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敵後戰場不重要?最高峰時,八路軍要對付6成日軍和9成偽軍

關於八路軍和新四軍在抗戰中抗擊了多少侵華日偽軍,這個問題很多人關心,但似乎一直不知道準確的答案。一般來說,對數字存在較大異議的是最後6年,也就是1938年底到1945年,因為武漢失守前,日軍主力是向著國民黨方向的,八路軍方面也沒有對其抗擊日偽軍人數做過系統統計。

敵後戰場不重要?最高峰時,八路軍要對付6成日軍和9成偽軍

1938年武漢失守後,日軍將其主力投入鞏固佔領區方面,敵後戰場壓力增大。關於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的抗敵比例問題,才具有了實際討論價值。根據我軍文獻資料,八路軍和新四軍歷年統計的抗擊日偽軍比例數如下:

一、1938年11月-1939年6月,八路軍抗擊侵華日軍總數的1/3以上。這個數字還沒有包括新四軍的抗敵數。

二、1939年7月-1940年6月,八路軍和新四軍抗擊日軍總數的2/5。這是在八路軍將領給蔣介石寫的信中提到的。1940年毛澤東和朱德也提到了同樣的數字。

三、1941年,只有八路軍抗擊華北日軍的數字,是彭德懷提到的,為81.54%,就全國來看,毛澤東提到了是“60%的日軍壓在我黨領導的各個抗日根據地上”。以及,抗擊偽軍的90%。

敵後戰場不重要?最高峰時,八路軍要對付6成日軍和9成偽軍

四、1942年,比例達到了49%。這一年,敵後抗戰進入了極為艱苦的階段,抗日根據地和軍隊人數都大幅度縮小和下降,但中共抗日武裝仍然抗擊了將近一半的侵華日軍。

五、1943年,中共抗日武裝抗擊了侵華日軍總數的58%,偽軍的90%。這一年,我軍開始一定程度的局部反攻,抗擊比例有了明顯增加。

六、1944年的統計數字最為具體,為日軍57.3%,偽軍95%。“所有偽軍,幾乎全壓在中共頭上,國民黨是不打偽軍的。”

七、1945年對日大反攻前,中共武裝抗擊侵華日軍的56%、偽軍的95%;大反攻後,分別為69%和95%。這一時間段,因為國際反法西斯戰爭進入最後階段,中國解放區的反攻也更為積極和活躍。

敵後戰場不重要?最高峰時,八路軍要對付6成日軍和9成偽軍

按照以上數據平均一下,抗戰期間中共抗日武裝抗擊了侵華日軍的半數左右,也就是50%,以及絕大多數的偽軍,即95%左右。

這個結論也說明,在抗日戰場上,所有中國軍隊,無論在正面戰場還是敵後戰場,都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做出了貢獻。“這兩個戰場的作用,是互相援助的,缺少一個,就不能制止法西斯野獸的奔竄。”



分享到:


相關文章: