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肖勇: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屬非正常情況

“2019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是一個不正常的表現。”1月10日,由鳳凰網汽車主辦,知乎、車雲網聯合主辦的和鳴實驗室·相對論向左走,向右走?——2020年新能源前瞻沙龍上,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勇如是說。

肖勇談到了2019年影響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兩大要素,一是國六切換引發國五車型的恐慌性拋售;二是補貼退坡及較長的過渡期導致企業成本調節失控。因此,肖勇認定2019年下半年的銷量下滑趨勢不能代表2020年的市場走勢。

而在被問及特斯拉的到來對中國品牌的影響時,肖勇指出,不應妄自菲薄,既然中國品牌已經在純電動領域取得了優勢,就應該建立道路自信、堅持下去。肖勇提到了蘋果與華為的關係,認為如果沒有與全球頂尖品牌的短兵相接,華為就不會成為今天這樣的世界級企業。同理,“在中國市場上都沒有信心跟特斯拉PK,中國的車企怎麼可能產生全球競爭中的頭部企業企業?”

而對於新能源汽車究竟是to B還是to C時,肖勇表示,B端市場不容忽視,尤其未來三五年還是重要的市場;而C端的拐點也即將到來,肖勇透露,2021年底或者2022年C端市場將會迎來小爆發。

肖勇: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属非正常情况

以下為訪談實錄:

鳳凰網汽車: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是否會止跌回升?

肖勇:相對來說我是一直對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充滿信心,我是相對樂觀的一個態度。過去的2019年剛才兩位老師也說了新能源汽車是一個不正常的表現,這一點我比較贊同。2019年燃油車領域涉及到國5、國6切換的問題,事實上把整個市場的價格體系打亂了,在7月份之前特別是提前實施國6的區域,正好是中國發達的區域也是購車最多的、消費能力最強的市場區域,國5車都是五折、五五折甩賣,實際上是恐慌性拋售,實際上違背了市場規律了。

燃油車的拋售,看起來跟新能源車沒有太大關係,實際上是有很大關係的。因為新能源車本身就有一個痛點是比燃油車貴,同級別貴幾萬塊錢。現在燃油車以五折甩賣,那就不是差幾萬塊錢了,就是同級別可能會差六萬、甚至十萬的情況都有。消費者主動掏錢買純電動車代價太大了。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是補貼的急劇下降。2019年,我們在坐的同行都知道,補貼是有預期,可能退個40%到50%。現在國補退了50%,地補全部取消了,綜合補貼是退了75%。這樣新能源汽車的主機廠,包括客戶在內,都是有一點措手不及。所以有一些產品是消失了,甚至有一些產品停產了。

為什麼?因為成本接受不了,補貼大幅度退坡成本接受不了。2018年賣得很好,包括我們廣汽新能源在內,2018年我們GE3賣的很好,2019年補貼大幅度退坡,基本上我們GE3就停了,只能等到11月份我們新款出來後,成本有了更多挑戰之後,我們才能重新進行銷售,兩個非正常的因素。

還有一點是,正因為補貼的大幅度退坡,政策的設計又比較奇怪,設計了很長的過渡期。國家政策我不好評論。我理解,如果是政策想大幅度退坡直接一刀切可能更好,大家站在相對公正的環境下競爭,可能有些品牌開玩笑說,有些產品直接消失了,不能說再出現的問題。

三到六月份,特別是to B端做的很大的品牌,我不好說誰,每個月幾萬臺的銷量,我剛才在下面和陳老師交流還說這又是不正常的情況。

所以新能源下半年,7月份以後大幅度下降,因為前面透支了。這種情況下,我反而認為下半年市場代表了2020年市場的一種,叫發展的方向和韌勁。2019年下半年這麼艱難的情況下,我們還認為可以實現增長,沒有理由認為2020年不增長,股市有句利空出盡,利空出盡就是利好了,我認為2020年整個大勢,和剛才的兩位老師談的不太一樣,大勢是利好,因為利空出盡了。我認為明年市場保守估計與2019年持平或者略微增長,大概增長2、3%。

