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和專科差別有多大?

改邪歸正的比克


專科與本科就像是進入社會的兩條不同的起跑線,本科就是那條在前的起跑線。專科和本科的差距有多大,從最現實的兩點來分析差距是巨大的。

第一就業。

就業無疑是二者的根本差距,並非說學歷高就更好就業,只是相對而言,本科生的就業機會明顯比專科生多。首先,從父母都喜愛的國家公職人員和事業單位說起,公務員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崗位要求本科以上學歷,有的要求碩士以上學歷;事業單位近幾年因為改革,急需人才,相應的對學歷要求也進行了提升,留給專科的崗位少之又少還限制專業。其次,在企業方面,隨著本科生的增多,企業也相應的提高了招人的要求,很多企業對學歷有硬性要求本科及以上,這往往就將所有的大專生擋在門外。除了就業門檻外,很多公司在制定工資制度也是按照學歷定工資的,從進公司開始工資起點就不一樣,本科工資自然比專科工資高一個檔次。

第二升學

首先,考研。本科生和專科生之間差別挺大的,本科可以直接報考全國統招研究生,而專科生則要在等個兩年,而且雖然國家規定允許專科畢業滿兩年後以同等學力報考研究生,但很多院校卻不太願意招收專科生,甚至與本科生相比會有更多的要求。再我國的考研人數也是每年在不斷增加,專科生的話,考研競爭壓力就更大了。其次,留學。現在許多國家都是承認我國的本科學歷,想要出國留學必須是本科才能直接申報讀了,若是專科免不了找能力強價格昂貴的中介繞不少彎路。

綜上,專科與本科的差距是巨大的。


雜亂樹洞


專科與本科的區別有多大?可以負責的說,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裡面的區別大到他無法想象……

講一個自己切身真實的例子:

高一的時候成績很好,但是到了高二慢慢就墮落,到了高三就直接放棄自己了。那個時候特別無知的對自己說:現在都什麼社會了,又不是學歷決定一切,等到了上大學再好好努力,專科就專科唄……

可是等到大學軍訓還沒有結束,就已經後悔了,我們學校周圍有幾所本科學校,剛入大學的時候,因為新鮮感會經常的去各個學校轉轉,可是當看過本科學校的樣子之後,發現專科叫職校,原來是真的有道理……裡面的差距遠遠不止學歷兩個字。

大學畢業出來再一次的後悔,曾經高中時的天真無知,被自己、被現實摁在地上磨的血淋淋的慘叫……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學歷是他們人生的第1塊敲門磚,是,一個人的發展不能用雪莉去衡量,可是當你步入社會離開學校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很多優秀的公司,優秀的單位,他的敲門磚就是本科學歷,你專科學歷的敲門磚,任憑你怎麼把腳尖墊高,你都夠不著人家的門檻,你都跨不過人家的門檻。

這就是最慘的區別,因為發生在你剛剛離開學校大門,準備踏入社會這座大門的時候。所以他這個時候的區別是最慘的。

等步入單位之後你會發現,學歷的區別所帶來的不同的待遇區別太多了……

當然,學歷不能決定一個人的一切,也不能完全限制一個人往後的發展……可它確實實實際際的,會給人帶來很大的困難和困擾。

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能力,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機遇……有些小學學歷的人一樣,在世界500強做高管,有些研究生畢業的一樣在普通公司當小職員,這樣的情況大有人在。

只是想說,如果有條件,如果可以,學歷更高,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不會有壞處,只會有好處!





儒豐直言


大家好,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本科和專科的差別有多大?這個問題其實很明顯,本科和專科之間的區別其實是相當大的。

我來說一下我自己的切身感受,幾年前,在我高考的時候,我的同班同學A高出了三本線幾分放棄上本科院校,而上了一個比較好的專科院校,學的是與鐵路有關的專業;而另外一個和同學A分數相近的同學B上了一個三本院校,同樣學的是鐵路相關的專業。而現在幾年過去了,同學A因為學校氛圍不好直接選擇了退學,同學B已經被相關單位簽約,開始了工作,雖說薪資不是特別理想,但最起碼還有一份穩定的工作。

那麼究竟本科和專科在那些方面有很大差別呢?

