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别忘了他们!在看不见的地方,他们与病毒“同行”

“怎么总感觉天空雾蒙蒙的”

“哪里啊,这么好的天!”

哦,原来是护目镜上的雾气模糊了视线

别忘了他们!在看不见的地方,他们与病毒“同行”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不是一线医务人员

虽然不直接接触患者

却每天与病毒“同行”

别忘了他们!在看不见的地方,他们与病毒“同行”

救护转运车队:

无数次经过长江大桥,却从未看清过黄鹤楼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在武汉市医院各个病房和诊疗室之间来回穿梭,他们不是医生,但他们每天需要照顾几百位新冠肺炎患者,他们就是中国红十字会救护转运车队的队员们。

别忘了他们!在看不见的地方,他们与病毒“同行”

每趟转运对患者、对队员,都是一场“生死接力”。

救护车颠簸过大,极易导致病人呼吸受阻,出现危险。他们与危重症患者“零距离”接触,防护稍有纰漏,就可能被感染。

别忘了他们!在看不见的地方,他们与病毒“同行”

队长王海涛参加过汶川和玉树地震救援,也曾远赴菲律宾海啸、古巴飓风救灾现场。

“自然灾害救援中,你能预测到身边危险,可疫情中,病毒可能无处不在”。

但更多的时候,患者眼神中的感谢,或者为他们竖起的大拇指,又让他和队员们倍受鼓舞。

别忘了他们!在看不见的地方,他们与病毒“同行”

车轮不停,他们累计已转运超过1600名病人。

“现在住院转运的病人数量明显减少,出院的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我们正在迈向胜利”

王海涛说,他们最想做的事是,等疫情结束10个队员,一个不落脱下防护服,摘下护目镜,走上武汉长江大桥,瞧瞧黄鹤楼的真容,感受武汉的晴空万里。

别忘了他们!在看不见的地方,他们与病毒“同行”

方舱清洁队:

我们会一直在这里做,直到方舱关门

在方舱做清洁不仅体力消耗大,因为要接触患者的生活和医疗垃圾,风险也很大

张登汉曾是一名武警部队的军人,退伍后已从事环卫工作11年。得知武汉江岸方舱需要一支突击队时,他第一时间报名,和同事们奋战5天5夜,将1000张床位铺设到位。

别忘了他们!在看不见的地方,他们与病毒“同行”

清洁队中共有8名退伍军人,有的人还穿着曾经的军装。

张登汉说:“集合时感觉像是准备要上战场了…我们会一直在这里做,直到方舱关门。”

别忘了他们!在看不见的地方,他们与病毒“同行”

医疗废水输转队:

说不怕是骗人的,但这是我们的战场

别忘了他们!在看不见的地方,他们与病毒“同行”

“医疗废水转运任务艰巨,非常危险,派谁去?”

“我们请战!让我们上!”

主动请战的这群消防员,都是90后,最大的29岁,最小的21岁。

湖北荆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洪湖大队的7名90后消防员,组成的一支医疗废水输转处置党员突击队,

执行高风险的转运任务,时刻承受着可能被废水喷溅、从高处坠落等诸多危险。

十多天来,他们累计转运医疗废水360余吨,确保每一次医疗废水都得到安全处置。

别忘了他们!在看不见的地方,他们与病毒“同行”

“说不怕是骗人的。”中队长助理金鑫说,“但怕也得上,哪里有危险,我们就要到哪去,职责所在。这是我的岗位,也是我的战场,上了战场就绝不能退缩!”

别忘了他们!在看不见的地方,他们与病毒“同行”

由于身染废水,这段时间7人只剩下了5人,但“疫情不退我不退!”这支119党员突击队早已许下了庄严承诺。

经此一役,当少年成为战士,战士将永远是少年。

哪有什么超级英雄,不过是一群平凡人换了一身衣服……

在这场战争里,每一个咬牙坚持的你,都是最勇敢的战士。

一起努力,中国加油!世界加油!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综合报道

转自:上观新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