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7 農村老話常說,“老狗十年成精”,什麼意思?是真的嗎?

點擊右上方紅色字體,關注農業百事通,瞭解農村熱點資訊!


農村老話很多,只有經典的,或者說能夠引起當代人共鳴的老話,才會流傳至今!現在在農村,仍然有很多老人說這麼一句老話,即“老狗十年成精”,這句老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是真的嗎?有沒有一定的道理?

農村老話常說,“老狗十年成精”,什麼意思?是真的嗎?

所謂的“老狗十年成精”指的是狗養過了十年就成精了,這是比較通俗的說法,專業來講就是,通人性;那麼,這句老到底具不具備一定的真實性呢?

農業百事通給大家舉一個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真實事例,也是聽村裡老一輩人說起的;

農村老話常說,“老狗十年成精”,什麼意思?是真的嗎?

過去鎮上生產隊有一個劉老頭,是孤寡老人,既沒有妻子,更沒有兒女,身體行動也不便,因此,村裡將他列入“五保戶”,給予生活最基本的保障;

說來也神奇,生產隊隊長看劉老頭一人生活不便,也無聊,便將自家狗剛生下來的小黃狗送給劉老頭,以解解生活的悶,自此,劉老頭便和小黃狗形影不離,自己僅有的一個月二斤的豬肉票,捨不得吃,大部分都留給了小黃狗,讓小黃狗多吃點;

最關鍵的是,在和劉老頭相處的時間裡,小黃狗已經能夠獨立識字,自己去到店裡買劉老頭需要的東西,只能說倆人之間的相處方式,就是惺惺相惜,互相照顧,早已超越了所謂的人與動物,那種主僕的關係;

或許正是因為相處的時間長,有感情,動物也培養出了人性,有了感情;因為在劉老頭去世的那天,小黃狗彷彿感應到了已經不能和劉老頭繼續相處,整夜整夜地就在劉老頭的屍體邊上哀嚎不已,等到出喪的那天,小黃狗走在奔喪隊伍的最前頭,邊嚎邊流淚,村裡人都說劉老頭死而無憾,就算沒有子女為其奔喪,養的小黃狗就已經足夠了!

故事的最後,在劉老頭死去沒幾天,小黃狗就頭頂著劉老頭的墳,趴在邊上,永久地閉上了眼睛……

農村老話常說,“老狗十年成精”,什麼意思?是真的嗎?

上述完全是真實的故事,也是值得引人深思的故事,不管動物是否會隨著相處時間的增加而成“精”,我們至少能夠確定的一點是,動物也是有感情的,它們並不是完全沒有感知的動物,它們也有喜怒哀樂的情緒,而狗確實是人類最忠實的夥伴,想必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家庭不願輕易選擇養狗,因為一旦分別,這痛苦就像是和自己的家裡人告別,非常難受……

農村老話常說,“老狗十年成精”,什麼意思?是真的嗎?

綜上,農業百事通想呼籲大家,一定要愛護小動物,動物是人類非常友好的夥伴,是可以共同依存於這個世界生活下去的群體;大家和自己所養的小動物有什麼故事,歡迎評論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