培養方式

本科一般培養相關專業的專業人才,特別是有關理論的人才,本科畢業之後,好多工科院校的學生可以直接進入研究院或者設計院進行專業開發的工作;而專科院校一般培養的是實踐型人才,比如學汽車類的專科學校,一般就培養汽車的組裝、修理等方面的人才,而不直接培養汽車的開發方面的人才,學生畢業之後一般進入相關廠房進行工作。

畢業薪資

我們選擇一個好的學校進行學習,也就是為了畢業之後可以得到一份穩定的工作,更後者說是為了一份滿意的薪資。而本、專科的薪資也有很大的差別了,好點的本科院校學生剛剛畢業有可能就會獲得7k-8k的薪資,而專業相近的專科生薪資就沒有這麼高了。

學校師資力量和氛圍

本科院校和專科院校相比,本科院校的師資力量要比專科院校的師資力量強出不少,特別是現在某些本科院校的老師應聘要求就是博士生才行,而對於專科院校而言,普通的專科院校一般情況下老師的要求就是本科,很明顯師資力量有很大的差別。從學校的學習氛圍來看,本科院校的學習和研究氛圍是很濃厚的,而專科院校的學習氛圍就沒那麼好了,大多數人都把時間花在了怎麼娛樂上面。

學生的視野

有人說過,大學是一個小社會,也是一個跳板,是我們通往成功路上的一個跳板,也就是說,我們在大學裡面可以看到很多外面世界看不到的東西,所以說大學生能夠不斷進行創新創作的一大原因就是本科大學生的視野足夠開闊;而專科院校的學生視野就沒有那麼開闊了,以後進入社會也很少參與那些富有創造力的工作。

你覺得本科和專科還有什麼差別呢?說一說。

歡迎關注“艾迪凱勝說教育”,帶你走進教育的世界。


談談教育小事情


本科和專科差別有多大?因為這個問題我深有感觸,我自己也是個親身經歷者。

14年上大學時,我的高考成績很不理想,當時也面臨著極大的抉擇。是多花一點錢去上民辦本科,還是上專科?

因為在老家人眼裡,民辦本科根本就不算上本科,在他們眼裡的只是“高價學校”而已。因為當時我的分數就差一道數學題就到達我們公辦二本線,去上專科實在不甘心。

所以我硬著頭皮說服了父母,希望他們同意我去上一個民辦本科學校。

所以我上大學只有兩個目標:

1.把多花的錢在大學裡掙回來。

2.自己的能力水平不能比上公辦本科的同學差。

所以在大學裡我就朝這兩個目標去前進,雖然中間經歷了很多磨難。

克服種種苦難我在大學裡自己做淘寶,自己開店自己做各種嘗試,後來業務還不錯,開了一間工作室帶了一個小團隊。不僅沒有多花錢而且也拿到了我人生當中第一桶金。同時能力水平上,大學半工半讀提前進入社會,從工作經驗和技能上不比那些公辦本科的同學差。

後來慢慢發現民辦本科和公辦本科差別並不大,相反和專科差別有點大。例如:很多證書專科不能考,本科可以考。而且專科和本科有很多限制和福利不同有很多。

而且出去工作之後才發覺,職場只會關注你是本科還是專科?稍微大一點公司會根據你的學歷類型給你定職稱和工資水平等。


建工度哥


學習生涯就像一條長河。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每個階段都分佈了支流。我從小學一直讀到研究生畢業,一路見證著我的同學奔向各個支流,漸漸分開,差距越來越大。