我認為2020年還有一個機會,大家不知道留意到了嗎?實際上很多新能源的推廣,to C端利好的消息正在潛移默化的發佈。第一個我們希望最大的沉澱市場,北京市場排隊的指標可以多一點,大的市場是風向標。上海是有特斯拉的影響力,我認為to C端有一個利好消息,大家都認為特斯拉進來降價都是壓迫壓力,我反而認為是一種推動力和拉力,對整個中國純電動市場份額的擴大和影響力擴大,我覺得是一個非常大的助推劑。不是我們妄自菲薄,覺得我們的力量不夠,事實上中國的市場有點崇洋媚外的,一聽說特斯拉、寶馬、奔馳來做純電動汽車,大家就更有信心了。之前還有一點猶豫,是不是純電動汽車要劃清路線呀,要搖擺了,甚至前段時間氫燃料電池又冒出來了。中國在汽車市場上面一直是追隨者,落後了幾十年,突然一下自己在某個領域跑到前面去了,變得不自信了,甚至回頭看一下,看看有沒有其他品牌跟上來,好象就美國一個特斯拉玩純電玩的很帶勁,是不是我們又走錯路線了,經常會懷疑。我覺得不要懷疑,堅定走自己的路線,好不容易領先一次,要堅定不移的走下去。你一猶豫兩三年就被別人趕上來了,既然堅定選擇了純電動車,中國既然領先了就要毫不動搖堅持走下去。

這一點,像智能手機,中國的高鐵非常的類似,如果中國放棄高鐵發展現在可能又在日本、歐洲後面了,中國汽車人要有驕傲和自豪的,好不容易找到了適合中國在世界上領先的路線。

我認為一些大的城市對純電的支持,包括青島,2019年青島to C端增長比較快的城市,推薦出了純電動車停車費減免的政策,我相信各地也會出臺各種政策。一方面補貼退坡,另一方面,基礎會越來越好。

現在各個城市充電樁的建設速度非常快,這就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純電動車市場的發展催生了充電樁建設的快速提升,而充電樁快速的普及又反過來反哺對純電動汽車。所以我認為2020年還是有機會的。我認為沒有利好的消息出來都有1-2%左右的正增長,像這些城市支持純電動車發展的城市出來,純電動汽車有30%的增長率。越是低迷的時候,我反而覺得更是市場有發展前景的時候,我認為不是10%、10%,至少30%的增長。前提說這些支持的政策各地都能出臺落地的情況下,我認為至少30%的增長。當然這要到年底再看了,都是預測,只是表達下觀點。

另外,我認為2020年還有一個很大的機會。前幾年AO級的消費者特別像北京、上海這樣有佔號需求的客戶,到2020年面臨很大的問題就是置換的問題,之前的車產品確實差一點,其實對這些客戶造成了一種誤解甚至是傷害,他們認為純電動車就是這麼低端的,可能會造成這樣的印象。但是隨著2019年、2020年推出的,你會發覺純電動汽車會越來越有競爭力,續航、充電便捷性、智能化等等,車輛的高端(設置)會帶來這些客戶觀念的改變,他們可能會樂於進行第二輛純電動車的置換。

最後我想說的是,在一次媒體交流會上我也說過了,我堅持認為純電動汽車是趨勢。為什麼現在純電動汽車發展起來有波折,肯定有政策的原因,當然我覺得更多是我們自己要反省的原因。在座的我們汽車人,我們做純電動汽車品牌的人,我們到底打造了一款具備極致魅力的產品沒有,能否吸引消費者,換句話說,現在購買純電動車的消費者是被動的,是剛需的,因為沒有牌、限行等等這些。但是我們有沒有信心讓讓消費者用上這款車以後就痴迷上這款車,沒有退款,選完以後回不去了,他下一款車還想用純電動汽車,這就是我們自己要乾的事情。

你的產品能否給他帶來不一樣的體驗,讓他覺得你的車跟燃油車確實有極大的優勢,能夠克服目前的痛點,前後比較還是願意用純電動汽車。這就是我們要打造的極致魅力的產品和服務,讓他覺得確實跟傳統燃油車比有極大的好感和區別,就成功了。

我認為現在就是傳統手機向智能手機過渡的這一階段。當智能手機統一天下的時候,我們回過頭來再看,智能手機的過程也是很痛苦的。不要認為iPhone第一代就打敗了摩托羅拉、諾基亞,沒有。iPhone是到了第三代甚至第四代的是時候,經典款出來後智能手機才開始普及。大家回想一下,iPhone第一代出來的時候後我都覺得好醜,沒有按鍵,又胖、圓圓的,這麼醜的手機怎麼可能推廣。現在回過頭來看,純電動汽車也是到了這個階段,我想著再有三五年到2025年的時候成為主流。

鳳凰網汽車:特斯拉的到來對中國品牌而言是利是弊?

