0.3%-0.4%拌种。蔬菜苗床可换用无病床土,并用70%甲基硫菌灵WP或50%多菌灵WP多菌灵WP、75%敌磺纳SP400倍液苗床喷施消毒。

4、抑制病菌繁衍蔓延。

枯萎病易在黏性土壤、偏酸性土壤及偏施酸性化肥的地块上发病。土壤pH5-5.6最易发病。因此,可施用石灰调节土壤pH,抑制病害发展。枯萎病、青枯病在久雨后突遇高温或久睛高温、干旱后连雨闷热天气,极易暴发,成片萎蔫枯死。因此,在栽培全过程中要调节田间温、湿度,保持土壤高燥,去湿除渍,深沟高垄,适当密植,及时整枝,适度留瓜、保果,保持田间通风透光,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增施有机营养、磷、钾、微套餐肥嘉美赢利来,促进平衡生长,花果期喷2-3次800倍液嘉美脑白金、金点。这些健身栽培管理措施对抑制病害扩展蔓延,增加植株抗病免疫力都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发病初始阶段喷施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AC500倍液,对抗病保株,预防和抵制病害暴发有一定的效果。

5、药剂防治。

施用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杀灭和控制病菌。防治枯萎病可用70%甲基硫菌灵WP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WP400倍液、40%三乙磷酸铝WP500倍液灌根、喷雾;防治青枯病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WP4000倍液灌根、喷雾或用14%络氨铜AS4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WP400倍液、77%氢氧化铜WP400倍液灌根喷雾防治,对枯萎病、青枯病均有效。

【声明】仅供参考,实际操作一定要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及咨询当地有经验的农技专家!本文来自亿亩田蔬菜信息平台,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