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開車常識:喝酒後多長時間才可以開車?

如今酒駕查的越來越嚴了,但凡喝酒被逮到一定會查出來的,而且處罰條件越來越嚴苛,搞得愛喝酒的司機苦悶不已啊。那麼首先第一個問題是喝了多少酒就算酒駕了?國家相關交通部門規定,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於或等於100毫升20毫克,並小於100毫升80毫克為酒後駕車,如果大於100毫升80毫克的則視為醉酒駕車。可是喝酒後多長時間才可以開車?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下這個開車常識!

開車常識:喝酒後多長時間才可以開車?

在檢測是否酒駕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根據《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及時抽血或提取鳥樣,送交有檢驗資格的機構檢驗;駕駛人當場死亡的,應及時抽血檢驗。為了方便,現場會用酒精測試儀測試,就是對著吹氣的那個,如果達到酒後和醉酒標準,當事人如果不認同可以提出異議,進行抽血化驗。

開車常識:喝酒後多長時間才可以開車?

飲酒後5分鐘即可在血液中發現酒精,2個多小時後酒精會被人體全部吸收。隨著時間推移,酒精在體內會逐漸被吸收、分解,含量會逐漸降低。人類身體機能分解酒精的能力是有限的,一般情況下來說,每小時可以代謝10-15克的酒精!當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或不同環境下的酒精代謝速度也是不一樣的。

開車常識:喝酒後多長時間才可以開車?

一個人的血液酒精濃度(BAC)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包括性別、年齡、體重、酒精含量、飲酒量以及這些酒精進入人體的時間等。所以說血液酒精濃度(BAC)很難自我評估,必須藉助專業酒精檢測才更準確。

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所以對酒精的代謝速度也不一樣,有的車友覺得自己酒量好,並不需要那麼長時間,但是圖一時開心,駕照被吊銷就划不來了,實在碰到需要喝酒的情況,現在叫個代駕也挺方便的。為了自己和家人,切莫貪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