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民營話劇表演團體 不可忽視的戲劇力量

民營話劇表演團體,是發生在新時期舞臺上的一個新生事物,它是時代的催生,是改革開放的一顆碩果。

三個發展階段

新時期的民營話劇表演團體從一開始就走著一條與國有院團不同的路,其發展歷程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從上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為初創階段。一批年輕的戲劇人,不滿於戲劇創作的現狀,想走一條戲劇創作的新路,以一種新的觀念去探索話劇創作與舞臺的新形式、新表達。這種觀念的產生,與“文革”後改革開放的社會大環境密切相關,與西方戲劇潮流的影響也分不開。最初,北京有牟森的“戲劇車間”、林兆華“戲劇工作室”、孟京輝的“穿幫劇社”、鄭錚的“火狐狸劇社”、蘇雷的“星期六戲劇工作室”、趙淼的“三拓旗劇團”、上海有張餘的“現代人”劇社、王景國的“真漢咖啡劇場”以及“白蝙蝠戲劇實驗社”“邊緣劇社”“星·89劇社”等。他們不滿於當時話劇舞臺的形式單調與缺乏活力,傾心借鑑西方戲劇表現手法,進行探索、實驗,努力創造自己理想中的戲劇。從當時演出的《彼岸》《零檔案》《魔方》《屋裡的貓頭鷹》《月祭》《時裝街》《思凡》等舞臺演出可以看出這樣的藝術追求。

民營話劇表演團體 不可忽視的戲劇力量

▲《思凡》

從新世紀初到2013年前後,為蓬勃發展階段。民營話劇表演團體的發展、壯大,與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有密切關係。2002年,文化部修訂了《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明確了民營文藝表演團體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承認民營文藝團體在院團體制之外的身份。2005年12月,文化部等部委聯合出臺《關於鼓勵發展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的意見》,積極支持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的發展;放寬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的市場準入。此後,民營話劇社團如井噴一般湧現,戲逍堂、李伯男導演工作室、盟邦戲劇、黃盈戲劇工作室、何念戲劇工作室、上海可當代戲劇工作室、草臺班、雨人劇社等一湧而出。創作方面也出現很大變化:由為興趣做戲向以市場為目標、以演戲為職業的“謀生”手段轉變;由以劇目擴大劇社影響向展示劇社風格、創劇社品牌轉變;劇目創作和演出形式從注重形式探索、實驗向注重文本創作轉變。探索、實驗戲劇性劇目減少,寫實性的現實題材劇目增多,搞笑的劇目也受到一些創作力薄弱的劇社的青睞。

民營話劇表演團體 不可忽視的戲劇力量

▲孟京輝

民營話劇表演團體沒有固定的資金支持,只能靠“走市場”養活自己,而“獨立製作人”的出現便成為民營話劇的一個突出特色。他們帶上自己創作的劇目去全國巡演,不僅演火了北京、上海,也帶動了其他城市的話劇發展,為話劇發展開拓出一片新天地,使自己在市場中站穩了腳跟。從2014年開始,進入重新整合、穩步提升階段。

劇目創作特點

民營話劇社團的成功,首先是劇目創作的成功。其特點是反映社會現實,貼近青年人的生活,受到青年觀眾的喜歡。內容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描寫普通人的生活,表達他們的喜怒哀樂,探討人生意義。如《隱婚男女》描寫社會現實中“白領”階層的生活狀況。該劇在悲喜交集之中,讓人看到了生活的嚴峻以及人生的無奈。《滷煮》通過百年滷煮老店父子倆在經營理念上的矛盾衝突,反映了時代的發展變化,體現了一種與時俱進的理念。《彼岸》描寫“北漂人”的生活。一幫年輕人為追尋自己的夢想而聚居京城,在一次次碰壁,在一次次失望中學到了很多,成熟了許多。《活出你自己》是一出探討人生和生活意義的戲。該劇用喜劇的手法在荒誕的情境中體現出生活的真實,追問人生,釋放情感,找回信心。

民營話劇表演團體 不可忽視的戲劇力量

▲《戀愛的犀牛》

描寫青年人的婚戀生活,揭示他們的複雜情感,為年輕人提供借鑑和選擇。如《戀愛的犀牛》講述兩個愛情偏執狂在愛的慾望旅程中所發生的故事,感染著觀眾,又引人思考。《有多少愛可以胡來》探討愛情與事業、婚姻與金錢的關係。《如果,我不是我》在講述青年學生婚戀故事中產生對人生的思考。《海上花開》寫了四個追逐“夢想”的年輕人自主創業的故事,處處顯示著青春、陽光的燦爛情緒,令人賞心悅目。

民營話劇表演團體 不可忽視的戲劇力量

▲《海上花開》

反映社會現實,直擊人性的劣根性。如《玩偶》通過木偶復仇的故事暴露了人類的缺陷。舞臺演出集歌、舞、偶於一臺,具有深刻的現實寓意。《陽臺》由農民工討債引出官員的腐敗現象,用喜劇的形式諷刺、批判了社會上的不良現象,在娛樂中引發觀眾的思考。

民營話劇表演團體 不可忽視的戲劇力量

▲《陽臺》

探索、實驗的劇目追求舞臺演出的新奇性與獨特性。如《魔方》由七段獨自成章的事件構成,這些片斷由舞臺上的一個“劇作家”串聯起來,形式活潑,饒有趣味。《思凡》的實驗性在於創作者極其巧妙地將中國戲曲和外國故事連綴組合,嫁接交融,將深懷難棄的理想幻夢與恣意放縱的嬉戲調侃並置,既深藏著不滅的古典情懷,又展露出現代人的清醒與自覺。舞臺演出運用布萊希特“間離效果”手法,新鮮靈動、詼諧有趣、幽默智慧,體現著一種溫馨的人性光芒。《非常麻將》以麻將寓示人生,是一部具有哲理意味的探索戲劇。《黃粱一夢》把傳統戲曲的手法運用到表演之中,服裝、道具、音樂都體現著古代戲曲的詩意風格,寧靜、舒緩、優雅,體現出創作者獨特的戲劇美學追求。還有根據魯迅先生小說改編的《吶》,秉承魯迅精神,直面社會現實,反思問題。《秋夢》以“夢境”的視角探索現實中人們的“心靈”真實。一對在現實中相互怨恨、發誓老死不相往來的同母異父的姐弟,卻無法控制自己在“夢境”裡對無法忘懷的親情的思念。舞美設計用“物化”的形式表現人的情感,舞臺上大小兩個房間,姐弟倆各佔一間。表現“夢境”交叉時,兩個“房間”隨著姐弟倆語言的“交叉”而逐漸融合,弟弟的“小房間”融入姐姐的“大房間”,暗示著他們的心靈開始接近,很有藝術趣味。

民營話劇表演團體 不可忽視的戲劇力量

▲《黃粱一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