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軍事實力強勁的蜀漢為什麼會一戰而亡?

軍事實力強勁的蜀漢為什麼會一戰而亡?

公元263年,晉滅蜀漢。蜀漢成為三國中第二個被消滅的國家。現代人大多以為蜀漢是三國中實力最弱小的國家,被實力遠超自己的晉國滅亡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這是現代人的誤解。當時的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實際的情況是:蜀漢不僅擁有蜀道艱難的地利條件,更擁有三國之中戰鬥力最強的軍隊。

蜀漢的軍隊在三國之中是最強的。在軍隊組成方面,蜀漢擁有馬超帶過來的西涼鐵騎,也有以南中蠻人為主組成的無當飛軍。這兩支部隊的戰鬥力是驚人的,令敵軍聞風喪膽,曾取得驕人的戰績。另外,蜀軍的武器裝備是三國中最好的。軍隊配備了諸葛亮發明的神弩,可以一次連發十隻弩箭,堪稱三國時代的“機關槍”,殺傷力極其可怕。在後勤補給裝備方面,有適應山地運輸的木牛流馬,可以有效保障後勤供給。因此在曹魏時期,其征伐對象一直是整體實力比蜀漢更強一些的東吳。而蜀漢軍隊在諸葛亮的率領下,反而六出祁山,主動對北邊的曹魏發動攻勢。當然,真實的歷史是蜀漢一戰而亡,那麼是什麼原因令軍事力量強大的蜀漢失敗了呢?

軍事實力強勁的蜀漢為什麼會一戰而亡?

最關鍵的原因是由於蜀漢沒有防備。在戰爭開始之前,晉國頻繁的軍事調動已經引起了蜀國大將軍姜維的注意。他上書請求朝廷加強防範。可是當時實際掌權的是太監黃皓,這位歷史上有名的小人通過一系列祭祀巫鬼程序獲得神諭,認為晉國不會來攻,因而也沒有真正去做軍事上的準備。

黃皓信奉的大約是五斗米道。五斗米道的發源地正在四川,是道法和川西巫鬼術的結合。而蜀漢重地漢中還被五斗米道的天師張魯統治了三十年。道教在四川一直有強大的影響力。直到蜀漢滅亡五十年之後,巴氐的少數民族首領李雄要在成都建立政權,還得經過五斗米道天師範長生點頭認可。黃皓或許是由於五斗米教神祇的啟示,沒有進行任何軍事防範。這樣,晉國軍隊開進到蜀漢國內,才引發高層的強烈振動。後來在姜維大軍整體完整的情況之下,蜀漢皇帝劉禪自縛投降。

第二個原因是蜀漢內部不和,內耗嚴重。由於黃皓得到後主劉禪的信任,一些正直的大臣紛紛要求調離朝廷外任,以遠身避禍。黃皓則大量起用巴結、阿諛奉承自己的人。一時間蜀漢朝中一片烏煙瘴氣。朝政日益紊亂,國勢日漸衰弱。

軍事實力強勁的蜀漢為什麼會一戰而亡?

第三個原因,則是由於蜀漢的窮兵黷武。蜀漢本來就只有一州之地,而不斷地主動出擊,給人民造成了嚴重的負擔。諸葛亮還具有卓越的理政能力,勉強能夠維持對外戰爭。但在諸葛亮之後,蜀漢的國力已經支撐不住對外用兵了。當時的大將軍姜維卻不顧蜀漢的現實情況,執意要進攻北方。老將廖化曾憤憤地說:“干戈不止必自焚。我們力量小於對方,智計又沒強過對方,而不斷用兵,只怕以後國家都維持不住!”大量的對方戰爭消耗了蜀國的財力人力。

第四個方面的原因是晉國的強大。晉國國力方面遠強於蜀漢是顯而易見的。在人才方面,更是遠遠多於偏處一隅的蜀國。當時晉國帥軍征討蜀漢的鐘會、鄧艾,都是一時之傑。這兩人調度得當,行軍有方,憑藉強大的實力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軍事實力強勁的蜀漢為什麼會一戰而亡?

第五個方面是晉國的將領鄧艾採取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戰爭方略。蜀漢大將姜維雖然在沓中經歷了失敗,但依然穩穩地守住了劍閣。鍾會大軍難以攻破劍閣,而巴山蜀水道路艱險,後勤補給難以為繼。主帥鍾會和大家一起討論,幾乎一致認為應該退兵。這時鄧艾站了出來,出奇計由陰平鑿山通道直達江油,出其不意地攻破綿竹。這才使得蜀漢不戰而降。

蜀漢作為三國中最弱小的一方,其失敗應該說是必然的。但這必然之中又有很多的偶然。敵國實力越來越強大,己方實力越來越弱小;在具體的戰役組織方面,蜀漢又出現了一些失誤。最終導致不可逆轉的失敗。創業艱難百戰多,先主劉備經歷無數的險阻和努力,終於能夠三分天下建立政權。創業不易,在亂世中守成更難。蜀漢一戰而亡,最終只傳了兩代,令後人浩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