初中畢業邁入社會的現在大多還背井離鄉,做著高強度的體力勞動,或是高耗時、低收益的小本買賣。高中畢業的在勞動強度和時間與收益比方面略微好些。大專畢業的,大多從事腦力勞動相關工作,勞動強度小些,時間有一些自由度。本科畢業的基本都從事一些對知識有相當要求的工作,工作時間相對有規律一些,有相對固定的休息日。碩士畢業的如果留在上海當老師,基本都是中小學教師。博士畢業大多能成為各類高校的教師。如果在公司,研究生畢業生的發展起點高,潛力也比較好,時間的自由度要看具體的工作單位和工作種類。

可見,人們在社會上的發展,大概率地與學歷有關。

具體到本科和專科的差別,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培養的側重點不同。

本科側重於理論,專科側重於實踐。就當前社會需求來說,實踐性的人才也比較緊缺,理論性的人才相對來說有點飽和,二者在就業率方面,專科未必不如本科。

2.專業設置不同。

本科設置的專業較多理論學科,大多比較宏觀。專科的專業更多與實踐操作相關,大多比較微觀。

3.學習氛圍不同。

由於入學門檻不同,必然導致學生綜合素質上的差異,以及對待學習的態度、熱情等方面的差異,這就造成了專科學校和本科學校不同的學習氛圍。

4.師資力量不同。

很多高端人才在選擇就業的高校時,大多首選本科院校。這就導致大量高精尖的科研人才和教師隊伍集中在本科院校。

5.朋友圈不同。

讀專科的同學,朋友圈裡大多是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素質差不多的朋友。讀文科的同學,朋友圈裡大多是本科起點,後來有可能繼續讀碩、讀博、出國留學深造的朋友,朋友圈的質量、層次都很不一樣。

6.眼界格局不同。

專科生由於周圍氛圍、環境的影響,對自身的定位和要求往往不會太高,找到一份工作就比較容易知足。本科生則不同,他們在大學打開了眼界和視野,不斷樹立新的人生目標。本科生大多會想著考公務員,考研究生,進事業單位,進500強企業或出國深造。

7.社會待遇不同。

很多優質的單位和企業,都設有學歷門檻,現在大多已經是本科起步。這就意味著,很多專科生,連投遞簡歷的機會都沒有。即使在同一個單位,地位、工種、上升空間、收入等方面,差別也比較明顯。

專科與本科雖然有差異,單學歷畢竟不是全部,只要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在為人處世、待人接物、解決問題、情商逆商等方面都可以不斷修煉自己,提升自己,就能活出最好的自己。

最後,專科與本科有差異,但“活到老,學到老”,專科生只要積極好學,也可以繼續讀本科啊。


用心教語文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和我大學本科的同事一同進的工廠,前三個月我們每天的工作,都是一樣的,當時還竊喜,本科畢業後也和我們一樣啊,可到了三個月人家接到通知,調走了,當了一個小科員,身份立馬不一樣了,從前每天都在一起,感覺和普通同事沒什麼兩樣,等走了以後,他在回來,我自己都感覺和人家比,差人一等,再也不像從前那樣開玩笑了,而且,本科生不管是從自身的素養,還是別的方面,都比專科生好,因為人家經歷過高考的磨難,經歷過並且戰勝了,這就是我們專科生沒法比的。


電影片段社


本科和專科的區別可大了。

第一,本科生錄取分數比專科高,記得2009年,在我們省份理科本科錄取分數是442,專科只要380,這個分數錄取可以看出來,差距還是蠻大的。

第二,工作上的差別。

專科和本科進入同樣的公司,待遇上就會差一個檔次,本科一個月工資總要比專科多一千來塊錢,這個就區別。

第三,職稱評審。

我們都知道,很多工作崗位都是需要評審職稱的,但是本科和專科評審的時間就不一樣了,比如工程行業,初級職稱評審本科一年,專科就要三年,中級職稱工程師本科5年,專科需要8年。

第四,走入社會的效果不一樣。

像我們年輕人,有的想去考一下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但是很多崗位被學歷限制了,專科連報名的資格都沒有。

