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冷空氣都是來自西伯利亞?

聚朋友之縱橫中外


很高興回答問題。

天氣預報中,常常提起“一股從西西伯利亞來的冷空氣前鋒今天上午達到新疆北部……”、“來自蒙古國的一股冷空氣進入我國內蒙古東部至河套西部一帶,冷空氣將東移南下……”這樣一類言語。可見,一提寒流,寒潮,冷空氣,必定要說西伯利亞,西伯利亞就是冷空氣的代名詞!

  其實,遙遠的北冰洋、嚴寒的西伯利亞是冷空氣的發源地。這兩個地方是冷空氣的大本營。冷空氣最初都來自北冰洋地區,然後經過西伯利亞地區得到加強。因為西伯利亞地區的緯度高,冬季黑夜漫長,白晝很短,日照時間非常少。在東西伯利亞雅庫特一帶,日照才四五個小時,一月的平均溫度基本在-40~-42℃之間,河谷地帶平均氣溫可達-48~-50℃。最低曾測得-71.2℃在奧伊米亞康。西伯利亞地區,尤其東西伯利亞一帶,主要受極地大陸氣團和極地冰洋氣團控制,在極地,甚至會出現極夜,太陽從不露臉蛋。因此,大地從太陽那裡得到的熱量十分微弱;而夜間,地面卻向太空輻射損失許多熱量,同時地面覆蓋有厚厚的積雪,近地層大氣隨著地面不斷冷卻,氣溫越來越低,冷空氣堆積在一起將變得越來越多。非常之寒冷,這一團溫度極低的冷空氣堆在西北氣流的引導下,將自北向南推進,影響蒙古國、我國的北方、我國東部或我國大部地區。從北往南,逐漸減弱。

那麼說我國,冷空氣大部分從西伯利亞分三路進入我國,一是從西西伯利亞西北發育的寒流,在西西伯利亞得到加強,走過新疆,進入內地,我們一般稱為西路冷空氣。還有一路,從蒙古高原南下,經河套,河北河南,南下,自北像南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這是中路。最後是東路,從西伯利亞東部流出,經內蒙東部,東北,影響範圍並不是多大。

最後要說到極地渦旋了。當烏拉爾脊變化,鄂霍茨克高阻建立成大Ω形,非常容易導致大的寒潮,或者雞窩分部南下,給我國帶來大範圍的大降溫,2016年1月就是例子。

  




野鶴老人666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我們得知道冷空氣是為什麼運動的。

熱脹冷縮。

我們先記住這個原理,因為熱脹冷縮,所以冷空氣密度就會更高(因為擠在一起),那麼“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空氣的運動可以和水一樣理解,從高壓的地方向低壓的地方流去,也就是從冷的地方向暖的地方流啦。

所以,我們往往會覺得冬天的風都是西北風或者北風。那是因為北邊更冷,所以北邊的空氣密度更高,高壓向低壓流動,就會出現北風、西北風這樣的冷風了。

那麼為什麼是西伯利亞。

西伯利亞冬季寒冷漫長,大部分都在-20~-45℃,年均氣溫低於0℃。是絕絕對對不能玩“舔扶手”遊戲的地方。而且影響我們國家的三路冷空氣裡,有兩路(東路和中路)都會經過西伯利亞中部地區,所以我們往往感覺上,冷空氣來自西伯利亞的情況特別多。

這裡,在氣象上,也成為寒潮關鍵區,當然,你不用記住,瞭解就好。

此外,冷不冷,有多冷,除了和緯度有關,還和比熱容相關(這個知識點是高中物理的知識點啦)。西伯利亞地區離海洋比較遠,砂石、土壤等會讓同一緯度的地區,氣溫更低(所以我們才會感受到冬天海邊暖和、同緯度內陸冷的原因哦)。

如果覺得有用,您就給我點個贊、粉個好友唄。

花不了多少的流量噠!!!大約0.7K的流量啦,嘻嘻嘻!


