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奔跑吧,阜阳!

奔跑吧,阜阳!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梦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用这样一句歌词来形容此刻千万阜阳人的心情,再合适不过。

12月1日,商合杭高铁(合肥以北段)和郑阜高铁将正式开通,标志着阜阳跨进了“高铁时代”。千万阜阳人的高铁梦,照进现实。这是阜阳高铁的“第一笔”,更是安徽市市通高铁的“最后一笔”。

圆梦虽迟终成真。从未有一座城市,像阜阳一样,对通高铁有这般的躁动和渴望。从商合杭高铁规划之初到2015年11月动工,再到2019年9月联调联试,它的每一个消息,都牵动着阜阳人的心,屡屡霸屏阜阳人的朋友圈头条。

阜阳真是太需要高铁了。

奔跑吧,阜阳!

2019年11月,“高速综合检测车”经过阜阳西站(陆应果 摄)

01 阜阳等了太久

高铁开通之日,更值得回望阜阳铁路走过的路。

1996年9月1日,京九铁路正式全线开通运营,从那时到现在,每逢春运,阜阳站广场上大大小小的候车帐篷、成千上万的人群、不计其数的行李和便当,成为电视新闻的必出镜头,也是经历过这些的人,难以忘却的记忆。

奔跑吧,阜阳!

当时间的脚步跨过21世纪的门槛,来到2004年1月,高铁网浮出水面。国家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出台,1.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逐步建成,一大批城市先后进入“高铁时代”。

然而,作为老牌铁路枢纽的阜阳,却没有搭上第一班“高铁快车”。期间,京九铁路全线电气化,漯阜铁路复线电气化,阜淮、阜青铁路电化改造,阜六铁路开通等一系列铁路线新建、改造工程相继完工。

但与引领未来发展的高铁,阜阳总是少了那么点“缘分”。

阜阳也曾与“缘分”擦肩。2013年12月,历时四年多修建而成的阜六铁路宣告运营,这是安徽省第一条一次性开通时速达160公里的单线客货混跑铁路,一度让阜阳看到了圆梦高铁的曙光。

遗憾的是,铁总的一纸通文,即单线普速铁路(包括阜六铁路)一般不考虑开行动车,让阜阳的高铁梦戛然而止。

梦断阜六,这一断,就是六年。

千万人口大市,何时通高铁?阜阳在问,外界也在问。

2015年,一条铁路再次点燃了阜阳人心中的激情。5月,商合杭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11月,正式开工建设。

奔跑吧,阜阳!

商合杭高铁北起商丘,经阜阳、合肥、芜湖,向南终至杭州,途经河南、安徽、浙江三省,是国家“八纵八横”中的高等级铁路,被誉为“华北第二通道”。

好消息接踵而至。2015年12月,直通阜阳的另一条高铁—郑阜合高铁正式开工,两大省会城市郑州、合肥直通阜阳。

郑阜+商合杭高铁让阜阳结束了绕道合肥、淮南、蚌埠乘坐高铁外出的历史,东进可到长三角,西出可达郑州、西安,北上可通京津冀,南下可至珠三角。由此,阜阳将形成1小时直通合肥,2小时到郑州、南京、武汉,3小时到上海、天津、杭州,4小时到北京、宁波、福州的交通圈。

奔跑吧,阜阳!

制图\\舒晓东

高铁的触角还延伸到了阜阳各县。除阜南县外,阜阳将实现县县直通高铁,这在目前的安徽省16地市中也是不多见的。

更让人振奋的是,在未来新一轮高铁布局中,京九客运、阜淮徐、皖北城际铁路等多个高铁、城际干线过境阜阳。

这就意味着,高铁建设初期被“边缘化”的阜阳,在高铁建设加速期,凭借区位优势,从“高铁盲点”走向“高铁枢纽”,未来将成为公认的交通高地。

届时,阜阳将成为中部地区唯一拥有七条高铁和城铁的非省会城市,也将成为仅次于合肥的安徽省第二大“米”字型交通枢纽,阜阳西站将成为安徽第二大高铁站。

奔跑吧,阜阳!
奔跑吧,阜阳!

