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 好東西最後才享用,但葡萄酒是例外

以前我有這麼一個習慣:把最喜歡吃的東西留到最後。因為這樣就能讓味道在口腔裡停留更久,再細細回顧。

好東西最後才享用,但葡萄酒是例外

這個習慣似乎成了我的人生信條,直到我遇見葡萄酒。

在學習葡萄酒知識過程中學過“喝酒品嚐順序”,但是第一次品味5款葡萄酒時卻把這個常識忘掉了。

侍酒員告訴我:“要從1號酒開始喝,1號酒的品質最佳!”

遵循人生信條的我依然端起5號酒開始喝,我以為葡萄酒與美食一樣,最好的要留到最後。但我錯了,喝完前面4款酒,1號酒變得索然無味,而其他人對1號酒都讚不絕口。

我站在人群中附和著,口中卻不是該有的滋味。

好東西最後才享用,但葡萄酒是例外

喝葡萄酒的順序:應該先把最好的喝了

相信很多人聚餐時,吃一頓飯就要面對幾款不同的葡萄酒,甚至有些愛酒之人都會事先約好:一人帶一瓶葡萄酒。

通常情況下,在開餐之前都會請一個更有經驗的朋友來排列一下喝酒的順序,以保證這個品嚐會有序地進行。品嚐葡萄酒的順序規則並不是為了分出葡萄酒的高低貴賤,而是保證大家大家品酒喝得舒服,循序漸進。使大家更好地瞭解各種葡萄酒的不同風格。

這種規則與葡萄酒本身的味道相關,我給大家舉幾個例子。

乾白與乾紅


餐桌上放著兩瓶酒,一瓶白葡萄酒,一瓶乾紅。正確的順序應該是先喝乾白再喝乾紅。

乾白一般酒體較輕,香氣清雅,不象大部分乾紅這麼粗獷濃郁。如果先喝乾紅,再喝乾白,很顯得,乾白顯得索然無味。猶如喝杯果汁,回頭喝白開水。因為乾紅的味道總是比干白更重。更重的酒體,更高的單寧。

同樣的品種,不同的產區

酒桌上經常會出現兩款葡萄品種一樣的葡萄酒,這種情況應該怎麼排序?例如霞多麗:

夏布利的霞多麗與默爾索的霞多麗,同是霞多麗,但是夏布利的霞多麗沒有經過橡木桶,帶著非常棒的花香、礦物質味道及溫帶水果、橘子味,所以先喝,而默爾索的霞多麗一般經過橡木桶處理,帶來很好的奶油、堅果、烤麵包味,如果這款酒先喝肯定會蓋住夏布利美妙的果香與礦物味。所以夏布利先喝。

好東西最後才享用,但葡萄酒是例外

年輕的酒與年老的酒


不知道誰說過:酒越老,越醇香。這句話沒有錯,但並不適用於所有的葡萄酒。一般情況下,年輕的酒香氣更張揚,果味更加突出,更多的是葡萄本身帶來的水果香氣;年老的酒在陳年過程中氣味沉澱,有一股更穩重的香氣。

所以先喝年輕的酒,後喝老年份的酒。先感受年輕酒帶來的氣息,再感受年老酒帶來的沉穩,就像體驗一個人生的過程。

好東西最後才享用,但葡萄酒是例外
  • 幹型酒與甜型酒

先幹型酒,後甜型酒。這個很容易理解。如果你吃飯之前吃一塊糖,那麼這一餐飯一定索然無味,甜型對味蕾的破壞力可謂巨大,如果要做一名出色的品酒師可能很多人不太會去特意去忌諱吃什麼東西,但是糖還是要注意不要嘗試太多。

女性朋友很多都喜歡甜酒,但是為了餐的美味,還是忍著點吧!甜的東西一定要放到最後吃,甜的酒也一定要放在最後喝。

好東西最後才享用,但葡萄酒是例外

頂級酒莊的酒,一定要先喝!

我知道很多人都像曾經我一樣,對好的、喜歡的東西都要留到最後享用。但是在葡萄酒的世界中,如果你遇到了拉菲或康帝,那不需要過多的思索,肯定要把它們先喝了。

拉菲與康帝不是常常能喝到的,如果先喝了其他葡萄酒,在醉醺醺的狀態下回頭喝名莊酒,便完全感受不到它們的風味!

不過我還是提醒大家,好酒不要貪杯,因為葡萄酒是“越喝越下不來”!設想一下,你過慣了好日子,難道還會留念苦日子嗎?

並不是每一次聚餐喝酒都要遵循上面的規矩。

好東西最後才享用,但葡萄酒是例外

想品味各種葡萄酒最佳風味,有排序自然是最好的;如果是親朋好友許久不見,情濃於酒,那麼規則不重要,不如同坐一桌乾杯敬團聚來得有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