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茶陵有一位帶動鄉親致富的“鵝司令”

“一朝為軍人,終身有軍魂”。在創業的路上,退役軍人陳見林憑藉堅韌不拔的毅力,從養殖行業的“門外漢”變身為遠近聞名的“鵝司令”。隨著陳見林“一聲令下”,近千羽白鵝引吭高歌,爭先恐後撲向水塘。

陳見林:“我們這個鵝的品種叫浙東白鵝,個體比一般白鵝長的速度快,體型要大。”

茶陵有一位帶動鄉親致富的“鵝司令”

黝黑的皮膚、爽快的性格、麻利的動作,陳見林身上依舊保留著軍旅生涯刻下的印痕。1995年,陳見林退役後選擇自主創業,回鄉做了幾年餐飲生意,他決定養鵝。2005年,陳見林成立了順豐農業科技公司,在舲舫鄉長鴨村一處背靠荒山的水庫上,開啟了他的養鵝計劃。

陳見林:“創業不容易,沒有專業團隊的技術對接,自己又沒時間走出去學習,那時候網絡也沒這麼發達,很閉塞,走了很多彎路,虧得自己差點都經營不下去了。”

知己知彼,才能打勝仗,陳見林把自己失敗的原因一一羅列了出來:市場不成熟、粗放式經營、盈利模式單一、沒有形成產業鏈;克難攻堅,是軍人本色,困難雖多,陳見林卻沒有被壓倒,他學習取經、調整思路,帶著對養鵝事業的新理解重新起航,成立了集養殖、科研於一體的現代化養殖基地----宏旺鵝養殖合作社和茶陵縣鵝魚養殖科技協會,開啟科學化、精細化養殖模式。去年,陳見林的鵝賣到了廣東市場,全年銷售商品鵝20多萬隻,銷售額達到2000多萬元。

茶陵有一位帶動鄉親致富的“鵝司令”

陳見林:“根本不愁銷路,光是長沙市場的很多販子,都要跑到江西、北方去拉鵝,所以銷量是沒點問題。”

一人富不算富。面對許多尚未致富的鄉親,陳見林採取“養殖基地+農戶+專業化”的創新模式,免費向貧困戶發放鵝苗,並負責技術指導,等鵝養大了又負責按市場價回收。僅2018年,陳見林就向茶陵19個貧困村1800多戶貧困戶免費發放了價值50多萬元的鵝苗。

茶陵有一位帶動鄉親致富的“鵝司令”

現在,基地總投資3500萬的屠宰全自動生產線和產品加工廠正在施工,鵝品種培育和產品研發大樓同步建設。“鵝司令”的創業之路越走越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