迈入“同城时代”后,阜阳人无论是“常回家看看”,亦或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1天内基本都可实现来回。

多年等待,一朝圆梦。

02 高铁+长三角的“城长”空间

“坐了9年的夜车,终于通高铁了。”这是一篇《南京到阜阳、亳州等地首通高铁!预计12月1日》的网文下,点亮最多的

留言。阜阳人对高铁的期待,可见不一般。

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千万人口大市,阜阳每年流出人口高达250万人,他们翘首以盼时空距离压缩带来的舒适感。

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不仅寄托着250万外出阜阳人的思念,更承载着千万阜阳人加快发展的殷殷期盼。长期以来,积蓄于阜阳体内的发展能量和渴望崛起的诉求,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迫切需要一个突破口释放出来。

现在,阜阳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一个月前的10月15日,阜阳正式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一员,加入长三角朋友圈,给即将开通的商合杭高铁带来了一个“头彩”。

奔跑吧,阜阳!

10月15日上午,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19次会议在芜湖召开。会上,阜阳等七个城市被吸纳为城市经济协调会新成员。

长三角+高铁,对阜阳又意味着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先要看看阜阳有什么。

有人。2018年,阜阳全市户籍人口达到1070.8万人,常住人口820.7万人,是安徽省内人口第一大城市、中国五大劳动力输出地之一。要知道,近些年区域经济竞争的关键因子便是人口,这也是未来中西部城市追赶东部城市的重要砝码。

跳出阜阳来看,在中西部这片人口最为密集的区域内,以阜阳为中心的150公里半径内,有超过6500万人口。这个人口可以排在全国省域第八,比安徽省6323.6万人的常住人口还要多。

正可谓“城因人而兴,人因城而荣”。一旦阜阳“米”字型高铁枢纽成型,将在大城崛起中占得先机。一座城市的繁荣与未来,与人的集聚和发展相伴相生,阜阳的大城形态也将随之而变。

依托阜阳西站,高铁片区将“一年拉框架、三年打基础、五年成规模”,接通阜阳机场,再“牵手”西湖新区,阜阳城西将崛起两座“新城”,与东部老城交相辉映,大城市框架变成立体化的现实。

奔跑吧,阜阳!

兄弟市滁州就是一个现实案例。为对接京沪高铁时代的到来,2011年6月,滁州南站更名为滁州站,以此为中心展开城市建设,几年发展便崛起一座“新滁城”。与滁州相比,阜阳有着天然的巨大优势,千万人口体量让阜阳的人口集聚相较一般地市会更快。

高铁重塑大城“血肉”,也打通了阜阳的外部“骨架”。

过去,阜阳受制于交通“软肋”,与长三角这架中国最强经济战车有些区隔,二者在发展上没有达成同频共振效应。上海、南京、杭州等长三角先发地区的高水位,流到皖西北城市几乎所剩无几,这导致皖西北的产业与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的产业联动紧密度不够。

一位地方政府的招商干部曾深有感触地说:“有了高铁站,不仅方便出行,而且城市形象上去了,招商引资也方便,还能带动城市建设。要是不通高铁,谁去你那里投资?跟人招商谈合作都没有底气。”

从地图上看,阜阳与长三角、中原经济区等各大城市,基本都在200公里以内。但过去因未通高铁,时有梗阻,有些地方看似只有百公里路远,却因交通让一些企业对阜阳望而止步。

如今,圆梦高铁,阜阳与长三角等先发地区可望又可及,顺应“米”字型高铁枢纽建设带来的改变,阜阳成为拉近长三角与中原城市群时空距离的节点型城市,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战略区位价值更加彰显:阜阳与中原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乃至整个长三角城市群实现全方位互动对接,同频共振。

奔跑吧,阜阳!

