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共享滑板车”在美国火了,在中国能不能行得通?

共享自行车成了国内大街上的“标配”,而海的另一头——共享电动滑板车在硅谷火了。

在美国,以Lime、Bird为代表的创业公司们,正在大力推广这种新的共享出行方式。不仅网约车巨头Uber和Lyft都被曝有意入局,就连最近在国内深陷负面传闻的ofo也意图在美推出相关业务。

“共享滑板车”在美国火了,在中国能不能行得通?

ofo方面也有消息传出:2018年夏天,ofo计划在美国推出电动滑板车和电单车。

共享电动滑板车在美洲大陆的风靡,多多少少让人看到了共享单车曾经在国内的影子,但这股浪潮能飘过大洋吹到国内吗?

美国起风,能否吹到中国?

Lime、Bird及Spin这三家公司在今年3月底向旧金山市区投放了几百辆电动滑板车,一夕之间,共享电动滑板车成为美式新潮流。

美国人民对滑板车的热捧,与一年以前国内投资人对共享单车的热捧如出一辙,几家公司的融资速度和规模都屡创新高,其他出行领域的公司同样有意推出该业务。

Bird——这家专门运营共享电动滑板车的初创企业,在不久前刚刚获得红杉资本投资的新一轮约1.5亿美元的融资,估值达到10亿美元。几乎同时,Bird在美国的直接竞争对手Lime宣布获得由谷歌风投及谷歌母公司Alphabe领投的2.5亿美元C轮融资。

几家公司推出的产品在外形上与普通的电动滑板车差别不大,收费标准也较为统一,均为1美元起用,每分钟收费15美分。电动滑板车在美国的火爆同时也吸引国内公司的目光。有知名媒体披露,今年夏天,ofo也计划在美国推出电动滑板车和电单车。

“共享滑板车”在美国火了,在中国能不能行得通?

除此之外,网约车企业同样也看到了电动滑板车项目的火爆。据外媒报道,Uber公司CEO在不久前的一次会议上称Uber正在考虑推出其他交通方式,并表示“自行车,也许是滑板车”。

造价高,不合法,暂时别想了

为什么共享电动滑板车能在美国盛行起来?

专业人士认为,共享电动滑板车在美国的盛行与美国本土的群众基础息息相关。电动滑板车可能在国内不太常见,但是在美国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人骑着出行。

就好像中国是自行车大国一样,美国则有着非常浓厚的滑板文化。

但这股共享电动滑板车的风能吹向国内吗?

“共享滑板车”在美国火了,在中国能不能行得通?

根据一家上海的电动滑板车厂家报价,按照续航里程的不同,电动滑板车的售价从1000元~4000元不等,最低价格为1180元,但续航里程仅为10公里左右。续航里程为50公里的电动滑板车,批发价格为3200元。

对比国内共享单车七八百元的价格,电动滑板车的价格高了4倍。到目前为止,共享单车的模式尚未有一家企业真正跑通,价格是单车4倍的电动滑板车,能回本的希望并不大。即将在美国推出共享电动滑板车产品的ofo,也表示暂不考虑在国内推出电动滑板车的业务。

并且,事实上,国内的创业公司们要想在公共道路上铺设共享电动滑板车,可能还要面临监管处罚。对比美国,国内对于这类滑行工具的监管要严格得多。

“共享滑板车”在美国火了,在中国能不能行得通?

早在2016年,北京、上海等地就出台禁令,明确指出电动滑板车或电动平衡车既不属于机动车也不属于非机动车,不具备路权,禁止在公共道路上使用,只能在封闭道路中使用,违者将处以10元至20元不等的罚款。

所以,别想了,你是不会在国内的大街小巷上见到共享电动滑板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