不哈韓的小韓


中國的冷空氣來自西伯利亞,美國的冷空氣來自加拿大。中國和美國有一個很相似的地方,就是北部是廣闊的陸地,南部是溫暖的海洋。

首先說一下海洋和陸地的區別。由於物理性質不同,陸地是熱的快,冷的也快,海洋是熱的慢,冷的也慢。所以海邊晝夜溫差不會太大,而新疆可能是早穿棉襖午穿紗,抱著火爐吃西瓜,因為早晚溫差很大。

其次說一下太陽直射。北半球為什麼會有冬季呢,因為隨著地球轉動,太陽直射範圍會定期在南北迴歸線之間來回移動,當太陽直射南半球的時候,北半球獲得的熱量少,中國就是冬季了。

第三說一下空氣的重量。熱空氣比冷空氣輕,就像熱水比冷水輕一樣,所以熱空氣會往上升,冷空氣會往陸地上下沉。

說完這幾點就好理解了,在中國冬季的時候,西伯利亞從太陽那獲得的熱量很少,西伯利亞這塊陸地迅速降溫,進而西伯利亞上面的空氣也迅速降溫(沒有太陽和陸地提供熱量),所以西伯利亞上面的都是冷空氣,都迅速下沉積累在地面附近,西伯利亞地面附近的冷空氣就形成了高壓,那冷空氣都積累到地面了,西伯利亞高空空氣就少了,就形成了低壓。

然後在中國東南的太平洋和南海,都是海洋。首先因為緯度比較低,冬天獲得的太陽熱量還是比較多,其次,海洋夏天吸收了大量熱量,因為放熱慢,所以在冬天的時候也還是溫度比較高,這樣海洋上的空氣就比較熱,熱空氣會往天上升,這樣導致海洋表面的空氣就比較少,海洋表面就形成了低壓,而海洋高空的熱空氣比較多,就形成了高壓。

眾所周知,一個地方空氣多,一個地方空氣少,空氣就會從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流動,形成風。

所以在地面,西伯利亞的空氣會往中國東南的海洋移動,形成冷空氣南下,因為人生活在地面,這是人能夠感受到的;在高空,中國東南的海洋的熱空氣會往西伯利亞移動,到了西伯利亞上空會迅速冷卻,變成冷空氣後下沉,在重新南下。

到了北半球夏季的時候,就反過來了,因為太陽直射南半球,西伯利亞是陸地,獲得熱量後迅速升溫,而中國東南的海洋反而因為物理屬性升溫慢,這樣在夏季的時候,是東南海洋的相對的“冷空氣”往西伯利亞流動,形成夏季季風。


劉權林


不是所有冷空氣都來自西伯利亞,而是來自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對於我國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名氣最大!

冷空氣也是風的一種,實際上是地球上氣壓分佈不均形成的,而氣壓分佈不均又和溫度有關係,而影響溫度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緯度不同太陽輻射量不同、海陸位置和海陸面積等有關係。

亞歐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陸,東邊的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陸之間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巨大,比較顯著,才形成了季風。

冬季的是時候,海洋降溫慢,大陸降溫快,大陸形成冷高壓,事實上北半球最冷的地方也是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奧伊米亞康,而不是北極圈內。

冬季的西伯利亞高壓使得我國冬季常年刮西北風,冷空氣南下,帶來大風大雪,影響範圍很廣。西伯利亞高壓強勁的時候,可以影響到我國南海、菲律賓和琉球群島

簡單回答,祝好!


地理愛好者


關於這個問題,情報君曾寫過一篇文章,這裡不妨再詳細說說。

留心的朋友應該能發現,每每提到冷空氣、寒潮時,往往都會出現一個神秘的地方——西伯利亞。尤其是在冬季的天氣預報中,經常會聽到“一股從西伯利亞來的冷空氣前鋒今天上午到達新疆北部……”這樣的話。那麼西伯利亞在哪裡,它和冷空氣的關係為何如此親密?

這得先從冷空氣的“老家”說起。入侵我國的冷空氣主要源地有三個,第一個是新地島以西洋麵上,冷空氣經巴倫支海、白海進入西西伯利亞,它出現的次數最多,達到寒潮強度的也最多;第二個是新地島以東洋麵上,冷空氣大多數經喀拉海、泰米爾半島進入中西伯利亞高原,它出現的次數雖少,但是氣溫低,往往可以達到寒潮強度;第三個是冰島以南洋麵上,冷空氣移動到歐洲大陸南部或地中海地區,經黑海、裡海逐漸發展,它出現的次數較多,但是溫度不很低,一般達不到寒潮強度。

西伯利亞是俄羅斯境內北亞地區的一片廣闊地帶,西起烏拉爾山脈,東迄太平洋,北臨北冰洋,西南抵哈薩克斯坦中北部山地,南與中國、蒙古和朝鮮等國為鄰。前面提到的三個冷空氣源地中95%的冷空氣都要經過西伯利亞中部(70~90°E,43~65°N)地區,並在那裡積累加強(可見“冷空氣都是來自於西伯利亞”的說法並不夠準確),可以說是冷空氣南下的重要關口,那裡也因此被稱為寒潮關鍵區!

