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古人的易經到現在為什麼越來越貼近實際,越來越實用,看過就知道

俗話說:“老虎屁股摸不得。”然而《易經·履卦》中卻有這樣一句話:“履虎尾,不咥人,亨。”意思是說:“踩到老虎尾巴了,老虎卻沒有回頭傷人,萬事大吉。”按理來說,踩到老虎尾巴應該比摸老虎屁股後果更嚴重,老虎反而沒有傷人,這是為什麼呢?說明了有些事想的再糟糕,在沒有發生前,你想的再多都不一定會按照你想的出現,有可能沒事,有可能出事,只是一種猜測,憑空想象而已,不一定真會發生。要發生的事有些反而意想不到。所以敢於冒險的人成也快,敗也快,喜歡安穩的人不會敗,但也註定平庸一生。

古人的易經到現在為什麼越來越貼近實際,越來越實用,看過就知道

《易經·履卦》又進一步說道:“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辯上下,定民志。”意思是說,上有蒼天,下有沼澤,因此應該小心行動,否則一不留神就會陷下去;君子應該分清上下名分,堅定百姓的意志,遵循禮儀而行,必然事事都能井井有條。也就是說,只要尊重客觀規律,有條不紊地做事,即便前途如同踩到老虎尾巴般兇險,也沒有什麼事不能辦到的。

古人的易經到現在為什麼越來越貼近實際,越來越實用,看過就知道

《易經·序卦傳》說,“履者,禮也。”《易經·履卦》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律,並結合實際量力而行,即使遇到危險也會化險為夷。否則,如果不尊重客觀規律,不結合現實情況,“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兇。”眼睛快瞎了,腿腳也不利索,還勉強行動,將會出現非常危險的情況。

古人的易經到現在為什麼越來越貼近實際,越來越實用,看過就知道

感悟:《易經》的思想智慧已經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稱我國文化的源頭活水。它的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無論孔孟之道,老莊學說,還是《孫子兵法》,抑或是《黃帝內經》,《神龍易學》,無不和《易經》有著密切的聯繫。《黃帝內經》是元素論五行文化和陰陽文化結合的典範,解決了大易“醫病”的問題;思孟學派的《五行》是德性論五行文化與陰陽文化融匯的淵藪,解決了大易“醫人”的問題。一言以蔽之:大易醫國、醫人、醫病。易經仰觀天文,伏查地理,中通萬物人情,探索人生必變、所變、不變的大道理。通古今之變,闡明人生知變、應變、適變的大法則。

古人的易經到現在為什麼越來越貼近實際,越來越實用,看過就知道

世間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人們要適應這個永遠在變的世界,有時我們預想著事情發展的種種可能,而事實卻在所料之外發生。要以平靜的心態來應對各種變化。人生是不會有絕路的,老天為你關上一扇門時也為你打開一扇窗。要以平和的心態來應對所謂的人生成敗與得失,事情儘自己最大努力去做,然後順其自然。歡迎大家關注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