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尾氣門風波高潮迭起,車企高管拉響警報緊急備戰

尾氣門風波高潮迭起,車企高管拉響警報緊急備戰

發酵了三年時間,尾氣醜聞終於在近日進入了高潮。

2018年開年以來,德國檢方先後搜查了大眾、寶馬、保時捷等德國車企總部。而後,一系列的搜查、約談、訴訟以及懲罰措施接踵而至,德國檢方正在從各個方面對德國車企進行逐一突破。

尾氣門風波高潮迭起,車企高管拉響警報緊急備戰

隨著德國檢方對尾氣門事件抽絲剝繭的調查,一件驚天迷案正在浮出水面。此時,欲蓋彌彰的車企們陷入了艱難的應對階段。那麼,深陷尾氣門風暴眼中的德系車企,如今現狀幾何?都使出的怎樣的戰術應對這次危機?

而經歷過無數危機,領略過大風大浪的車企高管們又將如何迎接尾氣醜聞的“洗禮”?

約談、起訴、閃辭

此次尾氣門醜聞進入高潮階段的一個標誌性事件是,奧迪前CEO施泰德被捕。就在施泰德被捕的第二天,奧迪股份公司監事會迅速做出決定決定應對危機,任命伯藍·紹特暫時擔任公司管理董事會主席一職,此決定立即生效。

目前,施泰德已要求公司監事會暫時免去其在奧迪股份公司管理董事會及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中擔任的職務。大眾及奧迪監事會同意了施泰德暫時免去其職務的請求。該決定暫時有效,直至此次拘留施泰德的原因得以澄清。

尾氣門風波高潮迭起,車企高管拉響警報緊急備戰

▲Bram Schot將出任奧迪臨時CEO

奧迪營銷老將伯藍·紹特的火線接任暫時為奧迪穩定了軍心。但尾氣門事件的發酵卻並沒有因此而停止。

北京時間6月20日晚,外媒又曝出前奧迪CEO施泰德同意配合慕尼黑檢方作證,並已經準備好“與檢方談話”。

需要指出的是,施泰德從1990年加盟奧迪,在大眾集團工作至被捕的28年,身居高位的他掌握了大眾集團太多的“秘密”,一旦檢方成功將其作為突破口,大眾集團的醜聞秘密極有可能公之於眾。

而據外媒報道,此次負責調查的慕尼黑高級檢察官,“不會放過他想要了解的一切。”這方方面面的不利因素,不得不引起大眾集團的警惕。那麼,誰會是下一個施泰德?一時間,大眾集團集體陷入人人自危的不安情緒之中。

尾氣門風波高潮迭起,車企高管拉響警報緊急備戰

▲大眾前CEO文德恩

在施泰德之前,前大眾CEO文德恩與前大眾CEO穆倫也為尾氣門醜聞付出了代價。文德恩因柴油車排放測試作弊遭到了美國法院的起訴。據悉,文德恩被控訴罪名是在大眾集團柴油車排放測試作弊一事中,其有知情不報和混淆事實的嫌疑。根據美國法律規定,其最高可面臨長達25年的刑期。

穆倫則突然閃辭,成為大眾集團歷史上任職時間最短的CEO。據外媒報道,在對奧迪涉嫌柴油車作弊的調查中,慕尼黑與斯圖加特檢方曾突擊檢查過穆倫的個人物品,調查的內容包括個人日曆、筆記本,甚至包括智能手機的存儲卡等。

尾氣門風波高潮迭起,車企高管拉響警報緊急備戰

在不斷有接近大眾集團核心的高管閃辭、被起訴、被逮捕中,大眾在這場尾氣排放醜聞中“風雨飄搖”。為了儘可能減少這波排放醜聞的爆發對大眾集團的影響,在施泰德被調查之後,大眾集團官網發佈聲明稱:將接受德國檢方做出的10億歐元罰款決定。

而在大眾新任CEO迪斯上任後也極力撇清尾氣門事件對大眾的影響。其在上任後發佈的第一公開信中便表示:“大眾集團在(尾氣)危機中的凝聚力,克服困難的努力以及公司應對艱難挑戰的決心:所有這些一再使我確信,大眾汽車是一個擁有強大團隊的偉大公司。”