肖勇:作為廣汽新能源來說,我們現在也沒有很多產品,現在是兩款產品。雖然我們是從傳統車發展起來的,廣汽集團2017年9月份獨立成立了廣汽新能源公司,我們的技術路線之前一直在做很多儲備,PHEV、EV,包括氫燃料都在做。但是廣汽新能源2017連9月成立以來,2018年建設到2019年投產,公司非常堅定地走純電動系統。廣汽新能源非常確定地走純電動。至於PHEV、插電、氫燃料交給其他的公司發展。所以說作為廣汽新能源來說堅定走純電動路線,而且一上來就是走的純電專屬平臺。

雖然它是傳統車企獨立出來發展新能源,一開始就是我們說的GP1.0,2019年出來了兩款基於2.0純電的車型,就是Aion系列的產品,Aion S以及Aion LX。可能跟李總他們更好相反,他們可能做20萬以上的,我們基本上都在20萬以上的產品。所以確實像您說的,我們可能跟特斯拉會有一定的市場重合,但是我非常自信地說,在這裡我也非常自信公開地講我的產品已經超越特斯拉了。現在唯一的短板是品牌,知名度也好,廣汽新能源2017年成立,2019年真正運行的企業,就是兩年的時間,特斯拉不要以為它就只有幾年,特斯拉已經16年了,到今年已經17年了,前十年它還是默默無聞地打基礎,可能就是Model X系列推出來才開始一炮而紅。

我認為接下來的發展,我談了一個觀點供大家參考,它到中國來反而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中國一直認為硅谷來的,加州的來是一個非常神秘、很牛的人。就是剛才開場講的好像成為一個營銷事件一樣,我覺得不是壞事。它到中國來反而揭開神秘面紗了,一是行業的人可以更好地看到,前面發言同行提到的,優勢的地方學習,不足的地方可以超越它,更近距離接觸它。

二是什麼?車主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它和認識它。不要忘記,特斯拉也不是好像十個指頭伸出來全是優點,它也有缺點,它的產品也有不足的地方,實話實說,它的服務更不用說了,也有不足的地方。同樣的道理,神秘面紗揭開之後,我們中國的《孫子兵法》叫做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很好,它來了,我們終於可以知己,我們知己就不用說了。

雖然任何事有利有弊,總體來說肯定是利大於弊的,實話實說在中國市場上都沒有信心跟特斯拉PK,那中國的車企怎麼可能產生可以跟頭部企業全球企業競爭?反過來說,如果沒有蘋果怎麼會有今天的華為?在智能手機這個行業沒有興起來之前,我可以負責任地講,中國雖然有很多手機企業,但是沒有一個世界頭部企業,傳統手機行業裡面,雖然有一些量做得很大的,但是沒有一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反而智能手機取代傳統手機的產業革命過程中,中國的智能手機行業崛起了,不管是我們領頭羊的華為,還是OPPO、小米,這都是中國很自豪的智能手機企業,他們顛覆了傳統,成長成為了世界巨頭,特別是華為,公認的世界三強之一。

所以同樣的道理,中國在燃油車上是很難產生世界頭部企業,我也是從燃油車行業過來的,我們知道差距在哪,但是反而可能在世界汽車變革的格局裡面產生可以和特斯拉這種,包括大眾也在電動化,豐田也在電動化,寶馬、奔馳等都在電動化,我在這裡拋出一個課題,他們一定會成功嗎?大家可能覺得他們是百年企業,肯定會成功。錯,摩托羅拉也是很大的企業,也是歷史很悠久的企業,柯達也是很悠久的企業,諾基亞也是歷史悠久的企業,但是在產業革命的過程中他們在某些領域就失敗了。索尼也是啊,在家電行業,索尼、東芝也曾經是巨無霸,現在變得要放棄了。

所以說行業的變革反而是新的機會,就一定有新的巨頭產生,舊的巨頭倒下。所以在傳統車企裡面我可以負責任地講,絕對不可能全部活下來。今天看起來很偉大的企業、很巨大的企業可能在未來二三十年的變革中會倒下,但是同樣也會有轉型成功的繼續是巨頭,也有我們在座的可能產生新的巨頭,真的是這樣。這就是行業變革的機遇和魅力所在。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認為特斯拉來中國就怎麼樣了,我認為它是一個局域事件,在中國市場上如果我們都覺得不能跟它PK,你怎麼可能到世界上PK?你不要忘記了華為不是在中國市場上PK,它寨歐洲、美國市場和全球市場競爭。

