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5G第一版标准定了,群众问:华为赢了吗?分析在这里

6月14日在美国由3GPP正式发布了5G的第一个独立组网标准。刚刚经历联想5G投票门的很多热心群众懵了,表示有点看不懂。互联网上许多涉及5G的留言簿上纷纷留言:标准定了,投票结果怎么样,华为赢了吗?这盼望心情如同当前等待孩子高考成绩的状况一样。

5G第一版标准定了,群众问:华为赢了吗?分析在这里

联想投票门一度最热

上次投票门事件解读

上次涉及联想投票门的是在2016年的信道投票中,5G eMBB场景华为Polar成为了控制信道上行和下行的编码方案,而数据信道的上行和下行短码方案则归属高通LDPC码。eMBB场景不过是5G应用的其中一个场景,3GPP定义了5G的三大应用场景:eMBB、mMTC和URLLC。信道编码主要是纠错用的,用来增加抗干扰能力。

POLAR不是华为的,LDPC也不是高通的,信道编码是数学家们原创出理论,通信就是跟着数学家们跑,在他们的理论基础上不断研究实验,使之落地于实际应用。

小编更倾向于把编码技术的选择比拟为编程语言或者操作系统的选择,比如华为选择C语言,高通建议Java语言。或者华为主导手机操作系统采用安卓,而高通则建议是IOS或者Windows。编码是后面所有应用技术开发的基础。

为什么有些公司力挺Polar码,有些公司力挺LDPC码,这就像下赌注,因为精力和时间均有限,不可能每种假设场景都做深入研究,这就需要选择,看中了某种编码技术,就开始对其研究,包括系统架构、软硬件、专利等。一旦赌赢了,那么我的研究成功就能快速落地应用。一旦输了,只能从头再来或者借助已经有的厂家的东西来做二次开发。

联想投票的考虑主要是基于其2014年收购的摩托罗拉拥有2000多个专利,前期的5G研究走的高通路线,且双方合作紧密,有些高通芯片发布后第一时间在国内授权优先给了联想。有分析认为,预计联想会成为第一批推出5G手机的企业。消息显示,联想将获得骁龙855处理器首发权。

5G第一版标准定了,群众问:华为赢了吗?分析在这里

高通骁龙芯片

6月份发布5G第一版标准,不涉及谁赢

5G前面编码规范定了,那就要开始真正着手怎么做了,5G整个网络标准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2018年6月在美国确定的是第一阶段R15,为5G标准完成独立组网的5G标准(SA),重点满足增强移动宽带(eMBB)和低时延高可靠(URLLC)应用需求。第二阶段R16于2019年12月完成,2020年3月冻结,全面满足eMBB、URLLC、大连接低功耗场景mMTC等各种场景的需求。

5G第一版标准定了,群众问:华为赢了吗?分析在这里

5G应用三种场景

R15和R16涉及5G应用全场景,里面涉及的标准和专利是各个厂家共同参与搭建的一个大系统。而前面联想投票门涉及的编码技术是这个大系统中一个很基础的编码,可以理解为选择了一个操作系统平台,而我们要做的是在这个操作系统上做很多应用开发。因此6月标准没有所谓输赢,是全球通信圈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可以说本次5G标准的发布中国分量很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