尾氣門風波高潮迭起,車企高管拉響警報緊急備戰

而後,迪斯還不惜啟用之前曾經因為臭名昭著的“猴子活體試驗”而下課的大眾高管Thomas Steg,以期望“公關”德國政府。恰好,Thomas Steg擁有豐富的政府人脈,並在1998年被任命為時任德國總理施羅德的辦公室副主任,而後又擔任4年的政府新聞發言人。

此刻同樣處於不安情緒中的,還有戴姆勒集團。就在施泰德被捕後第三天,戴姆勒發佈公告下調了2018年的盈利預期。

戴姆勒官方給出的理由顯示,將在下半年對營收產生負面影響的另一關鍵因素則與新的認證規程WLTP(全球統一的輕型車排放測試)有關。此外,奔馳貨車的營收將受召回柴油汽車一事影響。由於拉美地區需求下滑,戴姆勒巴士的營收也將受到負面影響。

事實上,戴姆勒與尾氣門醜聞之間糾葛不僅限於此。施泰德被捕前後,德國檢方同樣盯上了戴姆勒集團,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兩度約談戴姆勒,併為戴姆勒開下了44億美金天價罰單。為規避德國檢方的處罰,戴姆勒緊急召回了77.4萬輛柴油奔馳車。

唇亡齒寒,大眾和戴姆勒的危機,自然不會讓其他車企感到輕鬆。保時捷、寶馬等車企總部在今年開年已經被搜查。如今排放門醜聞愈演愈烈背後,似乎還蘊藏著更為驚人的秘密。

親密無間到走向決裂

汽車頭條APP注意到,今年上半年以來再度爆發的尾氣排放門醜聞,與德國新任交通部長安德里亞斯·朔伊爾的上任時間高度吻合。

安德里亞斯·朔伊爾今年3月正式上任,其上任之初便對外公開表示,他本人並非是汽車大佬們的“密友”,他對民眾承諾,將非常嚴厲的對待汽車製造商們。對於柴油車的汙染問題,他將與車企們進行“全新的、非常非常嚴肅的對話”。

尾氣門風波高潮迭起,車企高管拉響警報緊急備戰

▲德國新任交通部長安德里亞斯·朔伊爾(左)

在其上任後不久,大眾、寶馬、保時捷總部接連遭德國檢方搜查。而此次兩度約談戴姆勒的德方官員也正是安德里亞斯·朔伊爾。其仔細問詢了戴姆勒關於在尾氣舞弊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涉及車輛的數量和範圍等細節問題。

安德里亞斯·朔伊爾表示:“雙方進入了非常深入和涉及具體技術性問題的交談,談論的焦點在於究竟有多大範圍的戴姆勒品牌汽車在尾氣排放上作弊。”他同時表示,將在兩週之內再度召開會議,要求戴姆勒徹底自查尾氣作弊醜聞的影響。

這種高密度地搜查與約談,給包括戴姆勒在內的德系車企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也讓德系車企與政府之間的關係瀕臨決裂。

尾氣門風波高潮迭起,車企高管拉響警報緊急備戰

▲德國總理默克爾(左)

一直以來,作為解決就業人口和財政收入的重要部門,汽車產業在德國一直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路透社就分析指出,汽車產業會保證大概80萬就業人口。與此同時,德國政府目前大部分的貿易順差依賴於汽車產品,而汽車銷量有46%都是柴油版汽車,柴油汽車同樣是政府財政保障的“基石”。

但在大眾汽車曝出尾氣舞弊醜聞,戴姆勒、寶馬深陷壟斷門之後,以德國政府和總理默克爾為代表的德國政府高層對汽車產業的態度發生了180°的大轉彎。

默克爾在參加去年法蘭克福車展時如是表態:“有很多的公眾信任已經喪失,而這是為什麼汽車工業需要竭盡全力贏回信任的原因所在。因為這事關德國工業和勞動者的根本利益。”而德國國內日漸高漲的“禁柴”聲音,也讓德國車企與政府之間的關係變得微妙起來。

尾氣門風波高潮迭起,車企高管拉響警報緊急備戰

或許,施泰德的被捕僅僅抽走了尾氣排放醜聞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接下來,曾經的政府寵兒——德國汽車界,將逐漸失寵。

那麼,這場“貓捉老鼠”的遊戲中,德國車企是否能保留最後的名聲?又是否能與德國政府“重修舊好”?亦或是走向另一種極端,德國車企將在政府嚴厲的打擊和追查下,為尾氣排放醜聞付出金錢和信譽的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