我覺得我們有幸生在這個時代,能夠參與到這樣的一場變革裡面去,我覺得已經是一種幸運,在我們在座的裡面能夠產生的話那就是更大的成就和幸運。這是第一個。

第二,實話實說,到最後我認為還是產品的極致魅力和服務的極致魅力最終能打動客戶。品牌不是一天建成的,它需要積累的。特斯拉確實在純電動領域成為了領先者。你不要忘記了第一個續航500公里以上的就是特斯拉,第一個推出L2級駕駛以上的也是它,所以它因為曾經是頭部企業就是領先的,所以它現在我們都叫網紅,熱度挺高,沒錯,但是接下來我們就是要積累,你也要爭取成為網紅。比如我們的Aion LX,我們的續航里程已經達到650公里,已經超越了他們,但是多少人知道呢?它是L2級智能駕駛,但是我已經可以做到L3級智能駕駛了。當然由於現在的法律還是2.5,因為現在國家法規還不太允許L3級。我蒙做到L2.5。其實我在這個領域都已經領先它了,但是可以負責任地講,我們又有多大的資源和多大的能力把產品優勢和產品的魅力抓取到一些有需要人群和精準人群並讓他們體驗到?這就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不管用什麼辦法都要讓客戶體驗到它,而體驗就能愛上它,他就離不開它了,這就是件好事情。那這個背後是什麼?你要打造極致的產品。

特斯拉的產品我覺得它的均衡性是比較差的,它的科技感和之前的續航方面確實領先,包括它的設計感,作為一個科技的產品開起來很棒,但是實話實說,作為一個車乘坐的舒適型以及內飾的單調,甚至給人不太溫暖的這種感覺,實話實說這就是它的短板,而你說有些人就要選擇科技範,那就對了。但是市面上選擇科技範的客戶是100%嗎?甚至能超過50%嗎?我認為不是,我們也分析過。所以這一塊我認為未來很簡單的是我們要跟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競爭,甚至在全球市場競爭,我認為是兩個,第一個是科技的魅力這是無所不在的,必須要有。很簡單,你說我現在做一個低成本的產品,現在做一個300塊錢的傳統手機,甚至200塊錢的傳統手機,你說它能成為主流嗎?成為不了主流,再便宜也沒有人,但是不可能成為主流,因為沒有科技感。你說現在給你一個手機,不能上網,不能打遊戲,不能發郵件,不能社交,有什麼用啊?就能打個電話,發個短信,能成為主流產品嗎?

所以說第一個,未來產品的競爭一定是科技魅力的競爭,特斯拉已經走在前面了。第二是成本和資本,真的是這樣的。你說我很有錢,我現在就燒錢,我把他們都燒死了,我一直獨秀。你不用考慮資本的問題,那就是資本的力量了。但是你說不是每個人都能燒錢的,那怎麼辦?那就是成本的競爭了。成本的競爭很簡單,就是細分市場的競爭。都有科技魅力的情況下,也分華為、oppo和小米,同樣的道理。未來的市場格局各有各的精彩,關鍵是你怎麼抓住你的客戶群,讓他能體驗到你的科技魅力。

鳳凰網汽車:廣汽新能源在B端和C端有哪些行動?

肖勇:談廣汽新能源的看法,供各位媒體老師和同行參考。我們堅定地認為未來三到五年to B的市場還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市場。我們在跟何總交流的時候,我還跟他開玩笑說,你說不要做to B,是因為你沒有合適的產品,你有合適的產品你肯定會做。直言不諱,跟他開玩笑。你的需求是什麼,你的產品定位是什麼,就是回到前面那個課題,特斯拉進來之後,你到底想做華為、小米還是想做VIVO,你要做華為,你就必須得扛起這個大旗,你就要直面跟iPhone、三星競爭,我做小米也能做的很舒服,為什麼?因為在細分行業裡面我已經做到老大了,我也能活下來賺到錢,可能我跟iPhone不會直接競爭。我對小米也很崇拜,我也很算是米粉,雖然我現在用的華為手機。