第五,參加社會考試年限不一祥。

走入工作崗位,很多人都希望通過取證來改變現有的工作狀況,但是學歷上也有要求限制的。比如消防工程師,安全工程師,一級建造師等等這些,本科能報考的年限比專科的要少幾年。

所以呀,讀一個本科比讀一個專科的走入社會的確好太多,但是要說專科和本科誰能混得更好,這個還真不好說。目前現在社會上就流行成人高考,也就是專升本,函授,學歷也是本科,這種學歷很大一部分公司承認,還有一些公司是不承認的,如果還有是專科的話,趁著年輕,希望大家都去考一個吧。


我本有夢怎言笑


拋開地域不說,我主要來談談區別吧。

一.培養方向的差別

本科主要是重視理論,專科偏重於實踐,對社會的實際貢獻來說,專科更大一點。但是這個也是要分專業的。

我是專科生出身,我在山東旅遊職業學院讀專科的時候,從課程設置上來看,實操課程偏多,而且教我們的老師也是從各個酒店的經理出身。所以理論有,實踐能力更強。酒店行業是這樣的,即使我們有書本和教材,上面的案例總是不能全部概括的,我們上課更喜歡老師跟我們講他/她在酒店上班的時候遇到的各種奇葩客人(例如撞壞了五星級酒店的旋轉門,賠償現金的時候,一個大男人抱著一大袋子錢坐在大門口哇哇哭的,這些教材上都不會說的),而我們的期末考試除了筆試以外,實操考試所佔的比例更大,比如像客房服務這門課,我們要考鋪床單的,沒錯,就是你們看到的,把床單一下子抖開,並且完整的鋪滿整個床的那種技能;像餐飲服務,我們要考中餐或者西餐擺臺,還有口布折花的。雖然這些技能現在早就忘了......

而和我們對應的本科生,專業不叫酒店管理了,統稱為旅遊管理,他們學的東西也有這些實操課程,但是這些課程在他們眼中就是好玩的,他們學習的內容,理論偏多。這是我上大學時候瞭解的,現在是不是還是這樣,就不好說了。

現在的社會,實操性人才依然緊缺,而理論性人才已經有點飽和了,所以目前來看,專科生對社會貢獻更大一點。

二.專業設置的差別

其實這一點跟第一點略有重複,但是我想談的區別主要在專業設置上。

有的專業,本科有,專科就沒有了,相反情況依然存在,其本質還是理論性與實操性,宏觀與微觀的差別。

例如本科學校有宏觀意義上的旅遊管理,到了專科學校就會微觀到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這兩個專業;本科學校有宏觀意義上的經濟學,到了專科學校就有微觀意義上的會計專業,等等等等,這個我不好列舉了。

而像什麼原子物理啊,生物化學啊這一類一看就非常學術的專業,你在專科學校是根本找不到的。因為人家需要的是畢業了直接為社會服務的人才;而反過來說,我們學校還有檯球專業、高爾夫球專業,這些專業你在本科學校也基本上發現不了,為啥?我個人覺得有點出身論的意思,一個高爾夫球場的球童需要理論知識麼?需要學四年麼?不需要,這完全是浪費人才。

當然,像空乘服務這類的,為了學校賺錢,已經開始逐步爛大街的就除外了。前兩天看山東某個翻譯專科學院都開了空乘服務專業了,我也就呵呵了。先不說需不需要這麼多空姐,學校能不能聘請的起專業的老師教這幫帥哥美女都是個問題好麼?那幫來了這個學校學空乘的小夥子們和姑娘們,我咋看咋覺得有種羊入虎口的感覺。

三.學生素質的差別

這一點我不知道從何談起。畢竟中國現在的教育體制,還是本科高過專科,成績但凡好一點的,都不會去專科學校學一門能養活自己的手藝。而專科學校和二本三本近乎於瘋狂的擴招,也讓很多孩子都有了所謂的大學去上。但是這個學校裡面的孩子是個啥樣子,我想在專科學校的那些想往上爬的孩子是深有同感的吧。

更何況,在中國,還有一種“3+2”的專科制度,就是初中畢業了直接上這種專科學校,五年畢業以後給你一個大專文憑。看著這比上三年高中再考上專科要省下一年的時間。但我個人認為,如果你覺得大專畢業就ok了,這麼做是可以的。如果你還想再專升本或者自考本科或者考研的話,缺乏三年高中教育是對你知識結構和知識體系的一次重大損害!所以想走“3+2”的孩子們,還是要慎重考慮!

