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文以載道」我所知道的武士敏將軍

「文以載道」我所知道的武士敏將軍

文 以 載 道

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中國的抗戰始於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發動“九一八事變”起,中國人民毅然奮起,英勇抵抗,也湧現出了無數的抗戰英雄,今天我們文章介紹的武士敏就是其中一位。和平年代,我們更應該牢記歷史,在對歷史的一次次回望中不斷汲取前行的力量。今天張垣方誌向大家推薦文章《我所知道的武士敏將軍》。歡迎您在文章後與我們互動留言。

「文以载道」我所知道的武士敏将军

武士敏將軍,字勉之,河北省懷安縣柴溝堡人。生長於亦農亦商的家庭裡。幼時即秉賦聰穎,入學後成績優良,甚為鄰里器重;稍長,入宣化中學深造,那時宣中進步氣氛甚濃,將軍深受啟迪。有慨於國事紛紜,民不聊生,遂毅然棄文習武,立志報國,入天津法政專門軍校學習。畢業後入伍服役。當馮玉祥將軍建立國民軍時,武將軍在國民軍第二軍孫嶽部任騎兵旅長。國民軍被逼西撤後,將軍在陝西楊虎城領導的西北軍內任第七軍四十二師馮欽哉部一二四旅旅長,駐守潼關。西安事變發生時,將軍正在南京陸軍大學學習,故未曾參與。馮欽哉在西安事變中投靠了蔣介石,後蔣提升他為九十八軍軍長,將一二四旅擴編為一六九師,由武士敏將軍擔任師長。

七七事變後,九十八軍由陝西開赴河北省保定一帶參戰,剛一接敵,即全線潰退。時黃河鐵橋已經破壞,數萬蔣軍急忙由娘子關擁入山西。在這次轉移中,一六九師奉命斷後,掩護大軍退卻。將軍身先士卒,往返轉戰,牽敵於關門之外,使蔣軍得以全部退入晉東南。不久,日本侵略軍攻陷固關,鐵騎直趨太原,晉事自此益困。

蔣軍入晉後,大部駐紮於晉東南。蔣軍所部一六九師,即佈防於祁縣子洪口一線。這裡是進出晉東南地區的唯一孔道,縱深百餘里,盡是層巒疊嶂,形勢極為險要。有首民謠說:“南關至北關,十里九道彎,剩下一里沒有彎,中間隔著一座山”。這時朱總司令正率領八路軍在沁縣一帶,協同山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專員薄一波帶領的山西青年抗日決死隊第一縱隊著手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將軍鎮守北大門,保衛了根據地的安全。

1938年春,日軍對晉東南根據地發起了九路圍攻,在彭總親自指揮下我軍奮起抗擊,武鄉縣馬莊、長樂之役大獲全勝,斃敵數千,繳獲無算,殘敵被逼退逃。將軍負責狙擊北路之敵,在沁源縣崔家莊附近潰敵一個聯隊,全殲一個大隊,有力地配合了整個戰役,粉碎了日軍九路圍攻的陰謀,幫助八路軍進一步鞏固了根據地。

1939年夏,日寇以重兵進犯,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日寇控制了子洪口至長治(潞安)一線,將晉東南根據地分割為二,東屬太行,西屬太嶽,子洪口已失去軍事意義,將軍奉命轉進太嶽山區之長子、沁水一帶與敵周旋。

「文以载道」我所知道的武士敏将军

1940年將軍升任九十八軍軍長,後又參加中條山戰役,不幸被敵包圍,幾經血戰,方突圍北撤。哪知這時原駐太嶽南部的蔣軍九十三軍劉戡部已聞風喪膽,向陳賡、薄一波駐地太嶽區北部借道,潛渡汾河,轉入晉西。從此,在太嶽根據地的廣闊國土上,蔣軍就只剩九十八軍一個軍了。蔣特任命將軍為太嶽區保安司令。

武將軍指揮所部往返襲擊,屢挫頑敵。1942年秋,日軍由同蒲、白晉兩線分頭出動向九十八軍防地猛力進犯,眾寡懸殊,形勢危急。陳賡將軍偵悉後,急忙佈署兵力,配合作戰,並向將軍建議,應避敵兇鋒,化整為零,轉出外線,伺機殲敵,不能猛衝死拼,為敵所乘。無奈將軍顧忌所部一旦分散,頗難適應,故仍以大兵團移動,不幸在沁水縣端氏一帶叢山中被敵重兵圍困,激戰數日,損失慘重,第六縱隊全軍覆沒。一六九師師長王明清身負重傷下落不明,四十二師師長郭輝臨陣脫逃,(潛伏河南,被蔣槍斃),其他團隊亦傷亡殆盡,潰不成酋。左右勸將軍急速轉移,均遭怒斥,將軍仍正氣凜然堅持抵抗。

