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加征25%关税对国内哪些农产品市场有影响

纪承名 韩一军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


2018年6月15日,美国无视中美双方此前达成的相关协定,继续对我国总价值500亿美元的1102种商品加征25%的关税,同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总价值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以同等力度反击美方。

在我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的即将加征关税产品名单中,美国向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几乎都包含在内。近年来美国一直是我国第一大农产品进口来源地。本次对进口自美国的农产品加征25%关税会对我国国内农产品市场产生多大影响呢?

2017年,我国从美国进口了总价值为241亿美元(其中大豆140亿美元)的农产品,占我农产品进口总额的19.2%。从产品大类看,我国从美国进口的主要为食用油籽、畜产品、谷物和水产品,这四个产品大类的进口金额之和占我国自美国农产品总进口金额的82%。

2017年,我国从美国进口食用油籽(主要是大豆)3298.5万吨,占我总食用油籽进口数量的32.34%,进口数量同比减少4.29%。按进口金额排序,美国是我国食用油籽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加征关税后,来自美国的食用油籽进口数量势必减少,这首先对我国本土的食用油籽生产者是一个利好,但是围绕着食用油籽的相关加工、物流运输等产业可能在短期内面临成本上涨的风险。从我国食用油籽的进口来源地分布来看,2017年,巴西是我国食用油籽第一大进口来源地,进口数量为5092.8万吨,占我食用油籽进口总量的49.9%,同时进口数量同比增长了33.3%。来自乌拉圭、俄罗斯、苏丹的食用油籽进口数量也在快速增长。尤其是自乌拉圭的食用油籽进口数量比同期增长了54.86%。换言之,来自南美、北非、俄罗斯以及本土生产的食用油籽能够弥补减少美国产品进口而引发的市场缺口。从长期来看,更加多元化的进口渠道利好围绕着食用油籽的相关产业,降低了这些产业的成本风险。

2017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畜产品154.9万吨,占我国总畜产品进口数量的17.8%,按进口金额排序,美国是我国畜产品的第三大进口来源地。加征关税后,来自美国的畜产品进口势必减少,这从短期来看,为我国目前比较低迷的畜禽市场能够减轻一些压力,利好我国相关产业的从业者。从长期来看,在我国的畜产品进口市场上,新西兰为我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澳大利亚为我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且这两个进口来源地的进口数量保持着两位数的增幅,再加上我国本土的产量足以弥补美国畜产品进口减少所带来的缺口。

2017年,我国向美国进口高粱475.8万吨,占我高粱进口总量的94.09%,按进口金额排序,美国是我国高粱进口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对美高粱加征关税,短期内对我国高粱相关产业可能造成一定成本冲击;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一方面利好我国相关高粱生产从业者,一方面我国可以扩大印度、尼日利亚等国的高粱进口弥补减少美国高粱进口的缺口,推动高粱进口来源地的多元化。

2017年,我国向美国进口棉花51.7万吨,占我棉花进口总量的38%,按进口金额排序,美国是我国棉花进口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对美棉花加征关税,对我国棉花生产者是一个利好,可能在短期内对我棉花加工业等造成一定的成本增加,但是从我国棉花进口来源地的分布来看,澳大利亚、印度、乌兹别克斯坦分别是我国棉花的第2、3、4大进口来源地,三国的进口总量占我棉花进口总量的38.8%,同时我国本身就是全球最大的产棉国,具备补齐美国棉花进口减少带来的市场供求缺口。从长期来看,棉花供给来源的进一步多元化利好我国棉花相关产业发展。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对美农水产品加征关税总体是有利于国内农业生产发展的,有利于稳定和提高比较低迷的国内农产品市场,有利于促进国内消化谷物等产品的高库存问题。对于大豆和棉花等个别进口依赖程度高的农产品,短期可能会引起国内市场价格上涨,长期完全可以通过增加国内生产和从别的来源地增加进口来解决。征税对各主体影响表现不同,对国内农业生产者有利的同时,对国内消费者、贸易商以及进口加工商等主体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