說回來素質,個人認為,差別不是一點半點的大,也許成績不能決定一切,但是成績決定絕大多數。連自己的未來都不知道怎麼規劃,不到20就覺得自己看破人生,於是天天混日子的人,你覺得他能有多大出息,你有能從他身上看到多大希望呢?我沒去過本科學校的圖書館,因為沒有學生證進不去,但是我知道,我的專科學校的圖書館是永遠有座位的,因為永遠都不可能坐滿。老實說,這個年紀,來到這樣一個學校,心裡面多少會有點不舒服,我們也比本科生更知道社會對我們的態度,但如果我們僅僅因為這些就自暴自棄的話,那我們只能會墮落的更快。

上大學後,我們小學同學第一次聚會,談到未來,那些讀本科的同學,早就對自己的未來有了非常明確的規劃;而像我這樣的專科生,那個時候想著的,真的是“先讀著吧,畢了業再說,總之不會被餓死。”,是,我們是不會被餓死,但是我們也就只能在底層沒有作為的混一輩子了。我這樣兒,難道我的後代也繼續麼?我現在想想,覺得當時的自己真的很可怕。

四.個人眼界以及未來規劃的差別

本科生會想著考研,考公務員,事業單位,500強企業實習,出國深造。

專科生?sorry,出國深造是條路子,但前提是你家裡要有錢,否則的話,畢了業就先找個工作幹著吧,幹著不順心了咋辦?再換唄!於是,我們就一年一年的渾渾噩噩,一年一年的被社會壓榨,而只學會了抱怨。自以為自己看透了人生,實際上,你只是看透了你這一小點世界的人生。總體上看,你還是個傻X,初級段位的傻X。什麼是考研?公務員?500強企業?oh,對於專科生來說,那太遙遠了,或許在大多數專科生眼中,他們根本就沒有這個概念吧......

說到這兒,我想拐一筆,我在山東旅遊職業學院呆了其實不到兩年,就去了新加坡的環球影城主題公園上班了。現在想想,我非常趕緊學校給我提供了這次機會,讓我見到了外面的世界,也讓我知道了自己發展的侷限性和差距,也讓我知道,我還年輕,我還有更多的機會見識到更好的世界,我還不能這麼自暴自棄。於是,在那邊幹了兩年以後我選擇回來,本來想出國的,結果發現資金不夠,再工作一段時間,我選擇了考研。這其中有我自己的努力,但是我還是要感謝那兩年的經歷給了我繼續奮鬥的理由和心氣,讓我明白,我有能力做到更好的自己。但是說實話,不是每個專業都有這樣的機會,那些其他專業的孩子呢?我很難說。

五.社會待遇的差別

想走體制內的話,這就不用說了,專科生考公務員,oh,no,這個比例簡直是低的可憐,而且現在的公務員,動不動的你就下基層了。所以現在公務員也不是個很好的工作了。

企事業單位就更別說了。約等於不可能。說到這兒,我想起來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我們家有一年招編制老師,因為我們家是省會城市,所以想留下的人非常的多,於是招考簡章上就開始各種設坎兒了。學歷都是輕的,諸如專業、畢業年限之類的,真的是要多變態有多變態。但是在這麼多職位之中,突然出現了一個市轄區的小學老師:專科學歷,不限畢業時間,不限專業,只招一個。於是就出現了,我一個朋友9點去報名,排隊N久,等報上名的時候,已經下午1點的樣子,結果當然是名落孫山了,而且到了最後他才反應過來,這就是“陪太子讀書”的節奏。至於這背後的故事,我想就不用再多說了吧......