其實就是這個課題,你的定位是什麼,很簡單,to B端的市場,我覺得它未來三五年還是一個重要的市場,你想做純電動汽車,這個市場是不能忽視的,為什麼?它可以分擔你的成本。大家知道汽車是規模效應,我們經常說,傳統燃油車你如果不月銷兩萬,你都不好意思叫爆款,你說你現在不是月銷過兩萬的車,你敢說自己是爆款車型嗎,燃油車。但是新能源汽車,我說了,我們只要月銷40000臺,我的RRS(音1:43:10)穩居行業第二,所有純電動汽車第二名,非常好,但是這4000臺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嗎?肯定不是的,我肯定希望進一步做大產品分攤,這是肯定的,規模效應還未形成,這是新能源汽車的(1:43:25)。 這時候你會發覺,維護客戶是很好的機會,這是第一。

第二,to B端和to C端他的訴求完全不一樣,反而to B端更容易打動,我為什麼這樣說?因為to C端說老實話,他的要求會高,to B端很簡單,這個車就是用來謀生和掙錢的工具,他要求很簡單,就是全生命週期,比如說開三年或者五年,全生命週期比燃油車要便宜,就這麼簡單,三個成本:第一,購車成本;第二,使用成本,使用成本就是燒油和充電的區別;第三,維護保養。所以說我們現在為什麼說to B是很好的機會,它有可能成為純電的忠實用戶。三年30萬公里或者五年50萬公里,我們說網約車也好,出租車也好,至少30萬、50萬。燃油車和充電的費用一比,差十萬塊錢,真的要差10萬塊錢,他就看重這一點,就這麼簡單,所以說他會堅定地擁護純電動汽車。

我在這裡呼籲一下我們行業的夥伴們,一定要善待我們to B端的客戶,千萬認為to B端的客戶好像不是客戶一樣,不是車主,他真的是我們最忠實的車主,我是這麼認為。而且他可以起到普及和示範的作用。你不要忘記了,很多人在買純電動汽車之前,他可能會打網約車,可能會覺得這個車也不錯,挺好,他可能會成為一個我們經常說的,你去花錢請人試車試駕體驗,還不如通過to B把口碑建立起來,如果想做to B的市場,一定要打造專屬的產品,專門針對to B的專屬產品。我們對to B市場非常重視,我們打造的是,我們2020年提出一個口號叫“打造一款用不壞的網約車”,不說50萬,60萬公里都讓他用不壞,全生命週期維護保養。就是我說的,打造極致的產品和極致的服務,極致產品不是滿身高科技才叫極致的產品,不是,極致產品是能夠滿足客戶需求,甚至超越客戶需求才叫極致的產品,他就希望我們50萬公里跑不壞,我就打造一個50萬公里跑不壞的產品給到他,這就是我們要重視重視to B端。

第二,我認為to C端,時間關係不展開,to C端我們認為目前制約我們推廣和發展的,實事求是的說,第一個是科普,要打消他購買純電動汽車的顧慮,甚至很多人覺得買一個純電動汽車是不是不靠譜,或者覺得周邊的人會用異樣的眼光看我,消費的氣氛和心理要改變和形成,形成一種良好的生態,有待於大家一起去努力,各位媒體老師和行業的兄弟們一起努力,把這個消費心理扭轉過來。

二,我還是堅定認為要打造極致科技的魅力,同時我們跟燃油車必然要面對極致的PK。2021年,補貼全面退坡的時候怎麼辦,我提了一個概念,我們跟同級別燃油車之間,價格差10%到15%左右,你才會有信心,否則別人還是不會輕易選擇你。為什麼?他說我十萬塊錢已經買一個很好的燃油車,我為什麼要花十二萬甚至十三萬,去買一個看起來跟它差不多的純電動汽車,你的駕駛感確實好、操控確實好、加速確實好、科技感強,但是他願不願意買單,要他口袋裡真的掏錢的時候他會想,我們為什麼說10%到15%,大概就是兩三萬塊錢,就是他第一年充電和燃油之間省下來的差額,他是願意拿出來的,第二年、第三年再省下來的錢應該歸我了。為什麼?因為我嘗試一個新的科技產品,我總要有一點好處是不是?所以說他能接受的心裡是第一年和一年半的錢願意拿出來支付這個差價。

我們分析認為2021年底或者到2022年的時候,會迎來to C端的拐點,一個小爆發,供大家參考。這是根據整個技術革命成本減低和燃油車之間的一種差價,到那個時候可能會實現與燃油車之間的差價。你不要忘記,差這樣一個價格,混合動力也值這個價格,說難聽點,我把混合動力打敗了就成功了。就這麼簡單,所以說我們分析2021年底到2020年的時候,會帶來一個小爆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