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漢高祖劉邦是千古厚黑第一人

民國時期,蜀中奇人李宗吾的名著《厚黑學》,認為漢高祖劉邦是千古厚黑第一人。我深以為然。厚黑學,是一門深入講究如何進行臉厚心黑的學問。  


漢高祖劉邦是千古厚黑第一人

每一個人在人生的起初階段,都是臉薄心白,接著,就從薄如紙、白如乳發展到厚而有形、黑而有色。西楚霸王從叱吒風雲到兵敗垓下,於烏江東城自刎而死。

這是因為項羽的臉不厚、心不黑,除此之外,別無其它緣故。 沛公劉邦的心黑,那是天生自帶天賦的。

劉邦戰敗逃命時,為了減輕馬車的負荷逃得快些,將親生兒子(後來的漢孝惠帝)推下車。

項羽為了速戰速決,在滎陽城下要劉邦出城決戰,劉邦不肯出戰,項羽在城下架起大鍋,說劉邦如果再不出城決戰就將劉邦的父親煮了吃,劉邦回答:你我是結拜兄弟,我爸就等於是你爸,你要將我爸煮了吃,那你不要一個獨吃,分碗湯羹給我喝吧。

劉邦誅殺韓信、彭越,這種狐兔死、走狗烹的做法,他做得很是從容自若。
漢高祖劉邦是千古厚黑第一人

劉邦的臉厚,主要是從張良那裡學來的。張良的老師,是圮上老人。

圮上受書,張良一經指點,言下頓悟。然後,張良被圮上老人認為是今後的王者之師。這種無上妙法,那可不是根基愚鈍之人所能瞭解的。

所以,《史記·留侯世家》:“良為他人言,皆不省,獨沛公善之,良曰:沛公殆天授也”。

可見這種學問,全是關乎資質。明師固然難得,好徒弟也不容易尋找。一個是王者之師,一個是天授之王,在相逢之時,彼此心領神會。
漢高祖劉邦是千古厚黑第一人

劉邦天資既高,學歷又深,把流俗所傳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倫全部打破,又把禮義廉恥掃除淨盡。

所以,能夠平蕩群雄,統一海內。一直經過了四百幾十年,他那厚黑的學風逐漸消磨殆盡,漢家的王氣方才斷絕了。 而事實上,這些並非上天決定,全是人為的。

總的來說,貴族血統,身材高大,武功非凡的項羽,是一個成功了就高調地享受勝利之樂,失敗了就徹底認輸的率直之人。

農民出身,流於混混的劉邦,很不要臉,只要於己有利,是他多年實踐了的流氓經驗,因此,他是個不甘認輸,為了成功而不擇手段的奸刁之人!

項羽的首次殺人,是由叔父項梁指使在吳中殷通的官邸,他一人殺了殷通和官邸裡的好幾十人,展現了非凡的武功,很快地召集了江東八千子弟,起兵反秦。

秦軍主力全部被項羽消滅,這是滅秦最主要的實際功勞。因此,項羽威鎮天下,成為西楚霸王,分封諸侯。

劉邦製造已無意再入中原的假象,積極準備並發動戰爭。時機還未完全成熟,劉邦就與項羽開戰,以至於連戰連敗。

楚漢之爭,打了三年。彭城之戰,五十六萬諸侯大軍打不過項羽的三萬精兵,劉邦棄子逃命。

滎陽之戰,劉邦再遭大敗,以紀信為替身方才逃脫。

鴻溝議和,劉邦隨即背信棄約,追擊項羽。固陵之戰,又是劉邦吃了大敗仗。劉邦割地封王,請來韓信、彭越各路大軍,以六倍於項羽的兵力圍困項羽。

垓下之戰,項羽一敗之下,於烏江東城自刎而亡。
漢高祖劉邦是千古厚黑第一人

項羽於垓下的戰敗,從戰事上看,跟項羽的過於勇猛大有關係。

項羽在陷入包圍中一馬當先進行衝殺,速度快得連他身邊的騎兵也跟不緊,衝殺了半天,他和騎兵就與騎兵之後的步兵遠遠地拉開了距離,從而被周圍的敵兵割成兩股,被分割在後面的步兵在圍困中死的死,降的降,他喪失了三分之二的兵力,加速了失敗的來臨。

迅速地崛起的戰神,迅速地隕落。項羽在敗勢中突圍,到了烏江邊,如果他肯過江,劉邦仍是得不勝利的。

然而,項羽不肯做出像劉邦在彭城、滎陽那樣苟且逃生的事來,寧願以自殺作為對失敗的承認。
漢高祖劉邦是千古厚黑第一人

直面現實,承認失敗,失敗一次就已足夠。漢臣王陵、陳平、韓信曾經評價項羽是仁敬愛人的。

項羽最初被楚懷王熊心封為魯公,封地在魯,項羽死後,漢軍圍魯,魯地軍民堅守不降,直到劉邦親自祭奠項羽亡靈,方才停止堅守。而項羽在自刎之前,烏江亭長撐船來請項羽過江,希望項羽回江東以圖再起。

可見,項羽在當時並非不得人心。應當說,導致項羽失敗的真正原因,是項羽的處事高調和劉邦的狡詐陰險。

項羽的處事高調,更多地遭人貪妒和覬覦,使劉邦可以一而再地利誘、買通諸侯聯軍攻打項羽。劉邦的狡詐陰險,則是厚黑學的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