就算是想去私企打工,但凡好一點的私企都要本科學歷啊有木有,你想投簡歷,HR看不到,簡歷系統就已經把你屏蔽了,你想打電話,人家說不定還煩著呢。我們明明要的是本科生啊,你一個專科生過來瞎摻和啥?雖然這不是全部,但這仍然是絕大多數。

六.人生態度的差別

把前面五點加起來,差不多就是第六點了。

如果作為專科生的你,在經歷了這麼多之後,依舊樂觀的面對生活,依舊選擇奮鬥的話,那你的未來不一定會更光明,但是你的機會會比其他已經提前放棄的人要多,你也會發現,學歷終究是一張紙,而為人處世,待人接物,處理問題,解決問題,遇事的心態,情商逆商才是你在這個社會上立足的根本。而學歷,如果你想繼續提高,機會還是有很多的,問問你自己想要什麼,然後確定了就朝著那個方向努力,你最終會發現,那些本科生都會向你投來羨慕的目光。雖然和本科生完全意義上的平起平坐還需要很長時間,但是你在努力縮小差距,這本身就已經很令人欽佩了。

而本科生呢,你們有著相對高一點的起點,那就努力發揮你們開闊的眼界,走出一條更加寬闊的道路,這是為你們自己,也為我們這些後來的人提供更加努力的榜樣。

總之,生活雖然不易,但是我們更不能這麼輕易的就選擇放棄。所以不管你是專科還是本科,個人的奮鬥是最重要的,不要在那個最應該奮鬥的年紀選擇了安逸,否則到後來你所承受的苦難,真的就是你自找的。

春風十里書香遠


拋開地域不說,我主要來談談區別吧。

一.培養方向的差別

本科主要是重視理論,專科偏重於實踐,對社會的實際貢獻來說,專科更大一點。但是這個也是要分專業的。

我是專科生出身,我在山東旅遊職業學院讀專科的時候,從課程設置上來看,實操課程偏多,而且教我們的老師也是從各個酒店的經理出身。所以理論有,實踐能力更強。酒店行業是這樣的,即使我們有書本和教材,上面的案例總是不能全部概括的,我們上課更喜歡老師跟我們講他/她在酒店上班的時候遇到的各種奇葩客人(例如撞壞了五星級酒店的旋轉門,賠償現金的時候,一個大男人抱著一大袋子錢坐在大門口哇哇哭的,這些教材上都不會說的),而我們的期末考試除了筆試以外,實操考試所佔的比例更大,比如像客房服務這門課,我們要考鋪床單的,沒錯,就是你們看到的,把床單一下子抖開,並且完整的鋪滿整個床的那種技能;像餐飲服務,我們要考中餐或者西餐擺臺,還有口布折花的。雖然這些技能現在早就忘了......

而和我們對應的本科生,專業不叫酒店管理了,統稱為旅遊管理,他們學的東西也有這些實操課程,但是這些課程在他們眼中就是好玩的,他們學習的內容,理論偏多。這是我上大學時候瞭解的,現在是不是還是這樣,就不好說了。

現在的社會,實操性人才依然緊缺,而理論性人才已經有點飽和了,所以目前來看,專科生對社會貢獻更大一點。

二.專業設置的差別

其實這一點跟第一點略有重複,但是我想談的區別主要在專業設置上。

有的專業,本科有,專科就沒有了,相反情況依然存在,其本質還是理論性與實操性,宏觀與微觀的差別。

例如本科學校有宏觀意義上的旅遊管理,到了專科學校就會微觀到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這兩個專業;本科學校有宏觀意義上的經濟學,到了專科學校就有微觀意義上的會計專業,等等等等,這個我不好列舉了。

