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集王聖教序》初學臨帖,字形結構怎麼把握?盼請各位老師指教?

年華埋藏了誰的眼淚


臨摹《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最值得學的就是字形結構,最難學的也是字形結構,怎麼樣更好去掌握呢?我這裡總結了幾條規律性的東西,分享給大家:


1、結構錯位

用錯位的辦法處理結構,是王羲之最擅長的,這樣就打破了常規,形成新穎的視角,讓人耳目一新。如《聖教序》中的“崇”字,上半部分向左,下半部分向右,相互傾斜,形成夾角。

再如《聖教序》中“蜜”字,上半部分中心在左,下半部“蟲”部往右錯位一格,卻更加靈動。

2、字內留白

王羲之善於在一個字中間營造疏密關係,常人寫的緊密之處,王羲之往往會反其道而行之,不僅不寫緊密,反而留出大面積空白。如《聖教序》“履”字中部:

3、輕重對比

王羲之在處理合體字結構時,往往在一個字之中將一部分寫輕,一部分寫重,單字內部構成對比關係,如《聖教序》“將”字左輕右重,“拯”字左重右輕:



4、局部放大

這種現象也較奇特,王羲之行書往往誇張一個字當中的個別筆畫,個別局部,讓人產生新鮮感,如《聖教序》“難”字的左上局部誇大,“是”字的下半部分放縱。


今天這一講先到這裡,明天有空接著說。

更多書法技巧文章,歡迎關注【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麓風軒


一般我給學生教字型結構,可以通過幾個步驟找到結字規律

一,尋找字的四點(最高,最低,最左,最右)。

找到這幾個點很容易發現字的主筆,例如聖這個字,很多人可能分不清是撇捺伸展還是底橫伸展。通過在字帖上圈出最左最右,可以更好的找到伸展筆畫。

二,找字形。

找到高低左右後字形相對來說就明顯出來。如二,三,王,玉,這類明顯就是上窄下寬,成梯形狀。要是我們寫成方形或者其他字形就錯誤了。

三,找筆畫位置。

找到外輪廓後,我們就可以繼續看細節,看每一個筆畫對應的位置。漢字的筆順很重要,下一筆承接上一筆,都要氣息連貫。所以,通過觀察筆畫之間的位置關係就讓整個字更精確。

四,看粗細輕重變化。

毛筆字在寫的時候區別於平時硬筆字很大的一點就是有粗細變化,也就是用筆的輕重變化。

通過上面簡單的幾點,初學者就可以自己分析字形了。

總結不是特別到位,簡單的說了幾點,還望對作者學習有幫助。


見心書畫工作室


我教你一個方法,即雙鉤法。你看到哪個字結構不好把握你就先拿張紙蒙在字帖上面,把這個字最外圍的點用鉛筆點出來。然後把這些點連起來成為一個不規則的多邊形。但是這個多邊形很小,你就在旁邊按放大數倍的方式重新點出這些點然後連成一個大的多邊形。最後再這個大的不規則多邊形裡面先用鉛筆劃分這個字的上下結構或左右結構等等。最後把這個字勾勒出來,再用毛筆填墨。這種方法一次就可以把這個字的字形牢牢記住。



紫楓書法筆記


找一本帶米字格的《聖教》對臨,力求筆畫的形狀角度力度以及牽絲映帶都臨準,一個字一個字過關。先形似再追求神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