拂曉,敵以密集炮火,凌勵衝擊,發起進攻,將軍前後僅數十人堅持戰鬥,忽一機槍手陣亡,將軍一躍而前,親自射擊。移時,突然中彈,自鼻部入,穿腦而出,一代抗日名將,為國捐軀!晨曦慘淡,嵐霧森陰,血凝白石,魂繞青山,中華兒女,正氣參天!

日軍蜂湧而上,將將軍屍體搶走,抬至山下公路上,用汽車運入潞安(長治)。日酋宣稱將軍是英雄好漢,衷心欽佩。並驅使僧眾鳴鐘擊鼓,誦經超度。事後建一土堆,草度城隅。

「文以载道」我所知道的武士敏将军

解放後,人民政府除為將軍隆重改葬外,並追贈將軍為革命烈士,在將軍故里河北省懷安縣柴溝堡建立專祠,崇慰忠魂,激勵後昆。凡為人民做過好事的人,人民都不會忘記他,事實正是如此。

中國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不只戰勝了日本侵略軍,而且建立了新中國。將軍一直和共產黨、八路軍在敵後並肩作戰,與陳賡、薄一波、安子文等諸領導友誼亟深,彼此肝膽相照,置腹推心,不論國內政情如何變幻,從未發生過任何磨擦,為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樹立了光輝榜樣。苟天假年,肯定為革命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而今追憶,能不感慨系之!

武士廉先生,乃將軍之堂弟,一向為將軍做軍需工作,將軍殉國後,他被日軍虜入長治。後伺機逃回,現在老家柴溝堡安度晚年。前日登門拜訪,蒙親口介紹如是。1939年我在九十八軍政治部工作時,與將軍曾有一面之緣。時將軍任一六九師師長,平易近人,和藹可親,每逢到軍部集會,常好抽時到政治部坐坐。一次他又去了,大家請他寫一橫幅以資策勵,將軍哈哈大笑說:“啊喲!我哪會這個,這不是趕著鴨子上架嗎?尤其在你們這裡,哪可真是班門弄斧啊!”最後推辭不過還是寫了。其辭曰:“國破山河碎,城荒犬狼行。父老遭塗炭,羞殺帶槍人;軍民團結緊,合力掃妖魔。抗戰必勝利,建國定成功。

將軍所部有個劉連長當時無兵可帶,臨時到軍部訓練隊任中隊長,他是地道的關西大漢,外號人稱“大洋馬”。在週末遊藝會上大家讓來個節目,他卻把當地壞分子汙衊地方部隊的順口溜拿來當“數來寶”演唱。什麼“……穿得爛,走得慢,帶著兩顆手榴彈,這村走,那村轉,男女混雜一大串,說的說,玩的玩,唱完歌子要吃飯,跳的跳,扭的扭,蹓蹓躂躂也抗戰……”。散會後,將軍把“大洋馬”叫到總參議段雅亭屋裡,對他進行了中肯的開導,曉以抗戰大義,不能聽信謠言之理。“……咱們對外邊的風言風語,可不能跟著瞎嚷嚷,你還記得吧,日本鬼子困得咱鹹鹽也吃不上,人家地方上一給就是幾萬斤;棉衣運不來,是人家發動老鄉給咱們縫,咱們抗戰也不是打三排五一時半晌的事,需要互相幫助的地方很多,不能瞎來……”。大洋馬張口結舌,唯唯稱是。

又一次,將軍在段總參議處敘舊,(段是我表叔)我也在旁,言談中,將軍深感於“兵難帶、仗難打、事難辦”。他說:“咱們代購糧草,現給法幣,分文不欠,老鄉也不滿意;人家(指八路軍)吃得是救國公糧、用的是合理負擔,可軍民關係也搞得不錯”。“缺員增多,後方壯丁來不了,又不準就地補充,補給供應不上,衣、食、武器沒一件應手的,雖說有個大後方,我看還不如人家他們方便,咱們也得向人家學習學習……”。從這些點滴小事中,也可以覺察到將軍的一些思想境界。

焦月岩。

「文以载道」我所知道的武士敏将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