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華為老員工十年3套房還有1000萬存款,任正非,不能虧待員工

運營作者/昌輝

導讀:相信很多職場上的朋友瞭解過華為公司吧,這是一家讓眾多職場人嚮往的公司,任正非之所以不讓公司上市就是因為要把利潤分工華為的員工,讓員工多賺錢,所以一直以來,華為員工的工資都是高得驚人。

華為老員工十年3套房還有1000萬存款,任正非,不能虧待員工

12月是花錢如流水的一個月,剛剛經歷了雙十二的殘暴,又迎來了“平安夜”和“聖誕節”,一連串消費之後看了看銀行卡的餘額,心想接下來的一個月只能吃土了。然而,一位在華為工作了10年的員工卻公然炫富,曬出了他的工資,每一筆都動輒幾十萬的收入,知道他們工資高,但沒想到這麼高,著實讓人震驚!

華為老員工十年3套房還有1000萬存款,任正非,不能虧待員工

華為老員工十年3套房還有1000萬存款,任正非,不能虧待員工

這位員工不僅曬出了自己工作多年的工資,還表示在上海和北京共有3套房產,真是土豪!

華為老員工十年3套房還有1000萬存款,任正非,不能虧待員工

華為員工那麼有錢就像任正非說的,都是用錢砸出來的!

任正非說,不要自己賺了100塊還不願意給別人10塊錢,當你失去一員干將時你也可能只能賺30塊了。

物質薪酬是生存的保障,一定要給他加薪的機會,但是加薪不是無條件的,這樣會助長員工貪婪,一定要讓員工做出好的結果,拿出高的績效來交換,有人效,有結果,給員工多少錢都不過分。

華為老員工十年3套房還有1000萬存款,任正非,不能虧待員工

華為不但給錢,還給股權激勵,華為崛起的重大秘密是華為的人人股份制。在華為的股份中,任正非只持有1%,其他股份都由員工持股會代表員工持有。華為的員工基本收入都很高,不過壓力很大,這跟華為的狼性文化分不開。

華為能在一開始就實行股權激勵,證明華為願意和員工一起同甘苦,共享福;華為幾十年的高速發展證明了其尊重人才,和員工分享的正確性。未來是互聯網時代,互聯網的核心就是分享和共享。希望越來越多的企業能向華為學習,學習如何和員工分享,如何激勵好員工,讓員工參並分享利益,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做得越來越好。

過去,一家企業經常談自己有多少“現金儲備”,現在才發現“人才儲備”是多少重要,這才是企業的永續經營之道。華為在20年前就開始為自己儲備人才,現在才能實現內部清洗政策,將40+和34+的技術人才中沒有動力、學習力、創造力的人才進行清理,以保證內部機能的活力。

企業應該如何考核、激勵人力資源部去滿足人才需求?我總結了一下這個方法,或許對您有一些啟發和幫助。一:KSF激勵:招聘要求需求+正激勵

華為老員工十年3套房還有1000萬存款,任正非,不能虧待員工

KSF:既要給壓力、要求,更要給動力、激勵

KSF增值加薪法——一種員工和企業共贏的薪酬分配模式

固定加薪是員工想要的,固定薪酬比例越高,安全感就越大。然而,給員工固定加薪的代價是,企業支出增加,利潤減少,風險增大,畢竟誰也沒有保證高固定薪酬的員工,一定做出高績效。

為保證企業利益,將員工固定薪酬比例降低,把浮動部分薪酬提高,而浮動部分薪酬不設上限,讓員工為自己的收入而做出更大的結果。

這就是我今天想說的,最適合企業核心管理人員的薪酬模式——KSF增值加薪法。

華為老員工十年3套房還有1000萬存款,任正非,不能虧待員工

其激勵性薪酬設計的具體操作:

  • 1、將崗位原工資分解到核心K指標上(K指標提取原則詳見下文);
  • 2、每個K指標從數據分析找到平衡點(詳見下文);
  • 3、每個指標超過平衡點即有獎勵,低於平衡點即有壓力;
  • 4、每一個K指標:對於企業,是利潤增長的渠道;對於員工,是工資增長的渠道;
  • 5、從此,員工工資越高,企業利潤也越高;
  • 6、從此,員工和企業利益是趨同的,方向和目標也是一致的。

KSF是一種能體現管理者和企業共贏的模式,它一般會給管理者開拓:6-8個績效激勵渠道,這種薪酬模式讓企業與員工利益驅同,思維達成高度統一,引導改變觀念與行為方式。

將目標計劃管理與薪酬績效相結合、讓員工為自己而做、並通過目標、計劃、檢視、總結等管理步驟,實現員工如何為自己做到。讓管理者轉變成為一個經營者,幫企業建立了完整的利潤管理機制,讓企業快速實現利潤增長。


全國最實用、快效、前沿獨創“三大創新高激勵績效管理模式”如何系統操作設計?可以進入微店加作者為好友。我將發這個模式設計【內部學習視頻】與你分享學習!!

同時能和小編保持及時交流!小編朋友圈分享,有更多資訊、乾貨學習哦!!

從薪酬重新的分配中,來實現激勵和共贏!

沒有利益的趨同就沒有思維的統一,員工如何才能自動自發?如何才能為自己做?員工如何才能自己加薪?具體操作如下:

(1)制定各崗位的績效指標:指標要適合結果導向、效果付費的思維,能讓數據表達的績效維度;

(2)每個指標中分配薪酬佔比:讓員工清晰知道每一個自己的薪酬應該從哪個指標上負責,並在哪個指標可以增加收入;

(3)每個指標中找到平衡點:平衡點以上即獎勵,平衡點以上即少發,平衡點就是讓老闆和員工共贏的起點,從此以後,讓員工為自己做,為自己加薪。員工加薪的背後就是企業的績效、人效在提升,最終實現共贏分配。

華為老員工十年3套房還有1000萬存款,任正非,不能虧待員工

總結:

員工不努力,原因有很多,但歸根到底是得不到想要的,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很舒服。

久而久之,不努力就成為公司的主旋律了。老闆不要試圖給員工洗腦,或者苛責員工,而是要讓員工看得到努力的價值。讓員工做了很多努力後,可以得到什麼,並兌現承諾。人有了盼頭,自然就會主動幹。

當這種結果導向的氛圍一旦形成,老闆就可以真正解脫了,不需要每天花太多時間做管理。

人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在可以遇見的未來看不到希望,在當下找不到方向,也不願意改變。

這話對員工,對老闆一樣適用。

運營作者/昌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