而像什麼原子物理啊,生物化學啊這一類一看就非常學術的專業,你在專科學校是根本找不到的。因為人家需要的是畢業了直接為社會服務的人才;而反過來說,我們學校還有檯球專業、高爾夫球專業,這些專業你在本科學校也基本上發現不了,為啥?我個人覺得有點出身論的意思,一個高爾夫球場的球童需要理論知識麼?需要學四年麼?不需要,這完全是浪費人才。

當然,像空乘服務這類的,為了學校賺錢,已經開始逐步爛大街的就除外了。前兩天看山東某個翻譯專科學院都開了空乘服務專業了,我也就呵呵了。先不說需不需要這麼多空姐,學校能不能聘請的起專業的老師教這幫帥哥美女都是個問題好麼?那幫來了這個學校學空乘的小夥子們和姑娘們,我咋看咋覺得有種羊入虎口的感覺。

三.學生素質的差別

這一點我不知道從何談起。畢竟中國現在的教育體制,還是本科高過專科,成績但凡好一點的,都不會去專科學校學一門能養活自己的手藝。而專科學校和二本三本近乎於瘋狂的擴招,也讓很多孩子都有了所謂的大學去上。但是這個學校裡面的孩子是個啥樣子,我想在專科學校的那些想往上爬的孩子是深有同感的吧。

更何況,在中國,還有一種“3+2”的專科制度,就是初中畢業了直接上這種專科學校,五年畢業以後給你一個大專文憑。看著這比上三年高中再考上專科要省下一年的時間。但我個人認為,如果你覺得大專畢業就ok了,這麼做是可以的。如果你還想再專升本或者自考本科或者考研的話,缺乏三年高中教育是對你知識結構和知識體系的一次重大損害!所以想走“3+2”的孩子們,還是要慎重考慮!



說回來素質,個人認為,差別不是一點半點的大,也許成績不能決定一切,但是成績決定絕大多數。連自己的未來都不知道怎麼規劃,不到20就覺得自己看破人生,於是天天混日子的人,你覺得他能有多大出息,你有能從他身上看到多大希望呢?我沒去過本科學校的圖書館,因為沒有學生證進不去,但是我知道,我的專科學校的圖書館是永遠有座位的,因為永遠都不可能坐滿。老實說,這個年紀,來到這樣一個學校,心裡面多少會有點不舒服,我們也比本科生更知道社會對我們的態度,但如果我們僅僅因為這些就自暴自棄的話,那我們只能會墮落的更快。

上大學後,我們小學同學第一次聚會,談到未來,那些讀本科的同學,早就對自己的未來有了非常明確的規劃;而像我這樣的專科生,那個時候想著的,真的是“先讀著吧,畢了業再說,總之不會被餓死。”,是,我們是不會被餓死,但是我們也就只能在底層沒有作為的混一輩子了。我這樣兒,難道我的後代也繼續麼?我現在想想,覺得當時的自己真的很可怕。

四.個人眼界以及未來規劃的差別

本科生會想著考研,考公務員,事業單位,500強企業實習,出國深造。

專科生?sorry,出國深造是條路子,但前提是你家裡要有錢,否則的話,畢了業就先找個工作幹著吧,幹著不順心了咋辦?再換唄!於是,我們就一年一年的渾渾噩噩,一年一年的被社會壓榨,而只學會了抱怨。自以為自己看透了人生,實際上,你只是看透了你這一小點世界的人生。總體上看,你還是個傻X,初級段位的傻X。什麼是考研?公務員?500強企業?oh,對於專科生來說,那太遙遠了,或許在大多數專科生眼中,他們根本就沒有這個概念吧......