这种互动一旦形成,便具有爆发力的速度。比如,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如今已发展成为阜阳的产业高地。高铁开通后,阜阳到合肥一小时内到达,两地互动也将更加便利。

随之而来的是长三角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创造新的经济活动和就业岗。简单地说就是更多、更快、更广。

其二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思想的涌入,实现新兴产业的“反梯度转移”。

在这方面,阜阳人很果断。最让人“信服”的是阜阳的机器人产业,本是产业空白的阜阳,靠着新松,硬生生在皖北撕开了一条口子。这几年,阜阳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一直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说:“没有高铁都这样了,有高铁不得起飞了啊!”

奔跑吧,阜阳!

位于阜阳市颍泉区的新松机器人产业园

与高铁带来的形象改变相比,阜阳的“干货”实在太多了。

阜阳有水有文化,当年苏轼笔下“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的颍州西湖,欧阳修笔下“民淳松简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的阜阳民风。曾经文人墨客笔下的大美阜阳,将伴随高铁飞驰广而告之。

与此同时,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纷纷开始寻找菜篮子,近至江苏盐城,远达黑龙江哈尔滨。阜阳作为农业生产大市,乘着高铁东风,具备成为面向全国特别是长三角消费市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由“百亿粮仓”升级为“千亿厨房”的基础和条件。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对阜阳的拉动作用,不可限量。

内有人口基数打底,外有区位空间助力,阜阳崛起,有了更多的底气。网友惊呼,阜阳将要开启“起飞”模式,一个“崛起大中原,融入长三角”的实力阜阳、大美阜阳即将迎面走来。

奔跑吧,阜阳!

阜阳城区 张伟 摄

03 冲击安徽第一方阵

高铁改变一座城。阜阳大城崛起,将引发安徽的区域格局深刻改变。

在安徽,阜阳的发展,不仅关系一城一地的崛起,在区域大棋局上,关系到皖北振兴区域战略的全局。

有一句话,耳熟能详:“阜阳是安徽人口第一大市,在皖北振兴乃至全省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那么,驶进高铁时代,阜阳又将给皖北、安徽带来怎样的区域变局?

目前,皖北六市中,阜阳的经济总量、人口、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都排在第一位。以2019年前三季度经济总量来看,阜阳以1429.5亿元,位列全省第六,高出蚌埠的1355亿元和宿州的1299.8亿元。

与相邻的苏北拥有“重镇”徐州不同,皖北长期缺乏一个强大的中心城市,即体现人口资源集聚和带动效应的大城市。

放在更大的区域格局中观察,皖北的“大城市缺失之痛”,会更加一目了然。西北面是中原经济区,有国家中心城市郑州;西南面是武汉都市圈,有国家中心城市武汉;东南面是合肥都市圈,有国家科学中心城市合肥;东北面是淮海经济区,有老大哥徐州。

若将四个大城市对角相连,交汇点便在阜阳,前文提及以阜阳为中心,150公里半径内,有超过6500万人口。伴随“米”字高铁所带来的投资效应,将迅速拉动阜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对人口集聚产生巨大“磁吸效应”。

用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大年的观点来说,阜阳处在大城市的“围空区”,周边数千万人口的空间范围内,没有大城市,这是阜阳大城崛起的天时地利。

奔跑吧,阜阳!

综合来看,以阜阳的现有基础,再

加上长三角新成员和高铁两张牌,依托未来全省第二大“米”字型交通枢纽,破解皖北大城市缺失之痛,阜阳需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官方的一些表述中,也印证了阜阳未来在皖北的地位。

2018年10月,《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发挥阜阳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2019年5月,国家出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阜阳、徐州等城市在规划纲要中被“点名”。随后,安徽省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实施,将高质量推进“一圈五区”建设,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直接与阜阳有关。

