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李鵬飛:切實增強黨媒輿論引導的有效性

長沙晚報社黨委書記、社長、總編輯李鵬飛在今天(3月5日)《湖南日報》發表《切實增強黨媒輿論引導的有效性》,文章結合習近平總書記2月23日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講話精神,提出增強黨媒輿論引導的有效性要在四個方面下功夫:即畫好網上網下“同心圓”、瞄準輿論引導的“定盤星”、做好輿論引導的“瞭望哨”、當好輿論引導的“透視鏡”。現轉發此文,以饗讀者。

李鹏飞:切实增强党媒舆论引导的有效性

李鵬飛

習近平總書記2月3日、2月23日分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強調,要做好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工作,統籌網上網下、國內國際、大事小事,更好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提高新聞輿論工作有效性,要適應公眾獲取信息渠道的變化,加快提升主流媒體網上傳播能力。這為我們指明瞭增強黨媒輿論引導的現實路徑。

一段時間以來,國內外媒體對新冠肺炎疫情進行了全方位、多層次報道,其中既有權威資訊,也有暖心故事、科普知識,但也存在大量亂象:網絡謠言層出不窮,非理性評論此起彼伏,惡搞內容四處刷屏,部分自媒體賬號為流量“帶節奏”……引發了擠佔媒體資源、汙染網絡生態、撕裂民眾共識、消解社會信任、激化社會矛盾等一系列問題。基於此,增強輿論引導的有效性,已成為擺在主流黨媒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增強輿論引導的有效性,黨媒必須畫好網上網下“同心圓”。由於新媒體、自媒體日益發達,人們所處的輿論環境日趨多元。但隨著時間推移,不少受眾對從自媒體發端的新聞事件往往心存疑惑,瞭解重大新聞事件還是更加信賴黨報、黨臺、黨刊等主流媒體的權威發聲。堅持黨管媒體原則,讓權威黨媒堅守住網上網下“同心圓”的“圓心”位置,是增強輿論引導有效性的重要舉措。在此次疫情報道中,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媒始終衝鋒在新聞第一線,主動預判輿情、主動設置議題、主動回應關切,真正成為了輿論場的主角。比如湖南日報、長沙晚報等黨報長期堅持每天刊發多個防控疫情專版,湖南日報推出的“寧心”系列、評論員文章系列傳遞了黨委和政府的權威聲音,關鍵時刻以大量觀點鮮明、語言生動的評論發出了主流媒體引導輿論的最強音。不少黨媒的新媒體矩陣推出了新聞繪本、海報、H5、動漫、視頻、表情包、MV等一系列爆款產品,傳播正確戰“疫”知識,講述幹部群眾的戰“疫”擔當,廣獲受眾好評。

增強輿論引導的有效性,黨媒必須瞄準輿論引導的“定盤星”。網絡傳播和移動傳播具有速度快、範圍廣的特點,但微博、微信朋友圈第一時間發佈的各類信息,可能只是真相的“冰山一角”。如何破解“真相還在穿鞋,謠言已經在路上”的治理難題?這需要黨媒在重大公共危機事件中及時作出反應、搶佔第一落點,講真話、報實情、幹實事,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從而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黨媒要進一步在新聞輿論工作的專業性、適用性、創新性等方面下功夫,借力分眾化傳播、差異化傳播、個體化傳播更好凝聚社會共識;改進和加強對外宣傳,勇於、善於在國際輿論場及時發聲,旗幟鮮明地用事實講好中國抗“疫”故事。

增強輿論引導的有效性,黨媒必須做好輿論引導的“瞭望哨”。疫情是對媒體人的一次“大考”。疫情防控期間,各級黨媒取消春節休假,全部轉入“戰時狀態”,以關鍵時刻的不缺位、不失為,充分彰顯了新聞報道主力軍的作用和風采。黨媒做好輿論引導的“瞭望哨”,須進一步激發廣大新聞工作者的榮譽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為一線採編人員撐腰鼓勁,真正鍛就一批作風過硬、素質全面、敢打硬仗、踐行“四力”的新時代新聞人才。

增強輿論引導的有效性,黨媒必須當好輿論引導的“透視鏡”。個性化信息推薦、深度學習、虛擬現實等新媒體內容平臺的全流程監管,社群分享、閱後即焚等個性化內容分發渠道的全覆蓋治理,需要大量依賴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因此,鬚髮揮黨媒技術優勢,讓個性化定製、精準化生產、智能化推送全面服務於正面宣傳,構建“媒體融合+文明涵養+社會治理”的全媒體新生態;通過建設縣級融媒體中心,使各級黨媒以及所轄新媒體矩陣成為信息內容的核心節點;完善黨媒的輿情監控、流量可視化監控手段,健全“實時巡查、應急處置”機制,推進新媒體監管巡查系統建設;結合區塊鏈等新技術在媒體信源認證、公民新聞審核、數字版權保護、付費內容訂閱、傳播效果統計、用戶隱私保護、數字資產管理等方面的應用,推進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全面淨化網絡空間。

(作者系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長沙市基地特約研究員,長沙晚報社黨委書記、社長、總編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