因此,西伯利亞的寒冷也可想而知,冬季寒冷漫長,大部分都在-20~-45℃,年均氣溫低於0℃,東北部雅庫特地區的絕對低溫是-70℃,北半球的兩大“寒極”(上揚斯克和奧伊米亞康)均位於此。在那裡的戶外,金屬物品最好別碰,因為用手一摸就會凍住,很有可能會粘掉一塊皮肉;而一到室外,鬍子、眉毛和頭髮就會掛上冰凌。



Weather情報局


西伯利亞是位於俄羅斯的東部地區,我國東北的北邊。因地處地球北半球的北部,日照時間短,我國的冷若冰霜空氣多來源於此。

其實冷空氣最初都來自北冰洋地區,然後經過西伯利亞地區得到加強。緯度高,冬季黑夜漫長,白晝很短,日照時間非常少。在極地,甚至會出現極夜,太陽從不露臉蛋。因此,大地從太陽那裡得到的熱量十分微弱。

而夜間,地面卻向太空輻射損失許多熱量,近地層大氣隨著地面不斷冷卻,氣溫越來越低,冷空氣堆積在一起將變得越來越多。這一團溫度極低的冷空氣堆在西北氣流的引導下,將自北向南推進,影響蒙古國、我國的北方、我國東部或我國大部地區。

上面的這些情況說的是大多數,但是依然有些情況下,我國的冷空氣也會從其他的方面過來,比如,新疆。

這個週末,有一股強冷空氣會從新疆自西向東的影響我國多個省份,強度不同的冷空氣,在陸地上移動的速度為每小時20—80公里,預計冷空氣明天抵達甘肅,蘭州酒泉等地氣溫驟降6-8℃,冷空氣在27日開始南下,於28至30日影響中東部地區。中央氣象臺預計,這波冷空氣過後,多地氣溫將創立秋新低。

氣象專家提醒,強降溫來襲,公眾需注意添衣保暖;體質較弱人群還需注意防範感冒等呼吸系統疾病。農民朋友需對農作物、蔬菜、花卉、瓜果、林業育種要採取一定的防護措施。


墨跡天氣


說實話,真說不好。但有一種情況可以參考一下,我國東南多沿海,西北多沙漠。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砂石泥土的比熱容較小,這就意味著同樣受熱或散熱時,水的溫度變化較小,砂石泥土的溫度變化較大。也就是說,夏天沿海地區升溫較慢,沙漠地區升溫較快,因此沙漠地區的空氣溫度較高而上升,沿海地區的空氣就流過來填補;冬天沿海地區降溫較慢,沙漠地區降溫較快,因此沿海地區的空氣溫度較高而上升,沙漠地區的空氣就流過來填補。所以,我國夏季多東南風,冬季多西北風。不知與題主的問題有沒有聯繫。僅供參考。


甜甜向上314159


哎!冷空氣也難呀!科學調令一出不到也得到!可到位了為啥還那麼變化無常呢?!無知別說有智!玩不轉世界有能人!別把自己看做神了!一一一引航者!為世界性迷茫導航!山東,棲霞,桃村,鐵口牟志法!直言不諱!別不懂裝懂!


法度之家


冬天太陽直射南半球,所以北半球得到的陽光就少,空氣的溫度就低,也就是會形成冷空氣,冷空氣會下沉到地面,在地面形成高壓(空氣越多壓力越大),所以冷空氣會在地面向周圍擴散。

往哪擴散呢?往南邊擴散,因為南邊溫度較高,空氣溫度較高,熱空氣比較輕,會往天上升,所以地面空氣就比較少,在地面形成低壓,這樣西伯利亞的高壓冷空氣就開始往南流動,所以冷空氣來自西伯利亞。

西伯利亞比較冷,東南比較熱,還和海洋有關。海洋吸熱比較慢,散熱也比較慢,西伯利亞距海洋較遠,冬天陸地迅速降溫,增強了冷空氣的高壓,而東南海洋慢慢的散熱,提高了空氣的溫度,增強了低壓,這也加劇了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向東南流動。


租房派租房


雖然經常會聽到天氣預報會說,受西伯利亞強冷空氣影響我國出現明顯降溫,請有關單位主意!其實冬季的冷空氣並不是從西伯利亞形成的,而是來自遙遠的北極,每年到了秋分季節以後,北半球白天就縮短了,之後就產生了極夜,出現了極夜後空氣中就會嚴重寒冷,大地得不到太陽的熱量,就會產生一種冷氣,這些冷氣就是人們常說的冷空氣,冷氣就會途徑西伯利亞,其實西伯利亞就是冷空氣儲存站,一旦冷空氣承受不住就會爆炸,然後兵分三路東移南下!直奔海上直到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