这是一个趋势,区域格局将随之悄然生变。

由于发展阶段的限制,眼下的阜阳还有一些差距,但有差距也就意味着有发展的空间、想象的空间,乃至跳跃的空间。

在安徽省域的经济格局上,合肥的核心城市地位已经确立,芜湖也渐渐坐稳了第二的位置,“第三城”正展开激烈的角逐。从最新经济数据看,2019年前三季度,安庆15

30.5亿元排在第三,马鞍山1519.1亿元排在第四,滁州1441.6亿元排在第五,阜阳1429.5亿元排在第六。

四城差距仅有100亿元,往往也就是一个大项目的落地。恰好这正是阜阳迈入高铁时代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大优势。眼下就能感受到的是,2018年,阜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1%,连续五年居安徽省第1位。

如果将时间再拉长,下一个10年,阜阳极有可能进入安徽城市经济第一方阵,又或再次争先进位,能否向更高位次发起冲击?

值得期待!

奔跑吧,阜阳!

10月24日上午,在阜阳市境内,G55422次列车从商合杭高铁跨滁新高速公路大桥上经过。(摄影 任长波)

04 未来已来

高铁的开通,打开了阜阳发展新空间,但也是把双刃剑。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的时代早已过去。如今的高铁,就好比推动经济的发酵剂,最后能否做出酥软新鲜的面包来,还要看面粉质量,温度和湿度。

面粉的质量是项目和资金,温度是人才,湿度是营商环境,这三大要素是当前阜阳最渴望的,也是最紧缺的。恰好这些,长三角都有。

长三角有的是项目和资金。上海、南京、苏州等大城市有着大量待转移的产业,如何让这些先发地区的“高水位”流到阜阳,很是关键。

看到此机会的决不止阜阳一地,后发地区就此展开明争暗夺,都想着分一杯羹,以期获得企业的青睐。

于企业而言,交通、人力资源是一部分需要考虑的因素,这些阜阳都可以提供,但是一些战略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甚至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企业,他们往往看中的是人才和营商环境。

这是一个两环相扣的矛盾体。一方面,人才因阜阳没有好的就业岗位和产业容器,离开阜阳;另一方面,企业又因阜阳没有人才,拒绝阜阳。

阜阳老乡千千万万,在外人才遍地开花。在高铁的虹吸效应和过道效应未来之前,每年阜阳流出人口就有250万人之多,如何减少人才、资金、消费等阜阳本地资源外流,吸引他们回来,值得阜阳去思考。

奔跑吧,阜阳!

这些年,阜阳“接您回家”已有十二载,近4万名老乡返乡,他们带着新理念、新技术回到阜阳

创业创新,直接带动了知识、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的回流。

换一种思路来看,人才只有流动没有流失。如果阜阳到上海、南京、合肥等长三角科教资源丰富城市设立研发机构,实现不为所在,但求所用。同时,这些大城市也可以在阜阳设立研发机构,再辅之柔性引才政策,真正做到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未尝不是有效的一招。

无论是人才,还是企业,一个地方的环境至关重要。这些年来,浙江最多跑一次,江苏不见面审批等创新,领全国改革创新风气之先,高铁开通后,先进的发展理念和思想随之涌来,阜阳最大的改变将不仅是外在形象,更是内在状态的塑造。

城市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融入长三角、高铁全覆盖,能不能抓住机遇,实现变道超车,关键还在于阜阳自身炼好“内功”。

眼下,阜阳正在重新打量自己,谋划未来。早在今年7月,阜阳就开始深入思考谋划“融入长三角,高铁全覆盖,我们怎么办”。

奔跑吧,阜阳!

这是一场全市上下广泛参与的大讨论。这句自我求索的发问,直指差距与不足,既显示阜阳自省的勇气,更彰显阜阳勇于提升的自信。

11月7日,在“融入长三角、高铁全覆盖、我们怎么办”交流研讨会上,安徽省副省长、阜阳市委书记杨光荣强调:融入长三角、高铁全覆盖,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带来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崭新动能,拉近了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畅通了各类高端人才的引入渠道,提供了促进思想解放的强大推力,必将对阜阳未来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未来已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