說到這兒,我想拐一筆,我在山東旅遊職業學院呆了其實不到兩年,就去了新加坡的環球影城主題公園上班了。現在想想,我非常趕緊學校給我提供了這次機會,讓我見到了外面的世界,也讓我知道了自己發展的侷限性和差距,也讓我知道,我還年輕,我還有更多的機會見識到更好的世界,我還不能這麼自暴自棄。於是,在那邊幹了兩年以後我選擇回來,本來想出國的,結果發現資金不夠,再工作一段時間,我選擇了考研。這其中有我自己的努力,但是我還是要感謝那兩年的經歷給了我繼續奮鬥的理由和心氣,讓我明白,我有能力做到更好的自己。但是說實話,不是每個專業都有這樣的機會,那些其他專業的孩子呢?我很難說。

五.社會待遇的差別

想走體制內的話,這就不用說了,專科生考公務員,oh,no,這個比例簡直是低的可憐,而且現在的公務員,動不動的你就下基層了。所以現在公務員也不是個很好的工作了。

企事業單位就更別說了。約等於不可能。說到這兒,我想起來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我們家有一年招編制老師,因為我們家是省會城市,所以想留下的人非常的多,於是招考簡章上就開始各種設坎兒了。學歷都是輕的,諸如專業、畢業年限之類的,真的是要多變態有多變態。但是在這麼多職位之中,突然出現了一個市轄區的小學老師:專科學歷,不限畢業時間,不限專業,只招一個。於是就出現了,我一個朋友9點去報名,排隊N久,等報上名的時候,已經下午1點的樣子,結果當然是名落孫山了,而且到了最後他才反應過來,這就是“陪太子讀書”的節奏。至於這背後的故事,我想就不用再多說了吧......

就算是想去私企打工,但凡好一點的私企都要本科學歷啊有木有,你想投簡歷,HR看不到,簡歷系統就已經把你屏蔽了,你想打電話,人家說不定還煩著呢。我們明明要的是本科生啊,你一個專科生過來瞎摻和啥?雖然這不是全部,但這仍然是絕大多數。

六.人生態度的差別

把前面五點加起來,差不多就是第六點了。

如果作為專科生的你,在經歷了這麼多之後,依舊樂觀的面對生活,依舊選擇奮鬥的話,那你的未來不一定會更光明,但是你的機會會比其他已經提前放棄的人要多,你也會發現,學歷終究是一張紙,而為人處世,待人接物,處理問題,解決問題,遇事的心態,情商逆商才是你在這個社會上立足的根本。而學歷,如果你想繼續提高,機會還是有很多的,問問你自己想要什麼,然後確定了就朝著那個方向努力,你最終會發現,那些本科生都會向你投來羨慕的目光。雖然和本科生完全意義上的平起平坐還需要很長時間,但是你在努力縮小差距,這本身就已經很令人欽佩了。

而本科生呢,你們有著相對高一點的起點,那就努力發揮你們開闊的眼界,走出一條更加寬闊的道路,這是為你們自己,也為我們這些後來的人提供更加努力的榜樣。

總之,生活雖然不易,但是我們更不能這麼輕易的就選擇放棄。所以不管你是專科還是本科,個人的奮鬥是最重要的,不要在那個最應該奮鬥的年紀選擇了安逸,否則到後來你所承受的苦難,真的就是你自找的。


栗子侃財


很大,非常大!

我來說一下我自己的切身感受,幾年前,在我高考的時候,我的同班同學A高出了三本線幾分放棄上本科院校,而上了一個比較好的專科院校,學的是與鐵路有關的專業;而另外一個和同學A分數相近的同學B上了一個三本院校,同樣學的是鐵路相關的專業。而現在幾年過去了,同學A因為學校氛圍不好直接選擇了退學,同學B已經被相關單位簽約,開始了工作,雖說薪資不是特別理想,但最起碼還有一份穩定的工作。

學歷不能決定一個人的一切,也不能完全限制一個人往後的發展……可它確實實實際際的,會給人帶來很大的困難和困擾。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能力,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機遇……有些小學學歷的人一樣,在世界500強做高管,有些研究生畢業的一樣在普通公司當小職員,這樣的情況大有人在。只是想說,如果有條件,如果可以,學歷更高,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不會有壞處,只會有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